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855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该通风系统包括对外通风口、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和末端风口,所述主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外通风口和末端通风管连接,所述末端风口设在末端通风管的下方,所述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风管之间通过水密法兰连接。外界新风通过对外通风口依次进入到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并经末端风口进入舱室内为舱室供风,保证了舱室内的新风供应,舱室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排出,维护了舰船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通过水密法兰拼接而成,可以有效防止海水通过主通风管进入到通风系统内对主通风管的内壁和舱内设备造成腐蚀。

A watertight ship venti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舰船在远海执行任务的单次时间越来越长,不论是巡逻、护渔还是演习、训练等都不可避免遭遇恶劣海况的情况。在舰船航行期间,为保证一些重要舱室如人员密集区域、机舱区域的新风,一些对外通风口是不允许关闭的,因此舰船在大风浪的气候条件航行时,海浪、暴雨容易从这些外部通风口进入通风管路内部。现有的风管是由薄板咬制而成,防腐性能差,海水(或雨水)均可从法兰连接处、风管咬缝处及风管末端风口处渗漏,风管内部进水后,积水无法迅速排除,海水浸泡后很容易造成风管腐蚀、烂穿,进而影响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导致舰船内部舱室进水,电气设备故障,尤其是机舱内重要设备因进水而损坏,可能造成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输出中断,严重危害到舰船生命力和装备技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海水进入到该通风系统中,防腐性能优良,可以有效的保证舰船的通风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包括对外通风口、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和末端风口,所述主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外通风口和末端通风管连接,所述末端风口设在末端通风管的下方,所述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风管之间通过水密法兰连接。每个舱室对应两套以上该通风系统,一方面,外界新风通过对外通风口依次进入到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并经过末端风口进入到舱室内为舱室供风,保证了舱室内的新风供应;另一方面,舱室内的空气依次经过末端风口、末端通风管、主通风管并经过对外通风口排出舱外,实现舱室的通风换气。维护了舰船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通过水密法兰拼接而成,可以有效防止海水通过主通风管进入到通风系统内对主通风管的内壁和舱内设备造成腐蚀。优选的,所述主通风管上设有通风围井,所述通风围井设在主通风管的最低点,所述通风围井的底部设有第一泄水管道,所述第一泄水管道连通至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泄水管道上设有截止阀。为了保证一些舱室的新风供应,向这些舱室供应新风的对外通风口一般不允许关闭,当海水通过对外通风口进入到主通风管内后容易在主通风管的最低点汇集,在主通风管的最低点设置通风围井,可以收集这些海水,并经过第一泄水管道将这些海水排放至排水系统。通常情况下,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通风围井内的海水积累较多时,打开截止阀将通风围井内的海水进行排放,当通风围井内的海水排放完毕后,关闭截止阀。优选的,所述末端风口的下方设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有第二泄水管道,所述第二泄水管道连通至排水系统。末端风口应尽量避开设备上方,当无法避开这些设备时,需要在末端风口的下方设置集水盘,用于收集从新风夹带的海水,避免海水直接洒落在设备上,对设备造成腐蚀,集水盘内的海水通过第二泄水管道排放至排水系统。集水盘的盘口面积要大于其所对应的所有末端风口的风口面积,在实际操作中,若集水盘的盘口为矩形,盘口的长度至少比各个末端风口长度之和大100毫米,所述盘口的宽度至少比各个末端风口宽度之和大100毫米。优选的,所述集水盘包括底板和环状侧板,所述底板包括水平板和环状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上端与侧板连接,所述倾斜板的下端与水平板连接,所述倾斜板与水平板的夹角α为5°~10°,所述水平板设有底部通孔,所述第二泄水管道通过底部通孔与集水盘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集水盘与普通甲板的下表面通过角钢连接。所述主通风管与普通甲板、普通舱壁、水密甲板或水密舱壁的连接处均设有风管通舱件,所述主通风管上设有通风蝶阀,所述通风蝶阀设在主通风管与水密甲板或水密舱壁连接处的前端,所述风管通舱件与通风蝶阀之间通过水密法兰连接。在主通风管上设置通风蝶阀,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通风蝶阀,防止海水进入到舱室内。优选的,所述通风蝶阀为双向水密蝶阀,所述通风蝶阀阀体为铝合金材质。通风蝶阀为双向水密蝶阀,密封效果良好,提高了该通风蝶阀的切断密封性。优选的,所述水密法兰的法兰片之间设有法兰垫片。法兰垫片用于提高法兰片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风管的内壁依次涂覆有底漆和面漆,所述底漆和面漆的干膜厚度均为125微米。底漆和面漆均为耐磨环氧漆,可以有效防止空气对风管的摩擦和腐蚀,延长风管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主通风管满足密性要求,所述密性要求为主通风管内升压至2000Pa停止充压,15分钟内主通风管内压力下降不超过1000Pa。风管可以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根据风管的形状,水密法兰的截面也可以为方形或圆形。风管由钢板焊接而成,风管的壁厚不低于2mm,风管通舱件的壁厚不低于4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通风系统采用风管相互拼接形成主通风管,风管的内壁涂覆底漆和面漆,可以提高主通风管的密封性能、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2、该通风系统利用水密法兰连接风管,法兰面之间垫设氟橡胶法兰垫片,提高了密封性能,氟橡胶法兰垫片具有化学稳定性强、耐老化、耐腐蚀、抗撕裂和抗拉伸的优良性能,使用寿命较长;3、该通风系统采用铝合金质轻型通风蝶阀,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双向水密、转动平稳等优点,在紧急情况下可在舱内快速关闭,起到通风管路水密隔断的作用,保证舱室的安全性。4、该通风系统采用通风围井用于收集主通风管路内的海水并将海水及时排除,可以降低进入舱室内的海水量;在设备上方设置集水盘,可以避免海水洒落在设备上,避免海水对设备造成腐蚀。5、该通风系统可以有效保证舱室内的新风供应,并将舱室内的空气及时排出舱外,实现舱室的通风换气,维护舰船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图1中A区域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集水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集水盘布置位置示意图。图1至图4中:1为风管,2为水密法兰,3为法兰垫片,4为通风围井,5为第一泄水管道,6为截止阀,7为通风蝶阀,8为集水盘,81为侧板,82为倾斜板,83为水平板,9为第二泄水管道,10为对外通风口,11为末端通风管,12为末端风口,13为普通甲板,14为风管通舱件,15为水密舱壁,16为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专利技术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包括对外通风口10、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11和末端风口12,所述主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外通风口10和末端通风管11连接,所述末端风口12设在末端通风管11的下方,所述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1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风管1之间通过水密法兰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通风管上设有通风围井4,所述通风围井4设在主通风管的最低点,所述通风围井4的底部设有第一泄水管道5,所述第一泄水管道5连通至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泄水管道5上设有截止阀6。所述末端风口12的下方设有集水盘8,所述集水盘8的底部设有第二泄水管道9,所述第二泄水管道9连通至排水系统;所述集水盘8包括底板和环状侧板81,所述底板包括水平板83和环状倾斜板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对外通风口(10)、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11)和末端风口(12),所述主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外通风口(10)和末端通风管(11)连接,所述末端风口(12)设在末端通风管(11)的下方,所述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1)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风管(1)之间通过水密法兰(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对外通风口(10)、主通风管、末端通风管(11)和末端风口(12),所述主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外通风口(10)和末端通风管(11)连接,所述末端风口(12)设在末端通风管(11)的下方,所述主通风管由多段风管(1)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风管(1)之间通过水密法兰(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风管上设有通风围井(4),所述通风围井(4)设在主通风管的最低点,所述通风围井(4)的底部设有第一泄水管道(5),所述第一泄水管道(5)连通至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泄水管道(5)上设有截止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风口(12)的下方设有集水盘(8),所述集水盘(8)的底部设有第二泄水管道(9),所述第二泄水管道(9)连通至排水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密隔离的舰船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8)包括底板和环状侧板(81),所述底板包括水平板(83)和环状倾斜板(82),所述倾斜板(82)的上端与侧板(81)连接,所述倾斜板(82)的下端与水平板(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波周洪元祁丽唐小东魏文俊张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