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029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解决了通过自然通风无法将隧道底部的尾气较快排出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拱墙,所述拱墙内设有供尾气流通的隔层,所述拱墙侧壁底部设有抽风口,所述隔层内设有抽气扇,所述隔层顶部设有与隧道外部大气连通的出风口,当汽车通过隧道时,汽车尾气在抽气扇的作用下从抽风口吸入到隔层内,再通过自然对流将尾气从出风口排出,实现了隧道底部尾气直接被吸出到隔层内较快被排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通风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在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当排放的有害废气和烟尘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将对死撑人员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因此隧道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状态时形成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通风的目的是把隧道内有害气体或污染物降低至允许浓度以下,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是隧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公开号为CN20423896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的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本体及若干通风井,各所述通风井沿所述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通风井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隧道本体的顶壁贯通;每一所述通风井还具有出风口;各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隧道本体的上方地面的道路中央隔离带中,并且各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道路中央隔离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该技术通过化整为零的排风结构能分散排放废气,大大降低了集中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隧道内部为高大空间,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容易沉积于隧道底部,存在通过自然通风无法将隧道底部的尾气较快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具有可利用抽气扇将隧道底部的尾气抽入到隔层内再通过自然对流将尾气排出到隧道上方的路面上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包括拱墙,所述拱墙内设有供尾气流通的隔层,所述拱墙侧壁底部设有抽风口,所述隔层内设有抽气扇,所述隔层顶部设有与隧道外部大气连通的出风口。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汽车通过隧道时,汽车尾气在抽气扇的作用下从抽风口吸入到隔层内,再通过自然对流将尾气从出风口排出,实现了隧道底部尾气直接被吸出到隔层内较快被排出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隔层内设有与隔层侧壁转动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使其处于盖合状态的扭簧。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抽气扇工作时,气流吹动使盖板转动打开,尾气被吹到盖板后方,当抽气扇不工作时,盖板盖合,盖板后方的尾气受到盖板阻隔不能回到隧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抽风口处设有顶面,所述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滚杆,所述顶面为弧形状。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抽风口出现垃圾受到抽气扇吸力吸附于抽风口处时,垃圾能够在滚杆滚动作用下从顶面上滑动离开,脱离抽气扇的吸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抽风口处设有与拱墙固定连接的外箱,所述外箱内滑动连接有内箱,所述顶面与内箱固定连接,所述内箱和外箱上设有错位的通风孔,所述内箱上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上设有使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直杆和外箱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垃圾完全覆盖于抽风口上且无法从顶面上滑离时,垃圾挤压顶面使内箱滑动至与外箱重叠,此时内箱和外箱上的通风孔闭合,抽风口处不再对垃圾产生吸力,垃圾从顶面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道。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出现下雨天气时,雨水无法直接从出风口落入到U型道内,避免对隔层内造成积水和腐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U型道升降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上设有供尾气排出的通气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出现雨水较大,地面水面较高时,水面可托起浮块使其嵌入到U型道内,此时通气孔闭合,水无法通过U型道进入到隔层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用于过滤尾气的过滤槽。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尾气从出风口排出前,尾气经过过滤槽过滤净化,避免出风口处形成尾气的聚集对经过的路人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抽风口设有用于过滤灰尘颗粒的滤网。通过这样的设置,可避免尾气中携带的灰尘颗粒进入到抽风口内,使灰尘颗粒积累于抽气扇上,影响抽气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抽风口和隔层均为两侧交错分布。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加有效的使隧道内的气体流动,同时由于抽风口为错位设置,因此两侧的隔层不互通,则进入隔层内的尾气只能通过出风口排出,而不会从另一侧的抽风口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汽车通过隧道时,汽车尾气在抽气扇的作用下从抽风口吸入到隔层内,再通过自然对流将尾气从出风口排出,实现了隧道底部尾气直接被吸出到隔层内较快被排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抽风口处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抽风口处的局部结构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出风口处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拱墙;2、抽风口;3、隔层;4、出风口;5、抽气扇;6、盖板;7、扭簧;8、外箱;9、内箱;10、顶面;11、滚杆;12、通风孔;13、对流口;14、直杆;15、第一弹簧;16、滤网;、17过滤槽;18、U型道;19、浮块;20、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拱墙1,拱墙1侧壁底部设有供尾气进入的抽风口2,汽车在经过隧道时,由于汽车尾气容易遗留在隧道底部,抽风口2设置在拱墙1底部能够直接将汽车排出的尾气直接抽走;拱墙1内设有与抽风口2相通的隔层3,隔层3顶部设有出风口4,汽车尾气通过抽风口2进入隔层3后,在通过自然对流从出风口4排出到隧道上方的路面上;拱墙1两侧的抽风口2为错位设置,则抽风口2在工作时能够更加有效的使隧道内的气体流动,增加通风性,同时由于抽风口2为错位设置,因此两侧的隔层3不互通,则进入隔层3内的尾气只能通过出风口4排出,而不会从另一侧的抽风口2排出。如图2所示,隔层3侧壁上设有用于抽风的抽气扇5,抽气扇5上方设有与隔层3侧壁铰接的盖板6,盖板6上设有使盖板6盖合封堵隔层3的扭簧7,当抽气扇5工作时,抽气扇5将尾气从抽风口2抽入到隔层3内,同时气流吹动使盖板6转动打开,此时尾气可以到达盖板6上方,当抽气扇5停止工作时,隔层3不再产生强大的气流,此时盖板6在扭簧7回复力的作用下盖合,则此前排到盖板6上的尾气由于盖板6的阻隔作用不会回流到隧道内。如图3所示,抽风口2处设有与拱墙1固定连接的外箱8,外箱8内滑动连接有内箱9,内箱9上设有顶面10,顶面10上转动连接有滚杆11,内箱9和外箱8上设有错位的通风孔12,外箱8上设有与隔层3连通的对流口13,内箱9上固定连接有直杆14,直杆14与外箱8滑动连接,直杆14上设有使通风孔12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两端分别与直杆14和外箱8固定连接;当隧道中出现杂物在抽气扇5强大的吸力下被吸附在抽风口2处时,杂物在滚杆11的滚动作用下会往两侧滑动,当杂物完全封堵住抽风口2处时,则隔层3的负压会使内箱9向内运动,此时内箱9和外箱8上的通风孔12闭合,此时抽风口2处的负压消失,被吸附在抽风口2处的杂物会脱落,内箱9在第一弹簧15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使通风孔12重新打开恢复正常抽风。如图4所示,转杆下方设有与顶面10固定连接的滤网16,在抽风的过程中,滤网16可以阻隔隧道中的尘土颗粒进入隔层3内,防止造成隔层3的堵塞或者对抽气扇5造成损害。如图5所示,出风口4处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拱墙(1),所述拱墙(1)内设有供尾气流通的隔层(3),所述拱墙(1)侧壁底部设有抽风口(2),所述隔层(3)内设有抽气扇(5),所述隔层(3)顶部设有与隧道外部大气连通的出风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拱墙(1),所述拱墙(1)内设有供尾气流通的隔层(3),所述拱墙(1)侧壁底部设有抽风口(2),所述隔层(3)内设有抽气扇(5),所述隔层(3)顶部设有与隧道外部大气连通的出风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层(3)内设有与隔层(3)侧壁铰接的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有使其处于盖合状态的扭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抽风口(2)处设有顶面(10),所述顶面(10)上转动连接有滚杆(11),所述顶面(10)为弧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抽风口(2)处设有与拱墙(1)固定连接的外箱(8),所述外箱(8)内滑动连接有内箱(9),所述顶面(10)与内箱(9)固定连接,所述内箱(9)和外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奕瑞林晓滨陈昭廷钟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