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3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所述阀体设有若干个主流道、横向流道、若干个垂直流道、若干个辅助流道和若干个流道口,所述横向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垂直方向,所述辅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间的连接,所述流道口设置在阀体各个表面上,所述流道口与主流道通过垂直流道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易泄露的优点。

An integral valve body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
技术介绍
如今,很多机械设备上都采用液压系统作为其动力装置。而阀体不论是作为液压系统的控制、保护还是调节零部件,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虽为机械制造大国,但液压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主机行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阀体作为农业机械液压系统关键零部件,原为多路片式阀体组装。由于组装式阀体具有空间结构大,易渗漏等缺陷。因此,需要设计出整体式结构阀体,替代片式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易泄露的整体式阀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所述阀体设有若干个主流道、横向流道、若干个垂直流道、若干个辅助流道和若干个流道口。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垂直方向;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口与主流道通过垂直流道连通。具体的,所述主流道包括六条水平主流道,所述六条水平主流道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依次为第一主流道、第二主流道、第三主流道、第四主流道、第五主流道和第六主流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五主流道均贯穿阀体相对的两个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上设有三个油槽,依次为第一主流道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上都设有七个油槽,依次为各自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至第七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上设有三个油槽,依次为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贯通至阀体表面,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互相贯通至阀体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各自的第二油槽分别水平贯通至阀体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至第六主流道,每两个主流道之间都设有一Y型辅助流道,依次为第一至第四Y型辅助流道,所述Y型辅助流道与主流道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三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过所述第一Y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四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过所述第二Y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五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过所述第三Y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五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六主流道上的第二油槽,通过所述第四Y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所述第一U型辅助流道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处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上各自的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阀体表面中心线处等距设有第一至第六流道口,以中心线为对称轴两侧各设有四个流道口。具体的,所述表面与第一至第六主流道所在平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依次设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四油槽的垂直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七至第十流道口依次设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一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油槽依次通过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贯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进一步的,所述第十一至第十四流道口依次设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七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七油槽依次通过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贯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和第六主流道的第二油槽分别通过第九和第十垂直流道,连通至第一和第六流道口;具体的,所述第一至八垂直流道处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垂直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至四n型辅助流道,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辅助流道处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侧,且与垂直流道为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上各自的第二油槽、第六油槽,依次和第二至第五流道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辅助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n型辅助流道和主流道之间设有一横向流道,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穿过第一至第四n型辅助流道垂直贯通至横向流道,且横向延伸至第十垂直流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贯穿的两表面各设有四个流道口,且贯通至垂直流道上,所述流道口在阀体内处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横向垂直流道,依次贯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并垂直延伸依次贯通至第十五至十八流道口;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二横向垂直流道,依次贯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并垂直延伸依次贯通至第十九至二十二流道口;具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横向垂直流道在阀体内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阀体铸件为整体式,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易泄露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整体式阀体的主视图;图2是整体式阀体的俯视图;图3是整体式阀体的左视图;图4是整体式阀体的右视图;图5是整体式阀体的仰视图;图6是整体式阀体的A-A剖视图;图7是整体式阀体的B-B剖视图;图8是整体式阀体的C-C剖视图;图9是整体式阀体的D-D剖视图;图10是整体式阀体的AB-AB剖视图;图11是整体式阀体的P-P剖视图;图12是整体式阀体的T-T剖视图。其中,图中附图对应标记为:1-阀体;101-第一流道口,102-第二流道口,103-第三流道口,104-第四流道口,105-第五流道口,106-第六流道口,107-第七流道口,108-第八流道口,109-第九流道口,110-第十流道口,111-第十一流道口,112-第十二流道口,113-第十三流道口,114-第十四流道口,115-第十五流道口,116-第十六流道口,117-第十七流道口,118-第十八流道口,119-第十九流道口,120-第二十流道口,121-第二十一流道口,122-第二十二流道口;2-第一主流道,3-第二主流道,4-第三主流道,5-第四主流道,6-第五主流道,7-第六主流道;301-第二主流道的第一油槽,302-第二主流道的第二油槽,303-第二主流道的第三油槽,304-第二主流道的第四油槽,305-第二主流道的第五油槽,306-第二主流道的第六油槽,307-第二主流道的第七油槽;8-第一横向垂直流道,9-第二横向垂直流道;10-第一n型辅助流道,11-第二n型辅助流道,12-第三n型辅助流道,13-第四n型辅助流道;14-第一Y型辅助流道,15-第二Y型辅助流道,16-第三Y型辅助流道,17-第四Y型辅助流道;18-第一U型辅助流道,19-第二U型辅助流道;20-第一垂直流道,21-第二垂直流道,22-第三垂直流道,23-第四垂直流道,24-第五垂直流道,25-第六垂直流道,26-第七垂直流道,27-第八垂直流道,28-第九垂直流道,29-第十垂直流道;30-横向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所述阀体设有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设有若干个主流道、横向流道(30)、若干个垂直流道、若干个辅助流道和若干个流道口,所述横向流道(2)与所述主流道垂直,所述辅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间的连接,所述流道口设置在阀体(1)表面上,所述垂直流道用于连通所述流道口与所述主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设有若干个主流道、横向流道(30)、若干个垂直流道、若干个辅助流道和若干个流道口,所述横向流道(2)与所述主流道垂直,所述辅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间的连接,所述流道口设置在阀体(1)表面上,所述垂直流道用于连通所述流道口与所述主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六条水平主流道,所述六条水平主流道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依次为第一主流道(2)、第二主流道(3)、第三主流道(4)、第四主流道(5)、第五主流道(6)和第六主流道(7),所述第一至第五主流道(2、4、5、6)均贯穿阀体(1)相对的两个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道(2)上设有三个油槽,依次为第一主流道的第一油槽(201)、第二油槽(202)和第三油槽(203);所述第二主流道(3)上设有七个油槽,依次为第二主流道的第一油槽(301)至第七油槽(307);所述第三至第五主流道(4、5、6)上都设有七个油槽,依次为各自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至第七油槽;所述第六主流道(7)上设有三个油槽,依次为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701)、第二油槽(702)和第三油槽(703);所述第六主流道(7)的第一油槽(701)贯通至阀体表面,第二油槽(702)和第三油槽(703)互相贯通至阀体表面;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各自的第二油槽分别水平贯通至阀体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流道(3)至第六主流道(4),每两个主流道之间都设有一Y型辅助流道,依次为第一至第四Y型辅助流道(14,15,16,17),所述Y型辅助流道与主流道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主流道(3)上的第三油槽(303)、第五油槽(305)和第三主流道(4)上的第四油槽(404),通过所述第一Y型辅助流道(14)连通;所述第三主流道(4)上的第三油槽(403)、第五油槽(405)和第四主流道(5)上的第四油槽(504),通过所述第二Y型辅助流道(15)连通;所述第四主流道(5)上的第三油槽(503)、第五油槽(505)和第五主流道(6)上的第四油槽(604),通过所述第三Y型辅助流道(16)连通;所述第五主流道(6)上的第三油槽(603)、第五油槽(605)和第六主流道(7)上的第二油槽(702),通过所述第四Y型辅助流道(17)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18、19),所述第一U型辅助流道(18)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19)处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上各自的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U型辅助流道(18、19)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表面中心线处等距设有第一至第六流道口(101、102、103、10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先华马建华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东油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