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57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涉及减震器领域。该减震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隔板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壳体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该减震器密封装置,通过对固定板、胶皮圈、隔板、支撑杆、滑板、套管、减震弹簧、复位弹簧、移板、限位杆、拉簧、限位板、弹簧杆、弹簧和环形槽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减震器密封装置进行缓冲的效果,从而也方便增加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具体为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减震器(Absorber),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在涉及减震器时,就涉及到对减震器密封装置进行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减震器密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减震器密封装置进行缓冲,从而导致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降低,以此也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工作效率,以此也降低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解决了减震器密封装置使用时缓冲性不好,从而导致密封性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隔板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壳体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杆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滑板的底部与支撑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壳体的内部套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与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滑板与套管之间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滑板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内腔底部的一端与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滑板的上方设置有移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滑板的一端贯穿移板并延伸至移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且位于滑板和移板之间环绕设置有拉簧,所述移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远离移板的一端与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隔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杆位于环形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胶皮圈的内壁与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与胶皮圈配合设置。优选的,所述移板与壳体配合设置,且移板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固定孔的四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镶嵌有防滑块。(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减震器密封装置,通过对固定板、胶皮圈、隔板、支撑杆、滑板、套管、减震弹簧、复位弹簧、移板、限位杆、拉簧、限位板、弹簧杆、弹簧和环形槽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减震器密封装置进行缓冲的效果,从而也方便增加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工作效率。2、该减震器密封装置,通过对固定孔、凹槽和防滑块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减震器密封装置放置和安装的效果,从而也防止减震器密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因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壳体、2固定板、3胶皮圈、4隔板、5支撑杆、6吊环、7滑板、8套管、9减震弹簧、10复位弹簧、11移板、12限位杆、13拉簧、14限位板、15弹簧杆、16弹簧、17环形槽、18固定孔、19凹槽、20防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8,固定孔18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外界固定件对装置进行卡接固定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固定板2上且位于固定孔18的四周均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内部镶嵌有防滑块20,凹槽19和防滑块20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装置进行防滑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固定板2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圈3,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隔板4的顶部且位于壳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6,弹簧16远离隔板4的一端与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隔板4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7,支撑杆5位于环形槽17的内部,环形槽17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装置进行放置卡接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放置,胶皮圈3的内壁与固定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2与胶皮圈3配合设置,隔板4的底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靠近隔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4和壳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支撑杆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吊环6。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7,滑板7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滑板7的底部与支撑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内部套设有与支撑杆5相适配的套管8,套管8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滑板7与套管8之间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9,滑板7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与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滑板7的上方设置有移板11,移板11与壳体1配合设置,且移板11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远离滑板7的一端贯穿移板11并延伸至移板11的上方,限位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4,限位杆12的表面且位于滑板7和移板11之间环绕设置有拉簧13,移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15,弹簧杆15远离移板11的一端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当使用时,将固定板2与固定件的一侧接触,从而通过固定件与固定孔18卡接,然后使得吊环6与外部的减震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配合壳体1内部的部件对减震器增加密封性。综上所述,该减震器密封装置,通过对固定板2、胶皮圈3、隔板4、支撑杆5、滑板7、套管8、减震弹簧9、复位弹簧10、移板11、限位杆12、拉簧13、限位板14、弹簧杆15、弹簧16和环形槽17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减震器密封装置进行缓冲的效果,从而也方便增加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减震器密封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固定孔18、凹槽19和防滑块20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减震器密封装置放置和安装的效果,从而也防止减震器密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因此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圈(3),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底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靠近隔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4)和壳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吊环(6);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所述滑板(7)的底部与支撑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内部套设有与支撑杆(5)相适配的套管(8),所述套管(8)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滑板(7)与套管(8)之间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9),所述滑板(7)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与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滑板(7)的上方设置有移板(11),所述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远离滑板(7)的一端贯穿移板(11)并延伸至移板(11)的上方,所述限位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杆(12)的表面且位于滑板(7)和移板(11)之间环绕设置有拉簧(13),所述移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15),所述弹簧杆(15)远离移板(11)的一端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圈(3),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底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靠近隔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4)和壳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吊环(6);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所述滑板(7)的底部与支撑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内部套设有与支撑杆(5)相适配的套管(8),所述套管(8)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表面且位于滑板(7)与套管(8)之间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9),所述滑板(7)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与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滑板(7)的上方设置有移板(11),所述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远离滑板(7)的一端贯穿移板(11)并延伸至移板(1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鑫泰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