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457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若干原料桶,所述原料桶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上端连通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远离第一输料管一端设有卡套,所述卡套延伸部分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卡套内贴合有入料软管,所述第一输料管远离原料桶一端连接有法兰,所述第一输料管通过法兰连通有化工泵,所述法兰上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化工泵上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管道合理分布,长距离输送也不会占用交通道路,同时管道中转的集中便于入料和控制,每个原料管道合理配备泵和阀门,使传输效率大大提高,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An automatic conveying system for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原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50~150℃)的材料,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现有的聚氨酯原料输送系统管道分布杂乱,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空间且阻碍了交通,同时阀门过多,传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若干原料桶,所述原料桶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上端连通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远离第一输料管一端设有卡套,所述卡套延伸部分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卡套内贴合有入料软管,所述第一输料管远离原料桶一端连接有法兰,所述第一输料管通过法兰连通有化工泵,所述法兰上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化工泵上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输料管下端贴合有支架,所述第二输料管远离化工泵一端与厂房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架高为5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入料管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所述入料软管采用橡胶材质。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输料管远离原料桶一端从左至右平行分布。优选地,所述原料桶数量为1-10个。优选地,所述第二输料管和入料管均位于第一输料管的上端。本技术中,将入料软管一端接入原料,另一端固定并连通在入料管上,随后让化工泵反向运行,化工泵反向运行后将原料依次通过入料软管、入料管第一输料管送入入料桶内,待装满后可停止驱动化工泵并将入料软管取出,加工使用时可将真空泵正向运行,原料从原料桶内经过第一输料管送入第二输料管内,然后从支架的上端送入厂房内进行加工,由于支架高达5米可以兼容大小车辆在其下行驶,不会占用道路,同时电磁阀可以控制输送的流量,同时由于入料管位于第一输料管的上端,正向运行时不会使原料从入料管流出。本技术结构稳定,管道合理分布,长距离输送也不会占用交通道路,同时管道中转的集中便于入料和控制,每个原料管道合理配备泵和阀门,使传输效率大大提高,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原料桶、2第一输料管、3化工泵、4电磁阀、5第二输料管、6入料管、7法兰、8固定块、9锁紧螺钉、10卡套、11螺栓、12入料软管、13支架、14厂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若干原料桶1,原料桶1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2,第一输料管2上端连通有入料管6,入料管6远离第一输料管2一端设有卡套10,卡套10延伸部分转动连接有螺栓11,卡套10内贴合有入料软管12,第一输料管2远离原料桶1一端连接有法兰7,所述第一输料管2通过法兰7连通有化工泵3,法兰7上设有若干固定块8,固定块8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锁紧螺钉9,化工泵3上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5,第二输料管5上设有电磁阀4,第二输料管5下端贴合有支架13,第二输料管5远离化工泵3一端与厂房14连接,支架13高为5米,支架5米的高度可以很好的容纳车辆在其下通行,第一输料管2、第二输料管5和入料管6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入料软管12采用橡胶材质,无缝钢管的材质经久耐用,可以在雨水的侵蚀下长期使用,有第一输料管2远离原料桶1一端从左至右平行分布,这种集中式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物料的运输,同时方便入料便于维护,原料桶1数量为1-10个,进一步限定原料桶1的数量,第二输料管5和入料管6均位于第一输料管2的上端,这种结构可以很好的防止运输时物料回流,使传输更具效率。本技术中,将入料软管12一端接入原料,另一端固定并连通在入料管6上,随后让化工泵3反向运行,化工泵3反向运行后将原料依次通过入料软管12、入料管6和第一输料管2送入原料桶1内,待装满后可停止驱动化工泵并将入料软管12取出,加工使用时可将化工泵3正向运行,原料从原料桶1内经过第一输料管2送入第二输料管5内,然后从支架13的上端送入厂房14内进行加工,由于支架13高5米可以兼容大小车辆在其下行驶,不会占用道路,同时电磁阀4可以控制输送的流量,同时由于入料管6位于第一输料管2的上端,正向运行时不会使原料从入料管6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若干原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桶(1)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2),所述第一输料管(2)上端连通有入料管(6),所述入料管(6)远离第一输料管(2)一端设有卡套(10),所述卡套(10)延伸部分转动连接有螺栓(11),所述卡套(10)内贴合有入料软管(12),所述第一输料管(2)远离原料桶(1)一端连接有法兰(7),所述第一输料管(2)通过法兰(7)连通有化工泵(3),所述法兰(7)上设有若干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锁紧螺钉(9),所述化工泵(3)上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5),所述第二输料管(5)上设有电磁阀(4),所述第二输料管(5)下端贴合有支架(13),所述第二输料管(5)远离化工泵(3)一端与厂房(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若干原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桶(1)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料管(2),所述第一输料管(2)上端连通有入料管(6),所述入料管(6)远离第一输料管(2)一端设有卡套(10),所述卡套(10)延伸部分转动连接有螺栓(11),所述卡套(10)内贴合有入料软管(12),所述第一输料管(2)远离原料桶(1)一端连接有法兰(7),所述第一输料管(2)通过法兰(7)连通有化工泵(3),所述法兰(7)上设有若干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锁紧螺钉(9),所述化工泵(3)上端连通有第二输料管(5),所述第二输料管(5)上设有电磁阀(4),所述第二输料管(5)下端贴合有支架(13),所述第二输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为清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番亿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