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735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离心铸造装置,涉及离心铸造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与第二立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通孔同轴设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凸轮,所述浇注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第一转轴上设有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盲孔,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端凸轮离合配合的第二端凸轮,第一转轴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浇注管;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浇注管转动,从而使金属液体与模具之间的速度差减小,进而减小了金属液体对型砂层的冲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Centrifugal ca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ntrifugal cast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entrifugal cast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mechanism, forming mechanism and pouring mechanism, the form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vertical plate and second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coaxially arranged through holes, a first shaft end near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nd of the coaxial the cam, the pou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second axle arranged coaxial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haft near the side of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the first blin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second cylindrical sliding shaft, a first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nd and second end cam cam clutch, the pour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the shaft and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pouring tube rotation, so that between liquid metal and mold speed The degree difference reduces, and then reduces the scour of the metal liquid to the type sand layer,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ie is low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铸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铸造设备

技术介绍
离心铸造是将熔融状态的金属液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具内,金属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离心铸造广泛应用于圆柱形管件的铸造中。现有的离心铸造模具中,会使用型砂来制作模具的成型腔,从而方便制作出不同尺寸的工件。铸造的时候,模具高速旋转,然后利用导流管将金属液体注入模具的内部,金属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工件。然而,由于模具在高速的旋转,金属液体从导流管内流出的时候的速度较低,从而使金属液体与模具之间具有较大的速度差,从而使金属液体对模具内成型腔的型砂层进行冲刷,导致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成型腔的型砂就发生了较大的损坏,从而必须对模具进行更换,进而导致模具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离心铸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本方案中的离心铸造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沿水平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立板的上部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与第二立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通孔同轴设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凸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外壳,外壳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端凸轮固定连接,外壳的内壁上固设有型砂层,外壳的两端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端板,型砂层与两块端板围成成型腔;所述浇注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第一转轴上设有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盲孔,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端凸轮离合配合的第二端凸轮,第一转轴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浇注管,浇注管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浇注管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浇注管的另一端与通孔滑动配合,浇注管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弹簧,浇注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圆台形的储存腔,浇注管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设有储存腔的进料口,浇注管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料口,出料口位于成型腔内部,储存腔的横截面面积从进料口的一端到出料口的一端逐渐增大,浇注管的外侧设有滑动盖合在出料口上的卸料板,卸料板通过支杆与连接杆固接;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电机。工作原理:控制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经过进料口往浇注管的储存腔内注入熔融的金属液体。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端凸轮和连接杆带动成型模具转动。弹簧通过限位板推动浇注管往远离第一立板的方向移动,使浇注管推动第二转轴往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端凸轮与第一端凸轮相抵,从而使第一端凸轮通过第二端凸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浇注管转动。储存腔内的金属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储存腔的较大端聚集,此时,由于卸料板盖合在出料口上,金属液体全部储存在储存腔内。随着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的增大,第一端凸轮转动时施加给第二端凸轮的轴向的推力增大,当推力大于弹簧的弹力的时候,第一端凸轮推动第二端凸轮沿轴向移动,从而使第二端凸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浇注管沿轴向移动。当浇注管沿轴向移动的时候,浇注管与卸料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卸料板失去对出料口的遮挡作用,使储存腔内的金属液体从出料口流出到成型腔内,金属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型在成型腔内,进而形成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弹簧、第二转轴和第二端凸轮,使第一转轴依次通过第一端凸轮、第二端凸轮和第二转轴带动浇注管转动,从而使浇注管与成型模具一起转动,从而当金属液体从出料口流出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使金属液体与模具的型砂层之间的速度差较小,从而减小了金属液体对型砂层的冲刷作用,延长了离心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弹簧、第一端凸轮和第二端凸轮,当第一端凸轮的转动速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后,第一端凸轮推动第二端凸轮移动,从而使卸料板从出料口的外侧滑动离开,使金属液体从储存腔内流入到成型腔内,同时,第二端凸轮的移动会带动浇注管移动,从而使浇注管边移动边出料,使储存腔内的金属液体分散的流入到成型腔内,避免了金属液体流出时过于集中而对型砂层产生较大的冲刷的问题发生,延长了离心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限位板与浇注管转动连接。限位板转动连接后,使弹簧与限位板相抵时,弹簧与限位板之间可以保持相对静置,从而减少了弹簧与限位板之间的摩损。进一步,所述弹簧与第一立板固定连接。弹簧与第一立板固定连接后,使弹簧具有了支撑,从而在组装装置的时候无需对弹簧进行额外的支撑定位,方便了操作。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第一立板移动的液压缸。通过设置液压缸来驱动第一立板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快速操作。进一步,所述电机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链条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可以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环境的高温对传动机构的影响。进一步,所述电机上设有变速箱。通过设置变速箱,方便对电机输出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进而对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离心铸造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立板11、液压缸12、第二立板13、底板14、浇注管21、储存腔211、出料口212、弹簧22、卸料板23、第二转轴24、第二端凸轮25、端板31、外壳32、型砂层33、成型腔311、连接杆34、第一端凸轮35、第一转轴3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离心铸造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左部设有第一立板11,第一立板1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与底板14滑动连接,底板14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移动端与第一立板11通过螺栓固接;第一立板11的上部设有水平延伸的圆形的通孔,通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一立板11的滑动方向平行;底板14的右部焊接有第二立板13。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3之间设有浇注机构和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转轴36,第一转轴36与通孔同轴设置并与第二立板1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6的右端同轴平键连接有从动链轮,底板14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平键连接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绕设有链条,电机上设有齿轮变速箱;第一转轴36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凸轮35,第一端凸轮35的左端为倾斜的凸轮面;第一转轴36的左端与第一端凸轮35的左端面平齐;第一转轴36的左端部设有轴向的圆形的盲孔;第一端凸轮35的左侧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圆筒形的外壳32,外壳32与第一转轴36同轴设置,外壳32通过连接杆34与第一端凸轮35固接;外壳3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环形的端板31,端板31通过销轴固定在外壳32上;外壳32的内壁上固设有型砂层33,型砂层33和两块端板31围成成型腔311。浇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与第一转轴36同轴设置,第二转轴24的右端插入第一转轴36左端的盲孔内并与盲孔滑动配合,第二转轴24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端凸轮25,第二端凸轮25与第一端凸轮35离合配合;第二转轴24的左端同轴设置有浇注管21,浇注管21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圆台段和圆柱段,圆台段面积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二转轴24,圆台段的右端设有挡板,挡板与圆台段一体成型;挡板与第二转轴24固定连接;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心铸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离心铸造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沿水平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立板的上部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与第二立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通孔同轴设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凸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外壳,外壳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端凸轮固定连接,外壳的内壁上固设有型砂层,外壳的两端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端板,型砂层与两块端板围成成型腔;所述浇注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第一转轴上设有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盲孔,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端凸轮离合配合的第二端凸轮,第一转轴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浇注管,浇注管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浇注管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浇注管的另一端与通孔滑动配合,浇注管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弹簧,浇注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圆台形的储存腔,浇注管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设有储存腔的进料口,浇注管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料口,出料口位于成型腔内部,储存腔的横截面面积从进料口的一端到出料口的一端逐渐增大,浇注管的外侧设有滑动盖合在出料口上的卸料板,卸料板通过支杆与连接杆固接;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铸造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沿水平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立板的上部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成型机构和浇注机构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与第二立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通孔同轴设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凸轮,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外壳,外壳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端凸轮固定连接,外壳的内壁上固设有型砂层,外壳的两端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端板,型砂层与两块端板围成成型腔;所述浇注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靠近第一立板的一侧,第一转轴上设有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盲孔,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端凸轮离合配合的第二端凸轮,第一转轴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浇注管,浇注管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浇注管的一端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信基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