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44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1:23
一种不易产生粉尘的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包括:立架、输送皮带、皮带机头轮、皮带机尾轮、托料装置、盖体;其中,立架设置在磨机的出料口处,皮带机尾轮设置在立架上端,皮带机头轮设置在熟料库上方,输料皮带绷设在皮带机头轮与皮带机尾轮上,托料装置从下方托举输料皮带,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架与熟料库上,盖体沿输料皮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盖设在输料皮带上且盖体固定在托料装置上。

A cement clinker feeding device

A cement clinker is not easy to produce dust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vertical frame, a conveying belt, belt wheel, belt wheel, tail head support device and a cover body; the vertical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discharging port at the mill, the belt tail wheel arranged on the frame top, head of belt wheel is arranged in the clinker above the base, the conveyor belt tension in the belt head wheel and tail wheel belt, feeding device lifts from below the conveyor belt, and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frame and the clinker database on the cover body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nveyor belt, the cap on the conveyor belt and the cover body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泥生产中,水泥生料经回转窑烧成为水泥熟料后,需要经磨机再次粉磨。而由于场地的限制及存料的需要,需要将熟料从磨机处经较长距离输送至熟料库。目前,其一般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而在长距离输送中,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应力使输送装置容易变形,另外也容易产生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使其不易产生粉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包括:立架、输送皮带、皮带机头轮、皮带机尾轮、托料装置、盖体;其中,立架设置在磨机的出料口处,皮带机尾轮设置在立架上端,皮带机头轮设置在熟料库上方,输料皮带绷设在皮带机头轮与皮带机尾轮上,托料装置从下方托举输料皮带,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架与熟料库上,盖体沿输料皮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盖设在输料皮带上且盖体固定在托料装置上。优选地,水泥熟料输料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第一桁架、第二桁架沿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桁架的一端固定在立架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上,第二桁架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上端,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柱的上端,托料装置固定在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上端。优选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各设有一固定底座,第一桁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钢柱固定在第一立柱上设置的固定底座上,第二桁架的所述一端通过另一钢柱固定在第一立柱上设置的固定底座上,第二桁架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在一滚动支座上,滚动支座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柱上端设置的固定底座上。优选地,托料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上端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延伸形成一竖直延伸部,竖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沿前底板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轴承座,底板上端中线处设有第二轴承座;一列辊轮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其中一竖直延伸部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另一列辊轮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另一竖直延伸部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这两列辊轮的轴向呈V形设置,这两列辊轮各从输料皮带的下方左右两侧抵接于输料皮带上。优选地,竖直延伸部的上端在左右方向上朝外垂直地延伸出一连接部,盖体的截面为弓形,盖体的左右两侧一一对应地固定在连接部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优选实施例的水泥熟料输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一优选实施例的托料装置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31、立架;32、第一立柱;320、固定底座;321、钢柱;352、皮带机头轮;382、第二轴承座;322、钢柱;353、输料皮带;383a、辊轮;33、第二立柱;36、料斗;383b、辊轮;330、固定底座;37a、第一桁架;384、连接部;331、滚动支座;37b、第二桁架;385、竖直延伸部;34、熟料库;38、底板;39、盖体;351、皮带机尾轮;381、第一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包括:立架31、输送皮带、皮带机头轮352、皮带机尾轮351、托料装置(未标记)及盖体39。其中,立架31设置在磨机(未示出)的出料口处。皮带机尾轮351设置在立架31上端。皮带机头轮352设置在熟料库34上方。输料皮带353绷设在皮带机头轮352与皮带机尾轮351上。托料装置从下方托举输料皮带353,且托料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架31与熟料库34上。盖体39沿输料皮带31的长度方向延伸。盖体39盖设在输料皮带31上且盖体39固定在托料装置上。这样,本技术的输料装置,通过盖体39可以使长距离输送水泥熟料时大大降低水泥熟料粉尘。优选地,水泥熟料输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桁架37a、第二桁架37b、第一立柱32及第二立柱33。第一桁架37a、第二桁架37b沿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桁架37a的一端固定在立架31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第二桁架37b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端,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柱33的上端。托料装置固定在第一桁架37a与第二桁架37b上端。其通过设置两段桁架,可以显著降低温度应力。优选地,第一立柱32上设有一固定底座320,第二立柱33上设有一固定底座330。第二桁架37b的另一端固定在一滚动支座331上。滚动支座331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底座330上。第一桁架37a的所述另一端通过钢柱321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设置的固定底座320上,第二桁架37b的所述一端通过另一钢柱322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设置的固定底座320上。这样,可以释放在输料皮带方向上的温度应力。优选地,托料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桁架37a与第二桁架37b上端的底板38上。底板38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延伸形成一竖直延伸部385。竖直延伸部385上设有多个沿前底板38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轴承座381。底板38上端中线处设有第二轴承座382。一列辊轮383a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其中一竖直延伸部385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座381通过轴承连接,辊轮383a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382通过轴承连接。另一列辊轮383b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另一竖直延伸部385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座381通过轴承连接,辊轮383b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382通过轴承连接。这两列辊轮383a、383b的轴向呈V形设置。两列辊轮383a、383b各从输料皮带353的下方左右两侧抵接于输料皮带353上,以托举输料皮带353及输料皮带上的水泥熟料。这样可以使水泥熟料在输料皮带上形成的V形槽中输料,减少漏料和粉尘。优选地,竖直延伸部385的上端在左右方向上朝外垂直地延伸出一连接部384,盖体39沿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盖体39的截面为弓形,盖体39的左右两侧一一对应地固定在连接部384上。这样可以便于盖体的安装。本技术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输送皮带、皮带机头轮、皮带机尾轮、托料装置、盖体;其中,立架设置在磨机的出料口处,皮带机尾轮设置在立架上端,皮带机头轮设置在熟料库上方,输料皮带绷设在皮带机头轮与皮带机尾轮上,托料装置从下方托举输料皮带,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架与熟料库上,盖体沿输料皮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盖设在输料皮带上且盖体固定在托料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输送皮带、皮带机头轮、皮带机尾轮、托料装置、盖体;其中,立架设置在磨机的出料口处,皮带机尾轮设置在立架上端,皮带机头轮设置在熟料库上方,输料皮带绷设在皮带机头轮与皮带机尾轮上,托料装置从下方托举输料皮带,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架与熟料库上,盖体沿输料皮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盖设在输料皮带上且盖体固定在托料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第一桁架、第二桁架沿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桁架的一端固定在立架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上,第二桁架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上端,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柱的上端,托料装置固定在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上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熟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各设有一固定底座,第一桁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钢柱固定在第一立柱上设置的固定底座上,第二桁架的所述一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宜城安达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