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14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其方法,属于机械领域。检测量具包括测量底座、量表固定架和百分表,其中,所述测量底座具有至少三个支撑脚;测量底座的支撑脚能同时与锥轴承外环端面接触;量表固定架固定在测量底座的侧面,用于固定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头在支撑脚外端所处的圆的外侧。检测方法为测量锥轴承外环端面与取力器盖的高度差A和轴承盖止口,然后计算出轴承间隙;根据轴承间隙,选择合适的调整垫。该检测量具及方法,其能够精、准、快地实现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取力器对输出轴轴向间隙控制要求严格,如QH50、QH70取力器对输出轴轴向间隙的要求为0.05~0.10mm。如果超标将造成输出轴法兰盘跳动大,造成取力器输出轴油封漏油现象。目前,取力器装配节拍很快,如QH50、QH70取力器装配节拍为75秒/台。行业内大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对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的控制:1)、装配工装配完成后用手盘法兰盘,凭经验保证其间隙,做不到准确的量化,而且由于事先装配调整垫,手盘法兰盘感觉不合适需要拆掉轴承盖重新装配,既有不必要的返工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2)、用深度尺检测,必须对压装后的轴承和轴承盖分别进行3次测量才可测出一组轴承间隙,效率低,不能满足装配节拍;3)、采用专用间隙调整机,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并且对装配线精确定位及自动化要求很高,普通装配线很难使用专用间隙调整机进行轴承间隙调整。因此,现在缺少一种能够精确、准确、快速地量化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方法,其能够精、准、快地实现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量化。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包括测量底座、量表固定架和百分表,其中,所述测量底座具有至少三个支撑脚;测量底座的支撑脚能同时与锥轴承外环端面接触;量表固定架固定在测量底座的侧面,用于固定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头在支撑脚外端所处的圆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检测量具还包括测量基准底座,测量基准底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测量底座的下方,用于校准百分表。优选地,所述测量底座的横向截面呈中心对称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作为三个支撑脚。优选地,测量底座的三个支撑脚外侧均具有圆弧形的倒角;测量底座的具有沿轴心方向的圆形减重孔。优选地,量表固定架包括前夹臂和后夹臂,前夹臂和后夹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连接;百分表的套筒夹持在前夹臂和后夹臂之间。优选地,量表固定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测量底座侧面。优选地,所述百分表为数显百分表。优选地,百分表的测量头距离测量底座中心的距离大于锥轴承外环端面的外半径。优选地,百分表的测量头距离测量底座中心的距离大于轴承盖止口的外半径,小于轴承盖与取力器盖接触面的外半径。一种采用所述检测量具调整取力器锥轴承间隙的方法,包括步骤:1)以锥轴承外环端面为测量0基准,百分表接触点为取力器盖的面,测得尺寸A;以轴承盖止口为测量0基准,百分表接触点为轴承盖与取力器盖接触面,测得尺寸B;2)计算轴承间隙,轴承间隙的计算公式为:(A-B)-纸垫压紧后的厚度-最后需保留的轴向间隙;3)根据轴承间隙,选择合适的调整垫。优选地,纸垫压紧后的厚度为0.35mm。优选地,最后需保留的轴向间隙为0.05~0.10mm。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01):校对百分表,在测量基准底座上将百分表归“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包括测量底座、量表固定架和百分表,测量底座具有至少三个支撑脚,能够与锥轴承外环端面稳定的接触;百分表通过量表固定架固定在测量底座的侧面,其测量头在支撑脚外端所占据的圆的外侧;如此,当将测量底座与锥轴承外环端面接触并作为测量0基准,百分表接触点为取力器盖的面,如此可以测得尺寸A;由于轴承盖止口的外径与锥轴承外环的外径基本一致,因此测量底座也能够与轴承盖止口接触,并以此作为测量0基准,百分表接触点为轴承盖与取力器盖接触面,由此测得尺寸B;操作者仅需要根据百分表读书,通过加减运算计算出轴承间隙:轴承间隙=(A-B)-纸垫压紧后的厚度-最后需保留的轴向间隙。如此可以精、准、快地实现取力器输出轴轴承间隙量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整取力器锥轴承间隙的方法,其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量具计算出轴承间隙,再根据轴承间隙选择合适的调整垫,整个过程中精、准、快地实现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量化,对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的控制更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圆锥滚子轴承的取力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测量尺寸A(锥轴承端面与壳体端面的高度差)时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在说明书附图中,所用到的符号的含义如下:1是测量基准底座;2是测量底座;3是量表固定架;4是紧固螺;5是固定螺钉;6是百分表;7是锥轴承外环;8是取力器盖;9是轴承盖;91是轴承盖止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在实际生产中,缺少一种能够精确、准确、快速地量化取力器输出轴锥轴承间隙的装置和方法。如图1所示,专利技术人尝试分析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在工作和应用中的具体要求、条件和限制,以便设计出一款合格、适用的产品:由于要调整锥轴承间隙,我们需要检测装配完成的锥轴承外环7端面与取力器盖8的高度差(A尺寸)和轴承盖止口91尺寸B。我们以锥轴承外环7端面为测量0基准,百分表6接触点为取力器盖8的面测量A尺寸,由于能测量的壳体面有螺纹孔或者其他低面,我们只能选择大于轴承直径10mm的圆环面上测量(单边只有5mm的圆环面),又由于百分表触头到背部厚度大于5mm,怎样才能用百分表测量A、B尺寸呢?为此,我们根据三点检测法设计了三角形的测量底座2,再根据要测量的点的尺寸,设计好量表固定架3的尺寸,以保证百分表6使用时表中心落到可进行检测的圆环面上,然后将百分表3通过量表固定架3固定,固定好百分表6,三点与锥轴承外环7端面接触,进行检测,既解决了A尺寸面过小不好测量问题,又解决了用深度尺检测时需检测三次的问题。实施例1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包括测量底座2、量表固定架3和百分表6。所述测量底座2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具有圆弧形的倒角,三个角作为测量底座2的三个支撑脚。三个支撑脚能与锥轴承外环7端面接触。如此,在进行检测锥轴承外环7端面与取力器盖8端面的高度差时仅需检测一次,可以解决用深度尺检测时需检测三次的问题,减少了检测次数,提高了检测效率。在使用时,三个支撑脚与测量0基准面接触,起到支撑和确定测量0基准面的作用。为此,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三个支撑脚的外端部所确定的圆的直径介于锥轴承外环7端面的内径与外径之间,也大于轴承盖止口91的内径。其中,所述测量底座2还具有纵向的减重孔,用于减轻检测量具的重量和用材,降低成本,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所述量表固定架3固定在测量底座2的侧面,用于固定百分表6;百分表6的测量头在测量底座三个支撑脚外端所占据的圆的外侧。更为具体的,百分表6的测量头距离测量底座2中心的距离大于锥轴承外环7端面的半径。如此,当将测量底座2与锥轴承外环7的端面接触时,百分表6的测量头能够与取力器盖8的面接触,测量锥轴承外环7端面与取力器盖8的面之间的尺寸A;更为具体地,百分表6的测量头距离测量底座2中心的距离大于轴承盖止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底座(2)、量表固定架(3)和百分表(6),其中,所述测量底座(2)具有至少三个支撑脚;测量底座(2)的支撑脚能同时与锥轴承外环(7)端面接触;量表固定架(3)固定在测量底座(2)的侧面,用于固定百分表(6);百分表(6)的测量头在支撑脚外端所处的圆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底座(2)、量表固定架(3)和百分表(6),其中,所述测量底座(2)具有至少三个支撑脚;测量底座(2)的支撑脚能同时与锥轴承外环(7)端面接触;量表固定架(3)固定在测量底座(2)的侧面,用于固定百分表(6);百分表(6)的测量头在支撑脚外端所处的圆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底座(2)的横向截面呈中心对称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作为三个支撑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截面上,测量底座(2)的三个支撑脚外侧均具有圆弧形的倒角;测量底座的具有沿轴心方向的圆形减重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量表固定架(3)包括前夹臂和后夹臂,前夹臂和后夹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连接;百分表(6)的套筒夹持在前夹臂和后夹臂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锥轴承间隙调整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量表固定架(3)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测量底座(2)侧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吕毅陈晋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