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梅专利>正文

电机壳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732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模底板和模侧板,模底板与模侧板相连接形成模腔,在模底板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凹陷区,模侧板的底端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凹陷区内,在模底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陷区相连通的竖向燕尾槽,在模侧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与竖向燕尾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卡位燕尾槽,在竖向燕尾服槽内设置有燕尾形卡块,在燕尾形卡块的底面与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模侧板与模底板通过燕尾形卡块定位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方便组装,而且也方便拆卸,而且可以保证组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Casting mould for motor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tor shell casting mould, including mold bottom and die die plate,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di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ie cavity is formed on the outside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essed area mode, die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sag zone by the rotary shaft,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ttom di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ed with the sag vertical dovetail groove through the outer side of the side plate is fixed in the mold clamping dovetail groove on the same vertical line and vertical dovetail groove, the vertical tails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shaped block, block bottom wall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ovetail groove shape in the vertical dovetail between the fixed the pressing spring,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ottom die die block fixed by dovetail.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which i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assembly, but also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assembly.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good stability,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壳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壳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电机壳大多采用铸造成型,大多电机壳铸造主要采用立式铸造完成,传统技术的电机壳立式铸造模具多为整体式结构,其虽然可以实现电机壳的加工制作,但是其由于存在拔模斜度,从而会导致铸件增重,从而使铸件的壁厚不均匀,从而影响加工的质量,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电机壳铸造模具。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模底板和模侧板,所述模底板与所述模侧板相连接形成模腔,在所述模底板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凹陷区,所述模侧板的底端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凹陷区内,在所述模底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区相连通的竖向燕尾槽,在所述模侧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竖向燕尾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卡位燕尾槽,在所述竖向燕尾服槽内设置有燕尾形卡块,在所述燕尾形卡块的底面与所述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所述模侧板与模底板通过燕尾形卡块定位固定。在所述模底板内设置有顶出抵孔,在所述模底板的侧部固定有与所述顶出抵孔相连通的竖槽形孔,所述竖槽形孔的外侧端设置在竖向燕尾槽内,在所述顶出抵孔内设置有顶出杆,在所述竖槽型孔内设置有翘杆,所述翘杆的内侧端通过活动轴与顶出抵杆的底端相连接且翘杆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在竖槽型孔内,所述翘杆的外侧端处于燕尾形卡块与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在所述顶出杆的底端与所述顶出抵孔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拉簧,当所述燕尾形卡块向上卡入卡位燕尾槽内时,所述顶出杆在所述复位拉簧的作用下收缩在顶出抵孔内,当模侧板打开时,所述燕尾形卡块向下抵压在翘杆上,使翘杆的内侧端向上移动带动顶出杆向上移动。在所述模底板内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密封条形槽,在所述密封条形槽处于凹陷区内,在所述密封条形槽内设置有密封条,且在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条形槽的端壁之间均匀固定有弹簧,在所述模侧板与所述模底板组合时,所述模侧板抵压在密封条上与模底板密封。在所述模侧板的侧面固定有耐高温橡胶防护层。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方便组装,而且也方便拆卸,而且可以保证组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模底板1和模侧板2,所述模底板与所述模侧板相连接形成模腔,在所述模底板1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凹陷区3,所述模侧板2的底端通过旋转轴18连接在凹陷区3内,在所述模底板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区3相连通的竖向燕尾槽4,在所述模侧板2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竖向燕尾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卡位燕尾槽5,在所述竖向燕尾服槽内设置有燕尾形卡块6,在所述燕尾形卡块的底面与所述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7,所述模侧板与模底板通过燕尾形卡块定位固定。在所述模底板1内设置有顶出抵孔8,在所述模底板1的侧部固定有与所述顶出抵孔8相连通的竖槽形孔9,所述竖槽形孔的外侧端设置在竖向燕尾槽内,在所述顶出抵孔内设置有顶出杆10,在所述竖槽型孔内设置有翘杆11,所述翘杆的内侧端通过活动轴12与顶出抵杆的底端相连接且翘杆的中部通过销轴13连接在竖槽型孔内,所述翘杆的外侧端处于燕尾形卡块与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在所述顶出杆10的底端与所述顶出抵孔8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拉簧14,当所述燕尾形卡块向上卡入卡位燕尾槽内时,所述顶出杆在所述复位拉簧的作用下收缩在顶出抵孔内,当模侧板打开时,所述燕尾形卡块向下抵压在翘杆上,使翘杆的内侧端向上移动带动顶出杆向上移动。在所述模底板内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密封条形槽15,在所述密封条形槽处于凹陷区内,在所述密封条形槽内设置有密封条16,且在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条形槽的端壁之间均匀固定有弹簧17,在所述模侧板与所述模底板组合时,所述模侧板抵压在密封条上与模底板密封。在所述模侧板的侧面固定有耐高温橡胶防护层。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方便组装,而且也方便拆卸,而且可以保证组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壳铸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模底板和模侧板,所述模底板与所述模侧板相连接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底板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凹陷区,所述模侧板的底端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凹陷区内,在所述模底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区相连通的竖向燕尾槽,在所述模侧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竖向燕尾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卡位燕尾槽,在所述竖向燕尾服槽内设置有燕尾形卡块,在所述燕尾形卡块的底面与所述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所述模侧板与模底板通过燕尾形卡块定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模底板和模侧板,所述模底板与所述模侧板相连接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底板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凹陷区,所述模侧板的底端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凹陷区内,在所述模底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区相连通的竖向燕尾槽,在所述模侧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竖向燕尾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卡位燕尾槽,在所述竖向燕尾服槽内设置有燕尾形卡块,在所述燕尾形卡块的底面与所述竖向燕尾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所述模侧板与模底板通过燕尾形卡块定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底板内设置有顶出抵孔,在所述模底板的侧部固定有与所述顶出抵孔相连通的竖槽形孔,所述竖槽形孔的外侧端设置在竖向燕尾槽内,在所述顶出抵孔内设置有顶出杆,在所述竖槽型孔内设置有翘杆,所述翘杆的内侧端通过活动轴与顶出抵杆的底端相连接且翘杆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