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植物对抗有害昆虫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905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植物对抗有害昆虫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首次提出黄烷酮3‑羟化酶与植物对昆虫的抗性密切相关,促进其表达可赋予植物对于昆虫的抗性。并且,促进该基因的表达还可提高植物的花青素含量。因此,黄烷酮3‑羟化酶或调节其的物质可应用于植物育种中。

A ge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mprove plant resistance to harmful insec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en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lants to fight harmful insect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lavanone of resistance to insects and pla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3 hydroxylase, promote its expression can be given for insect resistant plants. Moreover,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can als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anthocyanin in plants. Therefore, flavanone 3 hydroxylase or adjust the material can be used in plant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植物对抗有害昆虫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植物对抗有害昆虫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植食性昆虫的威胁,所以植物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防御体系来抵抗这些昆虫的侵害。目前,植物如禾本科植物对昆虫(如飞虱科昆虫)的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发掘与昆虫抗性相关的基因,增强对昆虫防御分子机制的了解,将有助于田间对于昆虫的防治。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按其生物学功能可分为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Metabolites)和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Metabolites)两大类。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是受细胞内部相关基因调控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因此在植物细胞内必然存在着相关的胞内信号分子和相应的信号转导机制来感受并传递外界因子的刺激信号。抗氧化类黄酮类是普遍分布于植物中的一类植物次生代谢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及杂环吡喃环的构象可将其分为6类:黄酮、黄烷酮、异黄酮、黄酮醇、黄烷醇和花色素苷。其中异黄酮和花色素苷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在于大量的研究证实,这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植物对抗有害昆虫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植物对抗昆虫的能力或调节植物花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调节植物内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植物对抗昆虫的能力或调节植物花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调节植物内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上调植物中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从而提高植物对抗昆虫的能力,或提高植物的花青素含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植物中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包括:将黄烷酮3-羟化酶的过量表达分子转入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或种子中,从而上调植物中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调植物中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从而降低植物对抗昆虫的能力,或降低植物的花青素含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调植物中黄烷酮3-羟化酶的表达或活性包括:在植物的基因组中敲除或沉默黄烷酮3-羟化酶编码基因;或将下调黄烷酮3-羟化酶编码基因的转录或表达的下调剂转入植物中;较佳地,所述的下调黄烷酮3-羟化酶编码基因的转录或表达的下调剂是特异性干扰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表达的干扰分子;更佳地,所述的干扰分子是以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或其转录本为抑制或沉默靶标的dsRNA,反义核酸,或shRNA,或能表达或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争妍苗雪霞时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