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136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6:27
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以有效防止粘滞阻尼器阻尼介质发生渗漏,从而延长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年限。包括缸筒和位于其内的活塞、阻尼介质,缸筒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左端盖、右端盖,活塞两侧的活塞杆穿过左端盖、右端盖的内孔,左端盖、右端盖的外壁与缸筒内孔之间设置外密封系统,左端盖、右端盖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内密封系统。所述内密封系统包括横向间隔开设在左端盖、右端盖内孔上的环形密封槽,各环形密封槽内设置内密封圈,各内密封圈的内孔与活塞杆紧配合形成多重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涉及用于减震的粘滞性阻尼器。
技术介绍
粘滞性阻尼器,又名液压阻尼器,采用内填硅油的油缸式结构,利用液体在运动中的粘滞特性产生阻尼,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工程(如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但粘滞阻尼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密封系统受到磨损会产生缓慢的阻尼介质外渗。突发地震时缸内压力急剧增大,也容易导致缸内阻尼介质外渗,进而导致阻尼器的减震(振)耗能效果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以有效防止粘滞阻尼器阻尼介质发生渗漏,从而延长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年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包括缸筒和位于其内的活塞、阻尼介质,缸筒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左端盖、右端盖,活塞两侧的活塞杆穿过左端盖、右端盖的内孔,左端盖、右端盖的外壁与缸筒内孔之间设置外密封系统,左端盖、右端盖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内密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密封系统包括横向间隔开设在左端盖、右端盖内孔上的环形密封槽,各环形密封槽内设置内密封圈,各内密封圈的内孔与活塞杆紧配合形成多重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重密封系统有效的阻止了内部阻尼介质的渗漏,可保证粘滞阻尼器减震(振)耗能的效果,从而延长了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左端盖1、缸筒2、活塞3、阻尼介质4、内挡圈、外密封系统6、右端盖7、外挡圈8、内密封圈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包括缸筒2和位于其内的活塞3、阻尼介质4,缸筒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左端盖1、右端盖7,活塞3两侧的活塞杆穿过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左端盖1、右端盖7的外壁与缸筒2内孔之间设置外密封系统6,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内密封系统。阻尼器受到外力作用时,活塞杆带动活塞3在缸筒2内运动,被挤压侧阻尼介质4产生压力使活塞3受到反力。同时,被挤压的阻尼介质4以高速高压状态从缸筒2与活塞3之间的间隙回流,过程中阻尼介质4对活塞2和原来阻尼介质均产生摩擦阻力,活塞2及阻尼介质4受到的冲力减小直至两侧腔室内阻尼介质4所受压力平衡。参照图1,所述内密封系统包括横向间隔开设在左端盖1、右端盖7内孔上的环形密封槽,各环形密封槽内设置内密封圈9,各内密封圈9的内孔与活塞杆紧配合形成多重密封。参照图1,所述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侧设置与其内孔紧配合的内挡圈5,用于固定该侧内密封圈9。所述左端盖1、右端盖7的外侧设置与其内孔紧配合的内外挡圈8,用于固定该侧内密封圈9。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

【技术保护点】
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包括缸筒(2)和位于其内的活塞(3)、阻尼介质(4),缸筒(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左端盖(1)、右端盖(7),活塞(3)两侧的活塞杆穿过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左端盖(1)、右端盖(7)的外壁与缸筒(2)内孔之间设置外密封系统(6),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内密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密封系统包括横向间隔开设在左端盖(1)、右端盖(7)内孔上的环形密封槽,各环形密封槽内设置内密封圈(9),各内密封圈(9)的内孔与活塞杆紧配合形成多重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重密封防渗漏的粘滞性阻尼器,包括缸筒(2)和位于其内的活塞(3)、阻尼介质(4),缸筒(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左端盖(1)、右端盖(7),活塞(3)两侧的活塞杆穿过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左端盖(1)、右端盖(7)的外壁与缸筒(2)内孔之间设置外密封系统(6),左端盖(1)、右端盖(7)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内密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密封系统包括横向间隔开设在左端盖(1)、右端盖(7)内孔上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春张启祥金怡新张鹤李坚王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