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61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绕支撑架上同一中心旋转的多个悬臂,所述支撑架和悬臂共同组成风车机构,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置物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巧妙,解决了目前自行车停车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A type of windmill bicycle par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mill type bicycle par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cantilevers rotating around the same center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the cantilever form a windmill mechanism together, and the cantilever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frame for storing bicycles.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device is simple and ingenious,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bicycle pa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共服务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正规的自行车停放场地较少,并且大多都是露天式的,导致有许多自行车乱停乱放,并且还有很多的自行车被恶意破坏的事件层出不。目前市面上用于专门给自行车停放的装置主要为自行车锁车架,自行车锁车架对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下雨天不能有效的避免车身被淋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雨防盗、空间利用率高、外观新颖独特、方便可行的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绕支撑架上同一中心旋转的多个悬臂,所述支撑架和悬臂共同组成风车机构,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置物框。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框整体为封闭箱体,其中一侧壁为可开合结构。防止自行车被恶意破坏,并且能有效避免爱车被淋湿。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左钢架和右钢架,所述悬臂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钢架和右钢架上。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稳固。再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包括由中部长轴连接的左悬臂和右悬臂,所述置物框顶部铰接在长轴上,所述左悬臂连接在左钢架上,所述右悬臂连接在右钢架上。经过市场调查,一般自行车的重量在10kg左右,此设计在节约了材料的同时又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再进一步地,所述左钢架上设置有棘轮机构,所述左悬臂连接在棘轮机构的棘轮上,所述棘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钢架上,棘轮机构的止动爪固定在左钢架上。棘轮结构的设计约束了装置的转动方向,预防了装置由于承重而发生自动的现象,此外,将一段力拆分为几段施加,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再进一步地,所述棘轮内部呈圆盘形,所述圆盘形边缘呈锯齿状,所述止动爪设置有三个,均布在棘轮内部与锯齿状边缘配合。再进一步地,所述右悬臂通过大齿轮与齿轮轴连接在右钢架上。再进一步地,所述右钢架上设置有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和b10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与小齿轮同轴的制动轮,所述制动轮配合设置有制动手柄,所述右钢架上设置有与制动手柄配合的限位槽。再进一步地,所述大齿轮设置有齿轮保护挡板。保证装置使用是的安全性以及起到了防雨防尘的作用。再进一步地,所述右钢架上设置有制动挡板,所述限位槽设置在制动挡板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风车式装置对空间利用率的特点,通过对装置进行反复计算与改进,以便捷、创新、实用为出发点,解决了目前自行车停车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风车为模板,外表新颖美观,使用方便;整个装置采用封闭式设计,达到有效的防雨、防盗效果。本技术具有无需携带、不占空间、随停随取、省时省力、防雨防盗、空间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等优点,为户外骑行者骑行观光、自行车车队进藏旅游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切实可行、便捷利民的停车装置。并且缓解了了众多城市自行车乱停乱放、破损严重的现象。除此之外,该装置为纯机械设计,造价低廉,节约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产品棘轮机构示意图。图4是制动机构示意图。图5是齿轮与外侧齿轮圆盘、右钢架装配示意图。图6是置物框细节图。图7是制动挡板与制动手柄锁死设计示意图。图中:右钢架1,制动挡板2,置物框门3,齿轮保护挡板4,长轴5,左钢架6,置物框7,转轴7.1,门卡7.2,左悬臂8.1,右悬臂8.2,棘轮9,止动爪9-1,大齿轮10,小齿轮11,制动轮12,轴承13,制动手柄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绕支撑架上同一中心旋转的六个悬臂,支撑架和悬臂共同组成风车机构,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置物框。其中,支撑架由左钢架6与右钢架1组成,悬臂包括由中部长轴5连接的左悬臂8.1和右悬臂8.2,置物框7顶部铰接在长轴5上,左悬臂8.1连接在左钢架6上,右悬臂8.2连接在右钢架1上。左钢架6上设置有棘轮机构,棘轮机构的棘轮9通过轴承13被固定于左钢架6,此外棘轮心部向外突出,外接六根左悬臂8.1。棘轮机构的止动爪9-1固定在左钢架6上,棘轮9内部呈圆盘形,圆盘形边缘呈锯齿状,止动爪9-1设置有三个,均布在棘轮9内部与锯齿状边缘配合。棘轮9内外均为完整的圆形,整个装置只能逆时针的进行转动,而在其顺时针方向出现自锁。右悬臂8.2与左悬臂8.1通过长轴5连接,右钢架1上设置有大齿轮10,大齿轮通过齿轮轴承安装在右钢架1上,右悬臂8.2连接在大齿轮10中心一突出薄壁圆筒上,在大齿轮10下面有一与之啮合的小齿轮11,小齿轮11同轴设置有制动轮12,小齿轮11带动制动轮12转动,制动轮12配合设置有制动手柄14,制动轮12和制动手柄14使得整个装置进行减速、制动以及锁死,制动轮12和制动手柄14共同形成b10制动机构。自行车置物框7整体为封闭箱体,置物框一侧边设计为可开合结构,如图6所示,置物框7一侧边设置有通过转轴7.1连接的置物框门3,且置物框7配合置物框门3设置有锁门结构7.2,方便自行车的取用与停放。自行车置物框7外侧面有一长透明材料,自行车置物框7通过内部轴承与长轴5连接在一起,自行车置物框能围着顶部长轴5自由的转动。此外,左悬臂8.1和右悬臂8.2上设置有用以安装长轴5的安装孔。左钢架6和右钢架1为空心结构。如图1所示,左钢架6和右钢架1支撑与固定整个装置,左钢架连接棘轮9,右钢架1连接大齿轮10,大齿轮10外面有一齿轮保护挡板4,右钢架1下面连接制动挡板2,用于固定制动机构以及安置制动手柄14。制动挡板上设置有与制动手柄14配合的限位槽。接着,大齿轮10外面连接右悬臂8.2,左悬臂8.1和右悬臂8.2之间用一长轴5相连,长轴上铰接置物框7。如图3所示,图为棘轮9装置结构示意图,棘轮9内部被加工成有锯齿状的圆盘,固定于轴承上,随悬臂一起转动,里面均布三个用弹簧连接止动爪9-1,止动爪9-1与棘轮9内部相配合,止动爪9-1固定在左钢架6上,阻止整个装置反转。如图4所示,下压制动手柄14可使制动机构两侧向制动轮12收紧,进而让与制动轮12同轴的小齿轮11制动,最后实现整个装置的制动。如图5所示,人为的让整个装置的转动之后带动大齿轮10转动,大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小齿轮11转动,小齿轮同轴连接一制动轮12,通过装置外的制动手柄14可对整个装置进行减速、制动以及锁死。本技术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利用风车的美观以及便利、空间利用率高等着手设计,六个置物框独立使用,用户使用时只需打开装置制动手柄,轻轻转动该装置,让空的置物框到达最下方,而后操作制动手柄制动便可以停放自己的爱车。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巧妙,解决了目前自行车停车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风车为模板,外表新颖美观,使用方便;装置采用封闭式设计,达到有效防雨、防盗效果。本技术具有无需携带、不占空间、随停随取、省时省力、防雨防盗、空间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等优点,为户外骑行者骑行观光、自行车车队进藏旅游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切实可行、便捷利民的停车装置。并且缓解了了众多城市自行车乱停乱放、破损严重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绕支撑架上同一中心旋转的多个悬臂,所述支撑架和悬臂共同组成风车机构,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置物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绕支撑架上同一中心旋转的多个悬臂,所述支撑架和悬臂共同组成风车机构,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置物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整体为封闭箱体,其中一侧壁为可开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左钢架和右钢架,所述悬臂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钢架和右钢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由中部长轴连接的左悬臂和右悬臂,所述置物框顶部铰接在长轴上,所述左悬臂连接在左钢架上,所述右悬臂连接在右钢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车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钢架上设置有棘轮机构,所述左悬臂连接在棘轮机构的棘轮上,所述棘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庭新谭明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