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控制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085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包括阀座(11)、限流均布孔板(12)和均流板(13);阀座为空心圆柱结构,阀座的底部为油口(14),阀座的顶部固定安装限流均布孔板,限流均布孔板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限流孔;阀座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均流板,均流板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均流孔。优点为:采用蓄能器控制油阀后,系统压力明显稳定。皮囊的损坏机率明显降低。限流均布孔板不但可以抵抗恶劣工况下的剧烈波动,保证皮囊的安全,同时可以调节全行程内的流量稳定。限流均布孔板无运动部件,没有机械磨损,反应灵敏,无运动惯性冲击,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器控制油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油阀,具体涉及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
技术介绍
煤化工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一批新型煤化工技术崭露头角,特别是采用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如:德士古流床气化(Texaco)技术、四嘴喷水煤浆气化技术、非熔渣-熔渣分级气水煤浆化技术、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等。无论采用上述中的任何一种水煤浆气化技术,为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均会选用往复式高压煤浆泵。气囊式蓄能器在往复式高压煤浆泵周期性液体输送中,作为一种液压储存和释放容器,在保持工作稳定性、延长工作寿命、降低噪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消除脉动,减少管道振动、吸收冲击,稳定压力、流量被广泛使用。皮囊式蓄能器的基本原理为:由油液部分和带有气密封件的气体部分组成,位于皮囊周围的油液与油液回路接通。当压力升高时油液进入蓄能器,气体被压缩,直到系统管路压力不再上升;当管路压力下降时,压缩空气膨胀,将油液压入回路,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气囊式蓄能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耐压壳体1、弹性气囊2、充气阀3、控制油阀4、油口5等。目前,控制油阀4采用图2所示受弹簧力作用的提升阀,提升阀的结构包括:提升阀阀座6、石墨导向套7、阀盖8、弹簧9和锁紧螺母10。提升阀的作用是防止蓄能器内无油液时皮囊膨胀挤入阀口而损坏,如图3所示,为蓄能器内无油液时皮囊膨胀挤入阀口而损坏的示意图。提升阀的下部有一个锥面与蓄能器阀座上的锥面配合,在皮囊膨胀力作用下向外释放液体时,阀与阀座会接合在一起。在高压煤浆泵上,由于泵的输出是周期性的脉动输出,所以控制油阀需要随着泵的周期运动频繁的上下活动。时间久了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弹簧断裂或阀杆磨损。在开停车过程中,由于系统压力波动较大,则蓄能器会迅速释放或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时,皮囊迅速膨胀会造成阀瓣在惯性力下与阀座激烈撞击或造成气囊卡进装配的提升阀里,导致提升阀或气囊损坏;吸收能量时,皮囊急剧收缩,会造成液体冲击阀瓣,导致阀杆被惯性动量拉断或锁紧螺栓松动,进一步造成皮囊被脱落下料的异物扎破而气囊失效。另外,气囊式蓄能器用在高压煤浆泵上,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吸收冲击,消除脉动,减少管道振动,稳定压力和流量。但由于提升阀开度是升降变化的,造成充放液的瞬时流量是一个变量,所以对系统的稳定并不能做到最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包括阀座(11)、限流均布孔板(12)和均流板(13);所述阀座(11)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阀座(11)的底部为油口(14),所述阀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限流孔(12.1);所述阀座(11)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均流板(13),所述均流板(13)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均流孔(13.1)。优选的,所述均流孔(13.1)的孔径大于所述限流孔(12.1)的孔径。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控制油阀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控制油阀后,系统压力明显稳定。皮囊的损坏机率明显降低。限流均布孔板不但可以抵抗恶劣工况下的剧烈波动,保证皮囊的安全,同时可以调节全行程内的流量稳定。限流均布孔板无运动部件,没有机械磨损,反应灵敏,无运动惯性冲击,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气囊式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提升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气囊式蓄能器内无油液时皮囊膨胀挤入阀口而损坏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控制油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控制油阀的俯视图;图6为图4沿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解决提升阀的牢靠性以及消除充放液的瞬时流量不均造成的波动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减少活动部件,避免零件的磨损和惯性冲击,改提升阀为本技术的蓄能器控制油阀,用来吸收冲击时的惯性力。其二,通过采用多孔孔板设计,使流动的液体产生紊流,从而进一步减少液体脉动冲击。由于孔板开孔面积一定不会随皮囊的变化而变化,起到在充放液时的流量控制调节。为了保证蓄能器在最小工作压力时能可靠工作,并避免皮囊在工作过程中常与蓄能器的控制油阀相碰撞,延长皮囊的使用寿命,P0一般应在0.75~0.91的范围内选取;为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皮囊的收缩和膨胀的幅度过大而影响使命,需要使P0>25%P1>33%P2。参考图4-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1、限流均布孔板12和均流板13;阀座11为空心圆柱结构,阀座11的底部为油口14,阀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限流均布孔板12,限流均布孔板12和阀座11的顶部的点焊12.2磨平,限流均布孔板12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限流孔12.1;阀座11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均流板13,均流板13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均流孔13.1。其中,均流孔13.1的孔径大于限流孔12.1的孔径。在附图中,限流孔12.1的孔径为2毫米;均流孔13.1的孔径为13毫米。具体的,限流均布孔板的开孔大小,需要根据皮囊的厚度以及皮囊材质的抗塑变强度计算,需要保证皮囊不会因塑性变形在小孔内出现冷流现象,开孔率按单周期内最大充放液量的平均流量和液体在限流孔内的流速不超过7m/s设计。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控制油阀具有以下优点:经过对气囊式蓄能器提升阀改造后,系统压力明显稳定。皮囊的损坏机率明显降低。限流均布孔板不但可以抵抗恶劣工况下的剧烈波动,保证皮囊的安全,同时可以调节全行程内的流量稳定。限流均布孔板无运动部件,没有机械磨损,反应灵敏,无运动惯性冲击,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能器控制油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1)、限流均布孔板(12)和均流板(13);所述阀座(11)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阀座(11)的底部为油口(14),所述阀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限流孔(12.1);所述阀座(11)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均流板(13),所述均流板(13)为圆形板,均布有若干个均流孔(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控制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1)、限流均布孔板(12)和均流板(13);所述阀座(11)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阀座(11)的底部为油口(14),所述阀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所述限流均布孔板(12)为圆形板,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成立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