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11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其具有:承载件(1);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的引导装置(2a,2b),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柔性的牵拉机构(Z),在调节驱动器上产生的调节力能够经由所述牵拉机构传输到待调节的窗玻璃上;在所述引导装置(2a,2b)上引导的柔性的牵拉机构(Z),在所述牵拉机构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携动件(6),待调节的所述窗玻璃能够经由所述携动件与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连接,使得所述携动件(6)与固定在其上的窗玻璃一起在将力导入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中时通过调节驱动器沿着纵向延伸的、限定调节面(F)的调节轨道(V)调节;用于支承转向元件(4)的支座(3a,3b),借助于所述转向元件,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是能转向的;和能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座(3a)上的转向元件(4),所述转向元件通过枢转运动在拉紧柔性的牵拉机构(Z)的条件下能够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其位于所述支座(3a)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在此,所述转向元件(4)以能围绕轴线(S)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座(3a)上,所述轴线沿着通过所述调节轨道(V)限定的调节面(F)伸展并且在此横向于所述调节轨道(V)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这种机动车窗升降器组件包括承载件以及设置在承载件上的用于引导柔性的牵拉机构的引导装置,所述牵拉机构例如呈绳索的形式,经由所述绳索可将在车窗升降器驱动器(调节驱动器)上产生的调节力矩或与其相关联的调节力传输到待调节的窗玻璃上。引导装置例如能够通过转向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引导轨道形成,借助于所述转向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引导轨道,柔性的牵拉机构在调节部段中沿着待调节的窗玻璃的调节方向引导。容纳有引导装置的承载件能够是模块承载件,所述模块承载件与预安装在其上的功能部件,例如窗升降器组件的部件一起装入到机动车车门中。在窗升降器组件的借助于引导装置引导的柔性的牵拉机构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携动件,经由所述携动件使待调节的窗玻璃与柔性的牵拉机构连接。携动件例如位于柔性的牵拉机构的调节部段处,所述调节部段沿着在调节方向上伸展的引导轨道延伸,并且在此在纵向上可运动地接合到引导轨道中,由此携动件(从而还有柔性的调节部段和待调节的窗玻璃)沿着引导轨道引导。由此,窗玻璃在(通过相关联的调节驱动器将)力导入到柔性的牵拉机构中时经由携动件沿着纵向延伸的、面状的调节轨道调节,所述调节轨道通过借助于引导装置引导携动件和柔性的牵拉机构来预设。在沿着调节轨道移动时,携动件和待调节的窗玻璃在调节面上运动,所述调节面由此通过调节轨道预设(限定)。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沿着引导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引导轨道引导从调节驱动器出发的柔性的牵拉机构,设有转向机构。当前,至少一个转向元件在此安装在窗升降器组件的支座上,使得转向元件通过枢转运动能够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其位于支座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其中柔性的牵拉机构同时拉紧。在其功能位置中,转向元件随后保持地点固定,使得其不返回到安装位置中。这种设备从EP1243733中已知,其中转向元件的枢转轴线垂直于待调节的窗玻璃的调节平面伸展,也就是说,垂直于如下平面伸展,窗玻璃在调节过程中在调节方向上沿着所述平面运动。在转向元件上起作用的绳拉力在预先已知的设置中具有如下趋势:使转向元件离开其功能位置进入安装位置中。预先已知的解决方案因此仅受限制地适合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问题:改进一开始提出类型的机动车窗升降器组件的可安装性。该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实现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机动车窗升降器组件来解决。据此,转向元件围绕实体的(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虚拟的)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在支座上,所述轴线沿着通过调节轨道限定的调节面(即基本上与其平行地)伸展并且在此同时横向于调节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展。在机动车窗升降器组件常规地装入机动车车门或机动车中的状态方面,那个轴线——至少在侧门的情况下——通常沿着车辆纵轴线(x轴线)伸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实现柔性的牵拉机构的同时实现了窗升降器组件的简化的安装,如在接下来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确那样。待调节的窗玻璃的通过携动件的调节轨道所限定的调节面(沿着所述调节面,窗玻璃在调节过程中常规地运动)一般而言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地伸展——与门体的设计方案相关,在所述门体中窗玻璃被调节。安装在支座上的转向元件的枢转轴线因此一般而言并非精确平行于窗玻璃的调节面伸展,而是基本上沿着那个调节面(并且在此同时横向于调节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展。用于可枢转地安装转向元件的支座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设置在窗升降器组件的承载件上,也就是说,在该处一件式地模制而成或者作为独立的构件被固定。这同样适用于引导装置的引导轨道,借助于所述引导轨道,柔性的牵拉机构沿着待调节的窗玻璃的调节方向引导。承载件在此尤其能够构成为塑料承载件。但是原则上,支承转向元件的支座也能够与承载件无关地固定在机动车门的另一部件上。在支座上此外设有闭锁机构,尤其呈至少一个锁止元件形式的闭锁机构,经由所述闭锁机构可将转向元件锁在其功能位置中,而转向元件在从其安装位置转移到其功能位置中时接合到所述闭锁机构中,尤其锁入所述闭锁机构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方案,设有多级的闭锁机构,所述闭锁机构限定至少两个不同的闭锁位置,其中一个用于将转向元件闭锁在安装位置中而另一个用于最终将转向元件闭锁在其常规的功能位置中(当转向元件在柔性的牵拉机构拉紧的条件下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之后)。转向元件在此能够具有环形区段的形状,所述环形区段例如在180°的角度上延伸。在此,在环形区段的两个自由端上能够构成有支承元件,尤其呈轴颈形式的支承元件,以可枢转地将转向元件支承在支座上。为了可靠地避免错误构建,转向元件此外能够关于如下平面对称地构成,用于引导柔性的牵拉机构的转向元件的绳索槽在所述平面中延伸。转向元件此外能够具有至少一个操作面,操作元件能够作用在所述操作面上,使得转向元件从其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相应的参与面尤其能够平行于如下平面延伸,柔性的牵拉机构或转向元件的所属的绳索槽在所述平面中伸展,所述牵拉机构借助于转向元件转向。在转向元件呈环形部段形式的情况下,在此能够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操作面。相应地作用在转向元件的相关联的操作面上的操作元件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能够设置在携动件上或在其上构成,使得通过那个携动件沿着引导装置的行进(借助于施加在柔性的牵拉机构上的调节力)能够进行对转向元件的操作以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其中所述携动件固定在柔性的牵拉机构上。对此替选的是,设有独立的安装滑架,所述安装滑架可移动地支承在引导装置上并且所述安装滑架具有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在安装滑架沿着引导装置移动时对转向元件的相关联的安装面起作用,以便将使转向元件从其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在另一变型形式中,在窗升降器组件的承载件上或在支承转向元件的承载件上可枢转地支承有安装杠杆,所述安装杠杆在枢转时用操作元件作用在转向元件的相关联的操作面上,以便使该转向元件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不仅安装滑架而且安装杠杆分别仅出于安装目的暂时地设置在引导装置或支座上并且在结束安装之后再次取下。设置用于可枢转地容纳转向元件的支座具有支承区域,尤其呈支承开口形式的支承区域,转向元件的支承元件可与所述支承开口接合,使得转向元件可枢转地支承在支座上,以便使转向元件能够通过枢转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其功能位置中。除此之外,支座能够具有安装面,例如呈锥形的或者球缺形的安装支持面,转向元件能够在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功能位置中时在所述安装支持面上引导。在通常用于沿着竖直的车辆轴线,即通过升高或降低窗玻璃来调节窗玻璃的窗升降器组件中,转向元件能够设置用于使柔性的牵拉机构在窗升降器组件的下部的端部部段处转向,而在相对置的上部的端部部段上使用可旋转的滑轮来使柔性的牵拉机构转向。在此,在柔性的牵拉机构卷到该轮上时有利地引起柔性的牵拉机构的最终的张紧,尤其在利用自卷式的滑轮的条件下。柔性的牵拉机构的(这两个)从转向元件出发的部段有利地伸展为,使得在柔性的牵拉机构上一个力分量横向于柔性的牵拉机构的延伸方向起作用或横向于通过转向元件的绳索槽展开的平面起作用,所述力分量有下述趋势:将转向元件保持在其功能位置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在接下来根据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确。附图示出:图1示出设置在承载件上的用于调节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具有:‑承载件(1),‑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的引导装置(2a,2b,4),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柔性的牵拉机构(Z),调节力能够经由所述牵拉机构传输到待调节的窗玻璃上,‑在所述引导装置(2a,2b,4)上引导的柔性的牵拉机构(Z),在所述牵拉机构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携动件(6),待调节的所述窗玻璃能够经由所述携动件与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连接,使得所述携动件(6)与固定在其上的窗玻璃一起在将力导入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中时沿着纵向延伸的、限定用于所述窗玻璃的调节面(F)的调节轨道(V)调节,‑用于支承转向元件(4)的支座(3a,3b),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能借助于所述转向元件转向,和‑能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支座(3a)上的转向元件(4),所述转向元件通过枢转运动在拉紧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的条件下能够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其位于所述支座(3a)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所述转向元件(4)以限定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支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4)以能围绕轴线(S)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座(3a)上,所述轴线平行于通过所述调节轨道(V)限定的调节面(F)伸展并且在此横向于所述调节轨道(V)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8 DE 102015216557.4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窗升降器组件,具有:-承载件(1),-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的引导装置(2a,2b,4),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柔性的牵拉机构(Z),调节力能够经由所述牵拉机构传输到待调节的窗玻璃上,-在所述引导装置(2a,2b,4)上引导的柔性的牵拉机构(Z),在所述牵拉机构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携动件(6),待调节的所述窗玻璃能够经由所述携动件与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连接,使得所述携动件(6)与固定在其上的窗玻璃一起在将力导入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中时沿着纵向延伸的、限定用于所述窗玻璃的调节面(F)的调节轨道(V)调节,-用于支承转向元件(4)的支座(3a,3b),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能借助于所述转向元件转向,和-能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支座(3a)上的转向元件(4),所述转向元件通过枢转运动在拉紧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的条件下能够从安装位置转移到其位于所述支座(3a)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所述转向元件(4)以限定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支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4)以能围绕轴线(S)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座(3a)上,所述轴线平行于通过所述调节轨道(V)限定的调节面(F)伸展并且在此横向于所述调节轨道(V)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a,3b)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尤其一件式地模制在所述承载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闭锁机构(5)与所述转向元件(4)相关联,所述转向元件(4)借助于所述闭锁机构至少能够闭锁在其位于所述支座(3a,3b)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5)构成为至少一个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用于将所述转向元件(4)锁止在其位于所述支座(3a,3b)处的功能位置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5)两级地构成,使得所述转向元件(4)一方面能够保持在安装位置中而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在其位于所述支座(3a,3b)处的常规的功能位置中。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4)构成为环形区段(4),所述环形区段在150°和210°之间的角度上延伸。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4)具有绳索槽(41),柔性的所述牵拉机构(Z)在所述绳索槽中引导,并且所述转向元件(4)关于通过所述绳索槽(41)的走向限定的平面(E)对称地构成。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升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4)具有至少一个操作面(45a,45b),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沃尔夫冈·格鲁察马蒂亚斯·黑普纳
申请(专利权)人: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班贝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