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27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扭扭车,涉及儿童玩具车的技术领域,包括车体以及扣合在车体上的座椅板;车体与座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减震调节装置一端与座椅板相抵,支撑座椅板并调节座椅板的高度且起减震作用。孩子乘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扭扭车,舒适度满意度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扭扭车,车座高度可以调节,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提高了整个扭扭车的舒适度,并且车座高度可调延长了扭扭车的使用寿命,孩子身高增长也可以继续使用,为家长节约了玩具成本。

Sw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exible vehicl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ildren's toy car, comprising a car body and a buckling seat plate on the vehicle body; a containing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seat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damping adjusting device, damping adjustment device at one end and the seat board supporting seat plate offset, and adjust the seat plate the height and damping effect. The children tak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wist car to improv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A crooked ca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height of the seat can be adjusted, but also play a damping effect, improves the swing car comfort, and a height adjustable extended swing car service life, the child's height growth can continue to use, saving the cost of toys for par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扭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扭扭车。
技术介绍
扭扭车又称摇摆车,结构稳固,操作简单,无需电瓶和传动装置,只要左右转动方向盘,就可随意前后行驶,扭扭车是一种环保的绿色玩具,最早出现在中国台湾。价格亲民,适用于亲子活动。可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适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由于车身距地面较低,所以也较为安全。扭扭车的正确骑法,应该是孩子坐在车座上,双脚放在脚蹬的部位,利用方向盘扭转产生向前的牵引力,这种方式产生的速度较慢。但是,现有的扭扭车的车座高低不可调,不同身高的小朋友舒适度不同。在实际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骑在扭扭车上,用脚撑地向前滑动,这种方式使扭扭车的速度大大提高。现有的扭扭车没有减震功能,小朋友骑扭扭车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容易被颠倒。并且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滑行震动极大,会使孩子幼嫩的骨骼发育不良。由于大部份低龄幼儿都是分腿骑坐在扭扭车上,脚掌着地,这种坐姿对孩子幼嫩的骨骼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轻者扭伤膝盖、髋关节等,重者造成罗圈腿、脚板外八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扭车,车座高度可以调节,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提高了扭扭车的舒适度,并且延长了扭扭车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扭扭车,包括:车体以及扣合在所述车体上的座椅板;所述车体与所述座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所述减震调节装置一端与所述座椅板相抵,支撑所述座椅板并调节所述座椅板的高度且起减震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容槽内部的减震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和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相抵,且多个所述容槽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对称分布;所述座椅板上设有与所述容槽配合的限位件,且所述座椅板可沿所述容槽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容槽为燕尾槽。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上部的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座椅板之间,或者,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容槽底部与所述减震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多节伸缩杆,多节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座椅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调节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定位件,当所述调节块闲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时,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车体保持相对静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磁铁。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板顶部设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板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座椅板丢失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铰链,所述铰链一段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板上设有便于拆卸所述座椅板的拎手。本技术提供的扭扭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扭扭车,包括:车体以及扣合在车体上的座椅板;车体与座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减震调节装置一端与座椅板相抵,支撑座椅板并调节座椅板的高度且起减震作用。孩子乘坐本技术提供的扭扭车,舒适度满意度提高。扭扭车可通过减震调节装置调节座椅板的高度,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孩子使用,适用范围广。并且,车体内的容纳空间还可以作为储物箱使用,扩充了扭扭车的功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扭扭车,车座高度可以调节,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提高了整个扭扭车的舒适度,并且车座高度可调延长了扭扭车的使用寿命,孩子身高增长也可以继续使用,为家长节约了玩具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扭扭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槽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车体;2-座椅板;3-减震调节装置;4-缓冲垫;5-连接件;10-容纳空间;21-限位件;31-容槽;32-减震组件;33-高度调节组件;321-弹性元件;322-支撑板;323-支撑件;331-调节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扭扭车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扭扭车,包括:车体1以及扣合在车体1上的座椅板2;车体1与座椅板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容纳空间10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3,减震调节装置3一端与座椅板2相抵,支撑座椅板2并调节座椅板2高度且起减震作用。孩子乘坐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扭扭车,舒适度满意度提高。扭扭车可通过减震调节装置3调节座椅板2的高度,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孩子使用,适用范围广。并且,车体1内的容纳空间10还可以作为储物箱使用,扩充了扭扭车的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扭扭车,车座高度可以调节,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提高了整个扭扭车的舒适度,并且车座高度可调延长了扭扭车的使用寿命,孩子身高增长也可以继续使用,为家长节约了玩具成本。本实施例中,减震调节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容槽31以及设置在容槽31内部的减震组件32和高度调节组件33,减震组件32和高度调节组件33相抵,且多个容槽31在容纳空间10内对称分布;座椅板2上设有与容槽31配合的限位件21,且座椅板2可沿容槽31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容纳空间10内对称分布有容槽31,容槽31内设置有减震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扭扭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以及扣合在所述车体(1)上的座椅板(2);所述车体(1)与所述座椅板(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所述容纳空间(10)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3),所述减震调节装置(3)一端与所述座椅板(2)相抵,支撑所述座椅板(2)并调节所述座椅板(2)高度且起减震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以及扣合在所述车体(1)上的座椅板(2);所述车体(1)与所述座椅板(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所述容纳空间(10)内设置有减震调节装置(3),所述减震调节装置(3)一端与所述座椅板(2)相抵,支撑所述座椅板(2)并调节所述座椅板(2)高度且起减震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调节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容槽(31)以及设置在所述容槽(31)内部的减震组件(32)和高度调节组件(33),所述减震组件(32)和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3)相抵,且多个所述容槽(31)在所述容纳空间(10)内对称分布;所述座椅板(2)上设有与所述容槽(31)配合的限位件(21),且所述座椅板(2)可沿所述容槽(31)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31)为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2)包括弹性元件(321),所述弹性元件(321)安装在所述容槽(31)内。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津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