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性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375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生化方法对植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性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所需要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它外源基因植物的总DAN,然后总DNA经处理,标上|↑[3]H|DNTP为探针,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然后通过印渍方法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进行Southern杂交,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对杂交膜进行检查,放入闪烁仪中,测定其放射温度,再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生物技术对农作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性的分析方法作物品种的改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原则是提高育种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现有的品种资源中缺乏抵抗害和逆境的基因以及适应高水肥的基因型,人们自然把目标转向各种各样的野生及种外的基因源,但是这些异种基因源植物能否和所需品种进行常规杂交,杂交成功率如何,可以通过它们基因组间杂交亲和程度的分析进行予测,本专利技术研制出一种定量测定植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的分析方法,它可以非常直观的作出理论依据。本专利技术目标在于,研制的植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用经限制性的内切酶和超声波处理后标有|3H|DNTP的所需改良的植物总加A为探针,对经酶切、电泳、印渍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所需改良植物及外源基因植物总DNA酶切谱带进行Sourther杂交,杂交膜经放射自显影检查后,用液体闪烁仪测定其放射性强度,然后在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结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该方法首先提取所需要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它外源基因(野生植物及其它基因源植物)的总DAN,然后总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及超声波处理,制备成0.1-5Kb的DNA片段再进行|3H|DNTP标记,制备成放射性探针将提取的所需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外源基因植物的总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然后通过印渍方法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制备的同位素探针和转印后的硝酸纤维素膜进行Southorn杂交,然后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对每张杂交膜进行检查,放入闪烁仪中,测定其放射温度,再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实施例(取新冬2号小麦为所需改良植物,以大赖草、新春2号小麦为外源基因植物进行杂交亲和性分析)首先提取出新冬2号小麦,大赖草,新春2号小麦的总DNA,其次将新冬2号小麦总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及超声波处理,制备出0.1-5Kh的DNA片段,再通过缺口标记标上|3H|DNTP,分离纯化后,获得探针,将新冬2号总DNA、大赖草总DNA,新春2号总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分别转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将这些膜放在一个杂交代中(同时加一条相同面积的空白薄膜作时照),与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经放射自显影确定各膜是否有污染斑点后,将这些薄膜分别装入样品瓶中在闪烁仪中测定其放射强度,处理数据,其所得结果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提取所需要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它外源基因(野生植物及其它基因源植物)的总DAN,然后总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及超声波处理,制备成0.1-5Kb的DNA片段,再进行|3H|DNTP标记,制备成放射性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间基因组织杂交亲和性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提取的所需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外源基因植物的总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然后通过印渍方法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制备的同位素探针和转印后的硝酸纤维素膜进行Southern杂交,然后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对每张杂交膜进行检查,放人闪烁仪中,测定其放射温度,再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生化方法对,该方法首先提取所需要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它外源基因植物的总DAN,然后总DNA经处理,标上|文档编号C12N15/05GK1219585SQ97121000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赵民安, 刘敏, 李维琪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间基因组杂交亲和性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提取所需要改良的农作物及其它外源基因(野生植物及其它基因源植物)的总DNA,然后总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及超声波处理,制备成0.1-5%b的DNA片段,再进行|[3]↑|DNTP标记,制备成放射性探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安刘敏李维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