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及其生产的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47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甲磺隆农药残留的降解菌剂,所用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S113,经鉴定为嗜甲基属(Methylopilus  sp)。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菌体为短杆状,大小为2.2×0.45μm,过氧化氢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反应为阳性;V.P.反应、吲哚反应为阴性;不能水解淀粉,该菌株16SrDNA的Genbank登陆号为DQ095877。降解菌产品直接施用可使土壤中甲磺隆农药残留量降低85%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可生产出无毒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及其生产的菌剂,属于生物高
,是利用微生物的方法降解化学农药残留,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二、技术背景化学农药的使用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挽回了大量因草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和机械化程度,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农药都是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它们进入生态环境后,不仅杀死了对人类有害的生物,同时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及农产品的出口创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全社会对农药残留带来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影响亦愈来愈关注,人们迫切需要无农药残留污染的清洁的绿色农产品。但从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形式和人口状况来看,以停止农药使用降低农业产量为代价的无公害生产模式是行不通的,农药作为控制草害的有效手段还将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这个两难问题就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实验室和实际应用研究都表明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库”容量,从而降低粮食、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经济价值是可行的。现有技术中本课题组已拥有降解菌的专利技术专利(ZL96106317.3,公开号CN1145408A,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该专利是一株芽胞杆菌J5,能有效地降解甲胺磷,但该菌株降解谱窄,仅能降解甲胺磷一种农药,从而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使用本菌剂可以使甲磺隆等除草剂的残留量降低85%以上,具有较广的降解谱,生产和使用成本较低。技术方案 下面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甲磺隆农药残留的降解菌剂,所用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S113(2005年10月12日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479),经鉴定为嗜甲基属(Methylopilus sp)。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菌体为短杆状,大小为2.2×0.45μm,过氧化氢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反应为阳性;V.P.反应、吲哚反应为阴性;不能水解淀粉,该菌株16S rDNA的Genbank登陆号为DQ095877。使用上述甲磺隆除草剂农药残留降解菌生产菌剂的工艺为斜面种-摇瓶种-种子罐-生产罐-产品(包装剂型为液体菌剂或固体吸附菌剂)。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步骤为1.将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S113试管种接种于肉汤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2.将上述培养好的菌种按种子罐培养基的10%接种量接种入500升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种子罐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8%,(NH4)2SO41%,K2HPO40.2%,MgSO40.05%,NaCl 0.01%,CaCO30.3%,酵母膏0.02%,pH值7.2-7.5;3.将种子液按生产罐培养基的10%接种量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所用培养基与种子罐培养基相同;在种子罐和生产罐的培养过程中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1∶0.6-1.2,搅拌速度为180-240转/分,培养温度为30-35℃,整个工艺流程培养时间为48-60小时。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即为菌剂。有益效果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具有生产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去除效果好的优点,适合在全国粮油蔬菜生产出口基地或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地方大面积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的附近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降解菌S113具有较广的降解谱,能使甲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胺苯磺隆等除草剂类农药的残留量降低85%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表1)。使用该降解菌剂可以在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过程中正常使用化学农药进行草害防治而保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含量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并且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田间的存活时间适当不会影响以后农药使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既充分发挥了化学农药在草害防治中的高效快速的作用,又可以生产出无毒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土壤中降解菌S113降解特性测定称取1000g土壤,加入甲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胺苯磺隆药液,使土壤中含药浓度为10mg/kg,加入S113菌液,混匀,置于30℃培养箱中黑暗条件下恒温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甲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见表1。表1菌株S113在土壤中对不同除草剂的降解特性 将本专利技术的除草剂农药残留的降解菌S113的原种在培养皿上活化,并测定降解性能,接种于试管斜面上备用。试管种接种于含200ml肉汤培养基1000ml摇瓶中,恒温振荡培养至对数期,准备接种种子罐。种子罐500升,投料量400升,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8%,(NH4)2SO41%,K2HPO40.2%,MgSO40.05%,NaCl 0.01%,CaCO30.3%,酵母膏0.02%,pH值7.2-7.5。投料完毕后121℃高压湿热灭菌,冷却至33℃后,将上述培养好的摇瓶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入500升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搅拌速度为220转/分,无菌空气通入量为1∶0.8。将到达对数期的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所用培养基成分与种子罐培养基相同。生产罐容量5吨,投料量4.5吨。投料后的生产罐1.1kg/cm2的压力下,121℃高压湿热灭菌,灭菌后冷却至35℃以下,通无菌空气保持无菌状态备用。接种后的生产罐温度控制在30-35℃,生产罐的培养过程中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1∶0.8-1.0,搅拌速度为240转/分,整个工艺流程培养时间为48-60小时。发酵结束后菌体数量达到10亿个/ml以上。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出罐直接用塑料包装桶或包装瓶分装成液体剂型或采用泥炭吸附用包装袋分装成固体菌剂剂型。权利要求1.一种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Methylopilus sp菌株S113,2005年10月12日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479,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菌体为短杆状,大小为2.2×0.45μm,过氧化氢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反应为阳性;V.P.反应、吲哚反应为阴性;不能水解淀粉,该菌株16S rDNA的Genbank登陆号为DQ095877。2.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生产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而成1)将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S113试管种接种于肉汤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2)将上述培养好的菌种按种子罐培养基的10%接种量接种入500升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种子罐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8%,(NH4)2SO41%,K2HPO40.2%,MgSO40.05%,NaCl 0.01%,CaCO30.3%,酵母膏0.02%,pH值7.2-7.5;3)将种子液按生产罐培养基的10%接种量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所用培养基与种子罐培养基相同;4)在种子罐和生产罐的培养过程中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磺隆农药残留降解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Methylopilussp菌株S113,2005年10月12日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479,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菌体为短杆 状,大小为2.2×0.45μm,过氧化氢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反应为阳性;V.P.反应、吲哚反应为阴性;不能水解淀粉,该菌株16SrDNA的Genbank登陆号为DQ09587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鹏黄星孙纪全何健洪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