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及船舶轴系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及船舶轴系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54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及船舶轴系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包括运输车和运输平台,运输平台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和调节机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拆卸连接,上半部分用于承载船舶轴,调节机构用以升降和左右调整船舶轴的位置,运输车和运输平台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的宽度。该装置可通过中间轴承基座将船舶中间轴及艉轴输送到指定位置,从而可以在安装中间轴轴承基座后再安装艉轴和中间轴,从而降低轴系安装施工困难、缩短安装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及船舶轴系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通常依次安装艉轴、中间轴,再根据中间轴的定位安装中间轴轴承、中间轴轴承基座,而先安装艉轴使得安装中间轴承、中间轴轴承基座的施工空间小,也给中间轴轴承基座的定位带来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轴系安装周期。若先安装中间轴承基座,则现有的船舶艉轴升降进轴装置无法通过中间轴轴承基座输送艉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通过中间轴承基座输送艉轴的船舶艉轴升降进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艉轴升降进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船舶艉轴升降进轴装置无法通过中间轴轴承基座,导致轴系安装施工困难、安装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包括运输车和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所述运输车在运输平台上移动,所述运输车包括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和调节机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半部分用于承载船舶轴,所述调节机构用以升降和左右调整船舶轴的位置,运输车和运输平台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的宽度,当运输车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分离时,可依次将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沿运输平台移动从而使下半部分和上半部离开中间轴轴承基座,当上半部分落在运输平台时,上半部分最高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小于船舶轴上法兰最低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

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运输平台通过支撑架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

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上半部分包括滑动板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船舶轴,所述下半部分包括底板和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中间连接板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顶丝,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机构的顶端以调整承载板的高度,所述滑动板与中间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中间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l型支架,l型支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l型支架上设置有丝孔,所述顶丝与丝孔螺纹转动连接,所述顶丝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板抵接。

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黄铜条,黄铜条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抛光处理,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抛光处理。

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间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板上对称设置有多个导柱,所述承载板上对应导柱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导孔,导柱穿过所述导孔。

1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加强板筋和斜支撑板,所述加强板筋对称固定设置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加强板筋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向承载板的中心线倾斜设置,船舶轴可放置于两侧的斜支撑板之间,所述斜支撑板与船舶轴相切。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行走轮,多个行走轮对称固定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运输平台上铺设有钢轨,所述行走轮与钢轨相匹配。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船舶轴系安装方法,采用上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3、s1、定位中间轴轴承基座,焊接中间轴轴承基座基座;

14、s2、将艉轴吊运到运输车的上方,将艉轴落在运输车上,通过调节机构调整艉轴至轴系中心线后,运输车在运输平台移动,运输车穿过中间轴承基座输送艉轴至指定位置,固定艉轴;

15、s3、将运输车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分离,依次将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沿运输平台移动从而使下半部分和上半部离开中间轴轴承基座;

16、s4、再次固定连接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组成运输车;

17、s5、将中间轴吊运到运输车的上方,将中间轴落在运输车上,运输车在运输平台移动,运输车输送中间轴至指定位置,通过调节机构调整中间轴至轴系中心线后,固定船舶轴;

18、s6、重复步骤s3。

19、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如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20、本专利技术中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包括运输车和运输平台,运输平台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和调节机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拆卸连接,上半部分用于承载船舶轴,调节机构用以升降和左右调整船舶轴的位置,运输车和运输平台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的宽度。本专利技术中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中间轴承基座将船舶中间轴及艉轴输送到指定位置,从而可以在安装中间轴轴承基座后再安装艉轴和中间轴,从而降低轴系安装施工困难、缩短安装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和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所述运输车在运输平台上移动,所述运输车包括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和调节机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半部分用于承载船舶轴,所述调节机构用以升降和左右调整船舶轴的位置,运输车和运输平台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的宽度,当运输车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分离时,可依次将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沿运输平台移动从而使下半部分和上半部离开中间轴轴承基座,当上半部分落在运输平台时,上半部分最高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小于船舶轴上法兰最低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平台通过支撑架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分包括滑动板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船舶轴,所述下半部分包括底板和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中间连接板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顶丝,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机构的顶端以调整承载板的高度,所述滑动板与中间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中间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L型支架,L型支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L型支架上设置有丝孔,所述顶丝与丝孔螺纹转动连接,所述顶丝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黄铜条,黄铜条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抛光处理,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抛光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上对称设置有多个导柱,所述承载板上对应导柱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导孔,导柱穿过所述导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加强板筋和斜支撑板,所述加强板筋对称固定设置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加强板筋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向承载板的中心线倾斜设置,船舶轴可放置于两侧的斜支撑板之间,所述斜支撑板与船舶轴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行走轮,多个行走轮对称固定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运输平台上铺设有钢轨,所述行走轮与钢轨相匹配。

10.一种船舶轴系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和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所述运输车在运输平台上移动,所述运输车包括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和调节机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半部分用于承载船舶轴,所述调节机构用以升降和左右调整船舶轴的位置,运输车和运输平台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的宽度,当运输车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分离时,可依次将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沿运输平台移动从而使下半部分和上半部离开中间轴轴承基座,当上半部分落在运输平台时,上半部分最高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小于船舶轴上法兰最低点距运输平台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平台通过支撑架设置于中间轴轴承基座空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轴升降进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分包括滑动板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船舶轴,所述下半部分包括底板和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中间连接板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顶丝,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机构的顶端以调整承载板的高度,所述滑动板与中间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中间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l型支架,l型支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l型支架上设置有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师典王凯郭承弘杨春霞罗金王战国龚建华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