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4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桁架、钢板底模和浇筑并包覆所述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两侧均设有侧筋,所述侧筋设有若干条,所述侧筋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所述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所述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所述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所述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所述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钢板底模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承板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属于无支撑压型组合楼承板的一种;钢筋桁架是在后台加工场定型加工,现场施工需要先将压型板使用栓钉固定在钢梁上,再放置钢筋桁架进行绑扎,验收后浇筑混凝土。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有利于钢筋排列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显著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装配式模板和连接件拆装方便,可多次重复利用,节约钢材,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钢构自主研发的产品配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并编制了产品生产企业标准、设计手册和节点构造图集以及施工手册。该产品通过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检测,并经过多项工程应用,各项性能可以满足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虽然楼承板的优点很多,但还存在装卸、安装复杂的不足,整体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楼承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承板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钢板底模和浇筑并包覆所述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两侧均设有侧筋,所述侧筋设有若干条,所述侧筋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所述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所述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所述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所述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所述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钢板底模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勾包括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所述第一卡边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卡边与所述第一卡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卡边向下并朝向所述钢板底模本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卡边和所述第二卡边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一卡边和所述钢板底模本体通过连接边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勾包括第三卡边和第四卡边;所述第三卡边与所述钢板底模本体连接并且与所述钢板底模本体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卡边与所述第三卡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三卡边向上并朝向所述钢板底模本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卡边与所述第四卡边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边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第一卡边的凸起;所述第四卡边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轻质材料。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板底模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反射膜,所述第一反射膜通过紧固件锁定在所述钢板底模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空腔内填充聚苯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板底模的表面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方向与所述钢筋桁架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层上设有用于起吊的第一预埋件。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承板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结构,包括所述的组合楼承板。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钢板底模和浇筑并包覆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层;钢筋桁架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两侧均设有侧筋,侧筋设有若干条,侧筋在钢筋桁架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钢板底模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其中,两个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大大减轻了楼承板的自重。节省了混凝土原料,降低了成本,可操作性强。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由于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设置,增大了钢板底模的抗压性能,而且提高了两个楼承板连接处的抗压强度,防止连接处断裂;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可以增大钢筋横架与钢板底模的焊接面积,增加钢板底模的承载力,且不易焊穿,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提高了楼承板的性能,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包括所述的组合楼承板。其中,组合楼承板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组合楼承板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建筑结构与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楼承板中钢板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钢筋桁架;2-钢板底模;3-混凝土层;31-预埋钢板;32-空腔;33-第一预埋件;11-顶筋;12-侧筋;20-拱筋;21-第一卡勾;22-第二卡勾;211-第一卡边;212-第二卡边;213-连接边;221-第三卡边;222-第四卡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组合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1、钢板底模2和浇筑并包覆钢筋桁架1的混凝土层3;钢筋桁架1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11,两侧均设有侧筋12,侧筋12设有若干条,侧筋12在钢筋桁架1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钢筋桁架1之间设有预埋钢板31,浇筑完成后使混凝土层3内形成空腔32;钢板底模2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20,钢筋桁架1的端部焊接在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组合楼承板及建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钢板底模和浇筑并包覆所述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两侧均设有侧筋,所述侧筋设有若干条,所述侧筋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所述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所述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所述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所述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所述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钢板底模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钢板底模和浇筑并包覆所述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呈三角形结构,顶部设有顶筋,两侧均设有侧筋,所述侧筋设有若干条,所述侧筋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两侧间隔均匀设置;两个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预埋钢板,浇筑完成后使所述混凝土层内形成空腔;所述钢板底模的两侧相对设有拱筋,所述钢筋桁架的端部焊接在所述钢板底模的拱筋上,所述拱筋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钢板底模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包括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所述第一卡边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卡边与所述第一卡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卡边向下并朝向所述钢板底模本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卡边和所述第二卡边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一卡边和所述钢板底模本体通过连接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勾包括第三卡边和第四卡边;所述第三卡边与所述钢板底模本体连接并且与所述钢板底模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银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