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0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其中包括第一端框组件,包括四个第一端框梁;第二端框组件,包括四个第二端框梁;四个侧边梁,各个侧边梁连接于第一端框组件的一顶点与所对应的第二端框组件的顶点之间;各个第一端框梁、所对应的第二端框梁以及连接于该两者之间的两个侧边梁围成一加强框,至少一个加强框中设置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对集装箱框架中的端框进行了改造,通过设置两个端框组件以及两个端框组件之间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从而提高端框部位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集装箱框架的承力作用,不仅可以应用于模块化房屋,也可以应用于各种运输行业。

Container end frame and containerized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集装箱框架承力作用的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能够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因此集装箱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等等领域。并且,现有技术中,利用集装箱耐腐蚀、空间大、易获取的特点,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将集装箱改造成房屋的技术。其中,集装箱的框架作为支撑集装箱的重要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承力能力。尤其是当集装箱组装多层房屋时,下层的集装箱需要承担上层的集装箱的重量,需要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才能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框架,往往采用槽钢结构,并且各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其强度仍不能满足组装成房屋或其他需要较高承力作用的场合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对集装箱框架中的端框进行了改造,提高集装箱框架的承力作用,不仅可以用于组装成模块化房屋,还可以用于各种运输场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端框,包括:第一端框组件,包括四个第一端框梁;第二端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框梁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二端框梁,所述第二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和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一一对应;四个侧边梁,各个所述侧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一顶点与所对应的第二端框组件的顶点之间;各个所述第一端框梁、所对应的第二端框梁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端框梁和第二端框梁之间的两个侧边梁围成一加强框,至少一个所述加强框中设置有加强结构。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平行于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各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贴近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和第二端框梁设置;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中的加强筋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各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两侧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可选地,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两侧的两个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或所述第二支撑梁围成一三角形框。可选地,所述加强框的两个表面分别覆盖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加强框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对应的加强框的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为L型件,所述第一支撑梁的L型件的两侧面分别贴近所对应的一加强板和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L型件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至同一加强板和所对应的第二端框梁;所述加强筋为L型件,所述加强筋的L型件的一侧面贴近同一加强板。可选地,至少一所述加强框的容纳空间中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加强筋均贴近所述加强框的一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加强筋均贴近所述加强框的另一所述加强板。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端框中形成四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加强框,所述四个加强框中分别均设置有一所述加强结构;或所述四个加强框中两个相对的加强框中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加强结构;或所述四个加强框中两个相邻的加强框中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加强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框梁包括端上梁、端下梁和连接于所述端上梁和端下梁之间的两个端侧梁,所述端侧梁所对应的加强框中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结构,且两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端上梁的延伸方向排列。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三支撑梁均平行于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三支撑梁沿所述侧边梁的延伸方向排列;或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第四支撑梁,所述第四支撑梁均平行于所述侧边梁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四支撑梁沿所述第一端框梁的延伸方向排列;或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的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各个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对应的第四加强筋交叉设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框架,所述集装箱框架包括两个上面所述的集装箱端框和连接于所述集装箱端框之间的两个顶梁和两个底梁。本技术所提供的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框架中的集装箱端框结构,对集装箱框架中的端框进行了改造,通过设置两个端框组件以及两个端框组件之间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从而提高端框部位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集装箱框架的承力作用;采用该种结构的集装箱端框的集装箱不仅可以用于组装成模块化房屋,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还可以用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等不同的场合。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框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框架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示出了加强板内部加强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部分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框架的正视图;图7是图6中示出了加强板内部加强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D部分放大图;图9是图7中M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2中J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图2中K方向的剖视图;图12是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1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端侧梁和端上梁的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2中B部分放大图;图1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端侧梁和端下梁的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堆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端框组件44第二加强筋11端上梁5加强板12端下梁61第三支撑梁13端侧梁62第四支撑梁2第二端框组件63第三加强筋3侧边梁64第四加强筋4加强结构71顶梁41第一支撑梁72底梁42第二支撑梁73顶板43第一加强筋7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集装箱中,包括一个集装箱框架,该集装箱框架包括两个端框,连接两个端框的两个顶梁71和两个底梁72。在集装箱框架的上方还可以增加一个顶板73,在集装箱框架的下方还可以增加一个底板74。此处集装箱的结构仅为示例。即图1中示出的集装箱具有两个端框、两个顶梁和两个底梁的结构也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此,例如,仅在一端设置一个端框、去除顶板或底板等其他结构也是可以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形成集装箱框架后,也可以在集装箱的各个侧面增加侧板,但是侧板增加与否以及侧板增加的数量均没有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装箱端框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框组件,包括四个第一端框梁;第二端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框梁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二端框梁,所述第二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和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一一对应;四个侧边梁,各个所述侧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一顶点与所对应的第二端框组件的顶点之间;各个所述第一端框梁、所对应的第二端框梁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端框梁和第二端框梁之间的两个侧边梁围成一加强框,至少一个所述加强框中设置有加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框组件,包括四个第一端框梁;第二端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框梁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二端框梁,所述第二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和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四个顶点一一对应;四个侧边梁,各个所述侧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框组件的一顶点与所对应的第二端框组件的顶点之间;各个所述第一端框梁、所对应的第二端框梁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端框梁和第二端框梁之间的两个侧边梁围成一加强框,至少一个所述加强框中设置有加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平行于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各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贴近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和第二端框梁设置;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中的加强筋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各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两侧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两侧的两个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或所述第二支撑梁围成一三角形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的两个表面分别覆盖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加强框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对应的加强框的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为L型件,所述第一支撑梁的L型件的两侧面分别贴近所对应的一加强板和所对应的第一端框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克斯·阿兹利娅卢博夫·阿兹利娅
申请(专利权)人:阿兹利娅建筑有限公司阿兹利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