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烟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876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改进的除草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它是由化合物(A)为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N,N-二甲基烟酰胺和至少一种选自2,4滴丁酯、嗪草酮、磺草酮、莠去津组成的混合物,它具有防治玉米田中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铁苋菜、苍耳、藜、龙葵等杂草,防效高于化合物(A)或化合物(B)的防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obacco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improved herbicid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ompound (A) 2 - (4, 6 - two - 2 - methoxy pyrimidine base carbamoyl amino sulfonyl) - N, N - two methylnicotinamide and at least one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2, 4 drops of mixture butyl, metribuzin, sulcotrione and atrazine composition, it can prevent the cornfields of crabgrass, Goosegrass, Setaria, copperleaf, cocklebur, Chenopodium album, Solanum nigrum weed control effec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mpound (A) or compound (B) contro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有改进性能的除草组合物。其中有效组分式(1)代表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特定的其它除草组合物(B)
技术介绍
化合物(A)的通用名为niscosulfuron(烟磺隆,中文通用名),化学名为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N,N-二甲基烟酰胺,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可用于玉米田防治单双子叶杂草,但其杀草谱有限,对玉米田中常见的阔叶杂草如苍耳、苘麻、旋花、铁苋菜等的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此外,国内外专利还未提及它与其它特定化合物的组合物。因此它与其它化合物混合使用的效果是无法预料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找出化合物(A)与某些特定的化合物组成的除草组合物所表现出来的效力或活力水平超出了各组分活性的叠加,这种作用结果称为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即化合物(A)与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形成的除草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因此提供了一组除草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找到组合物新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N,N-二甲基烟酰胺(niscosulfuron)和至少一组选自2,4-滴丁酯(2,4-D butylate)、嗪草酮(metribuzln)、磺草酮、莠去津(afrazine)组成的一组化合物(B)。它们的化学名称分别是2,4滴丁酯2,4-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基酯(B1) 嗪草酮4-氨基-6-特丁基-4,5-二氢甲硫基-1,2,4-三嗪-5-酮(B3) 磺草酮2-(2-氯-4-甲磺酰苯甲酰)环己烷-1,3-二酮(B3) 莠去津2-氯-4-乙胺基-6-异丙基氨基-1,3,5-三嗪(B4) 在本专利技术的除草组合物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之间的重量比一般是对于(A)与2,4-滴丁酯(B1)为0.01-50 优选为0.05-10对于(A)与嗪草酮(B2)为0.01-50 优选为0.05-10对于(A)与磺草酮(B3)为0.01-50 优选为0.05-10对于(A)与莠去津(B4)为0.01-50 优选为0.05-1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含量为2-8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具备杀草谱广的特点,能有效防治玉米田常见的单双子叶杂草。对阔叶草如苋菜、马齿苋、藜、苘麻、打碗花、龙葵、苍耳等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用化合物(A)的防效,并且减少了每种活性物质的施用剂量。这一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可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及群落演替,对保护环境也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用于苗后早期施药。术语“苗后早期施药”表示对2-5叶期的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处理的方法可通过使用已试好的组合物进行喷雾处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除草组合物最好是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也可为乳油,粉剂,以及颗粒剂等其它剂型。可采用的表面活性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硫酸盐类的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等,磺酸盐类的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丁二酸磺酸盐、单烷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丁二酸磺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基醚、磺化蓖麻醇盐、季铵盐衍生物、环氧乙烷与壬基或辛基苯酚的缩合物为主的产品或通过酯化不游离的羟基与环氧乙烷、硫酸酯及磺酸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盐,如磺酰琥珀酯二壬基及二辛基钠以及诸如木质素磺酸钠和钙的高分子磺酸衍生物的碱和碱土金属盐缩合而成可溶性的无水山梨醇的羧酸酯等。可以举例的有农乳2000号系列、石油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拉开粉、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吐温系列等。本专利技术含有烟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可湿性粉剂中含有各活性组分的混合物、惰性载体和填料及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和分散剂。载体通常为矿物性惰性物质如陶土、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硅藻土等。该专利技术的除草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通常含有0.5-90%(重量)(较优为5-80%)的活性组分混合物,0.25-25%(较优为1-25%)(重量)的分散剂,5-95%(重量)(较优为5-80%○和惰性固体载体及填料。由它们共同组成除草组合物。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的悬浮剂是将水溶性较差的活性组分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等一起在水中不断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和悬浮,以便喷雾使用。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入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适宜的悬浮剂包含0.1-90%(重量)(较优为0.5-60%)的活性成分。上限由活性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限度来决定。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乳油是将除草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在如丁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或高沸点的芳香族或烃类中的某一种溶剂中,再添加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制备而成。乳油中有效成分含量大约为0.1-90%(重量),较优为5-80%。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粉剂是将有效成分与细颗粒的呈分散状的固体物质如滑石粉、天然粘土和高岭土、皂土、叶蜡石或硅藻土经磨粉加工而制得。粉剂含有效成分大约为0.1-50%(重量),较优为2-40%。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的制备是将有效成分喷洒在具有吸附性能的颗粒状惰性物质表面或将有效成分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等粘合剂或矿物油粘附到砂子、高岭上等载体物质表面或颗粒状惰性物质表面,也可以用通常制造颗粒肥料的方法将某些合适的有效成分加工成颗粒剂。水中可分散的颗粒剂其有效成分含量在5-90%之间(重量),撒施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在1-50%之间(重量),优选为1-25%之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为剂型制备例,实施例2-5为生物实施例。实施例1a悬浮剂将2%的活性组分A(纯度≤90%)和20%的活性组分B(纯度81%)与作为乳化剂5%的0201B,作为浸湿剂的5%的JFC,作为分散剂的3%的拉开粉以及作为消泡剂的3%的正丁醇依次混匀,在胶体磨中磨到粒径5微米以下即可。b可湿性粉剂将40份重的有效组合物和2份重的用作润湿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生的用作分散剂的木质素磺酸钠与53份重的高岭土在气流粉碎机中经超微粉碎而成。c粉剂将10份重的有效组合物和90份重的作为惰性物质的滑石粉混合,在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均匀而成。d乳油将50份重的有效成分组合物溶于作为溶剂的甲苯,10份重的作为乳化剂的农乳0201B中而成。e颗粒剂由20份重的有效成分组合物,30份重的木质素磺酸钠,15份重的月桂基磺酸钠,15份重的聚乙烯醇和15份重的高岭土制成。实施例2烟嘧磺隆与2,4-滴丁酯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地点江苏新沂 播种2001年6月15日施药时期玉米3-4叶期 调查药后30天 结论烟嘧磺隆与2,4-滴丁酯的混用防效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烟嘧磺隆与2,4-滴丁酯混用有增效作用。实施例3烟嘧磺隆与嗪草酮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地点江苏新沂 播种2001年6月15日施药时期玉米3-4叶期调查药后30大 结论烟嘧磺隆与嗪草酮的混用防效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烟嘧磺隆与嗪草酮混用有增效作用。实施例4烟嘧磺隆与磺草酮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地点江苏新沂 播种2001年6月15日施药时期玉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烟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合物(A)(烟嘧磺隆)和至少一种选自下述一组化合物的化合物(B)A的结构式为:***化合物B分别为2,4-滴丁酯:2-4-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基酯 (B↓[1])Cl-*-O- CH↓[2]-*-O-CH↓[2]CH↓[2]CH↓[2]CH↓[3]嗪草酮:4-氨基-6-特丁基-4,5-二氢甲硫基-1,2,4-三嗪-5-酮(B↓[2])***磺草酮:2-(2-氯-4-甲磺酰苯甲酰)环己烷-1,3-二酮(B ↓[3])***莠去津:2-氯-4-乙胺基-6-异丙基氨基-1,3,5-三嗪(B↓[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高尹小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