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30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锤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所述空气锤缸体下表面固定有上砧,所述上砧正下方设置有下砧和用于固定下砧的下砧座,所述上砧和下砧之间设置有制坯模,所述制坯模侧面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一端与制坯模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与弹簧固定在空气锤缸体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空气锤缸体,另一端连接吊索,所述吊索另一端连接把手中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吊索与缓冲弹簧组合形成缓冲结构,能够利用弹簧的收缩力大大降低了翻转锻件的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锻件的翻转移动较为困难,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需求。

An air hammer sling buff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hammer forging, in particular to an air hammer sling type buffer device, wherein the air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ammer on the anvil, the anvil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anvil and for the fixed anvil under the anvil, the anvil and anv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ystem blank, the blank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a mold, the other end is a free end fixed in the middle of air hammer cylinder through the sling with the spring, one end of the buffer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hammer cylinde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sling,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to the hands of a sling.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sling and a buffer spring are combined to form a buffer structur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forging flip using the contraction force of the spring, solves the flip mobile on the forging of difficult,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锤锻造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锤是自由锻造设备的一种。空气锤有两个汽缸,压缩缸与工作汽缸,压缩缸将空气压缩,通过分配阀送入工作汽缸,推动活塞连同锤头作上下运动起锤击作用。空气锤操作灵活,适用于各种自由打造:如延伸、镦粗、打眼、剪切、锻焊、扭转、弯曲等,使用垫模即可进行各种开式模锻。空气锤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和曲柄,连杆带动压缩气缸的压缩活塞上下运动,产生压缩空气。当压缩缸的上下气道与大气相通时,压缩空气不进入工作缸,电机空转,锤头不工作,通过手柄或脚踏杆操纵上下旋阀,使压缩空气进入工作气缸的上部或下部,推动工作活塞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锤头及上砥铁的上升或下降,完成各种打击动作。旋阀与两个气缸之间有四种连通方式,可以产生提锤、连打、下压、空转四种动作。空气锤操作灵活,广泛用于中小型锻件的生产,但是针对质量较大的锻件,翻转移动较为困难,不仅操作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翻转速度较为缓慢,严重影响了锻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采用吊索与缓冲弹簧组合形成缓冲结构,能够利用弹簧的收缩力大大降低了翻转锻件的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锻件的翻转移动较为困难,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需求。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空气锤缸体、把手、缓冲弹簧和吊索,所述空气锤缸体下表面固定有上砧,所述上砧正下方设置有下砧和用于固定下砧的下砧座,所述上砧和下砧之间设置有制坯模,所述制坯模侧面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一端与制坯模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与弹簧固定在空气锤缸体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空气锤缸体,另一端连接吊索,所述吊索另一端连接把手中段。作为优选,所述空气锤缸体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用于连接缓冲弹簧与空气锤缸体。作为改进,所述缓冲弹簧通过挂钩套接在固定柱上。作为优选,所述上砧通过相配合的燕尾槽与楔铁固定在空气锤缸体上,所述燕尾槽位于空气锤缸体下表面,所述楔铁位于上砧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下砧通过燕尾槽和楔铁固定在下砧座上,所述燕尾槽位于下砧座上表面,所述楔铁位于下砧的下表面。作为优选,所述把手自由端套接有硬质橡胶套。作为改进,所述硬质橡胶套外表面呈连续螺旋结构。作为改进,所述硬质橡胶套外表面间隔设置有环形螺纹圈。作为改进,所述把手与硬质橡胶套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层和垫片,所述减震弹簧层和垫片呈环形结构,外环表面与硬质橡胶套连接,内环表面与垫片的外环表面相接,所述垫片的内环表面与把手外表面相接。作为改进,所述垫片采用丁腈橡胶材料。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吊索与缓冲弹簧组合形成缓冲结构,能够利用弹簧的收缩力大大降低了翻转锻件的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锻件的翻转移动较为困难,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需求。2.本技术上表面焊接固定柱,以套接的方式将缓冲弹簧固定,能够将缓冲弹簧与空气锤缸体的连接方式简单化,能够解决了拆接问题。3.本技术在上砧与空气锤缸体、下砧与下砧座之间采用燕尾槽与楔铁固定,大大提高了拆接速度,同时在损坏后能够快速更换上砧与下砧,大大降低了更换成本。4.本技术在把手上套接带有螺旋或者间隔螺纹的硬质橡胶套,大大提高了把手的舒适性,螺旋或者螺纹能够大大提高了摩擦力,防止打滑。5.本技术在把手与硬质橡胶套内设置减震弹簧,防止在敲打过程中,由于长期敲打振动导致手臂麻木,减震弹簧能够大大减少振动,减少手臂麻木,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缓冲弹簧与固定柱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把手与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把手与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气锤缸体;2、上砧;3、下砧;4、下砧座;5、制坯模;6、把手;7、缓冲弹簧;8、吊索;9、固定柱;10、硬质橡胶套;11、减震弹簧层;12、垫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包括空气锤缸体1、把手6、缓冲弹簧7和吊索8,空气锤缸体1下表面固定有上砧2,上砧2正下方设置有下砧3和用于固定下砧3的下砧座4,上砧2和下砧3之间设置有制坯模5,制坯模5侧面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一端与制坯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8与弹簧7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缓冲弹簧7的一端连接空气锤缸体1,另一端连接吊索8,吊索8另一端连接把手6中段。空气锤缸体通过缓冲弹簧与吊索连接制坯模上的把手,在空气锤缸体上升过程中,缓冲弹簧被拉伸,形成向上的拉力将制坯模拉起;拉起后的制坯模悬在上砧和下砧之间,通过把手的轻微翻动与移动能够快速翻动整个制坯模,大大提高了制坯模翻动的效率,能够解决了目前制坯模重量过大带来的翻动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环节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其人工效率。空气锤缸体1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柱9,固定柱9用于连接缓冲弹簧7与空气锤缸体1;缓冲弹簧7通过挂钩套接在固定柱9上。空气锤缸体上表面设置固定柱,能够大大提高了缓冲弹簧与空气锤缸体的连接牢固度,同时采用套接等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了缓冲弹簧的更换效率,使用更为方便;随着制坯模质量的变化,缓冲弹簧的选择也极其重要,需要与制坯模相匹配,套接的方式具有快拆快接的优势,方便了缓冲弹簧的更换。上砧2通过相配合的燕尾槽与楔铁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燕尾槽位于空气锤缸体1下表面,楔铁位于上砧2上表面;下砧3通过燕尾槽和楔铁固定在下砧座4上,所述燕尾槽位于下砧座4上表面,楔铁位于下砧3的下表面。上砧与下砧是锻造过程中极易磨损的部件,需要经常更换;采用燕尾槽和楔铁连接结构的上砧和空气锤缸体、下砧和下砧座,只需要简单更换上砧和下砧,大大降低成本,也解决了更换过程中的繁琐拆卸,大大提高了更换速度。把手6自由端套接有硬质橡胶套10;硬质橡胶套10外表面呈连续螺旋结构。把手上设置硬质橡胶套,能够提高把手的摩擦力,使用更为方便,采用连续螺旋形结构能够解决了把手使用过程中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其使用方便性。把手6与硬质橡胶套10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层11和垫片12,减震弹簧层11和垫片12呈环形结构,外环表面与硬质橡胶套连接,内环表面与垫片12的外环表面相接,垫片12的内环表面与把手6外表面相接。在锻造过程中,制坯模表面进行的敲打会造成把手振动,长时间的锻造操作会带来手臂麻木、乏力等问题,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采用减震弹簧层能够在硬质橡胶套与把手之间的振动,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实施例2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包括空气锤缸体1、把手6、缓冲弹簧7和吊索8,空气锤缸体1下表面固定有上砧2,上砧2正下方设置有下砧3和用于固定下砧3的下砧座4,上砧2和下砧3之间设置有制坯模5,制坯模5侧面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一端与制坯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8与弹簧7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缓冲弹簧7的一端连接空气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锤缸体(1)、把手(6)、缓冲弹簧(7)和吊索(8),所述空气锤缸体(1)下表面固定有上砧(2),所述上砧(2)正下方设置有下砧(3)和用于固定下砧(3)的下砧座(4),所述上砧(2)和下砧(3)之间设置有制坯模(5),所述制坯模(5)侧面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一端与制坯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8)与弹簧(7)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所述缓冲弹簧(7)的一端连接空气锤缸体(1),另一端连接吊索(8),所述吊索(8)另一端连接把手(6)中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锤缸体(1)、把手(6)、缓冲弹簧(7)和吊索(8),所述空气锤缸体(1)下表面固定有上砧(2),所述上砧(2)正下方设置有下砧(3)和用于固定下砧(3)的下砧座(4),所述上砧(2)和下砧(3)之间设置有制坯模(5),所述制坯模(5)侧面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一端与制坯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中段通过吊索(8)与弹簧(7)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所述缓冲弹簧(7)的一端连接空气锤缸体(1),另一端连接吊索(8),所述吊索(8)另一端连接把手(6)中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锤缸体(1)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用于连接缓冲弹簧(7)与空气锤缸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7)通过挂钩套接在固定柱(9)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锤吊索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砧(2)通过相配合的燕尾槽与楔铁固定在空气锤缸体(1)上,所述燕尾槽位于空气锤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海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