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
技术介绍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排放和油耗法规,同时受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的节能汽车解决方案。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外形尺寸上与传统燃油汽车差异很小,对于横置前驱汽车,在紧凑的发动机舱内集成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成为设计的核心难点。为解决上述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困难的问题,一种想法是将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在变速器内部,构成带有电机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然而,由于受装配工艺的影响,难以将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到变速器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壳体,可将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到变速器内部,同时满足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工艺要求和发动机舱的安装空间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电机端盖、电机水套、支撑式液压隔板和后端壳体,所述电机端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连接,所述电机水套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中,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电机端盖、电机水套、支撑式液压隔板和后端壳体,所述电机端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连接,所述电机水套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中,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与所述前端壳体或者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与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所述电机水套和所述后端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和所述后端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三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电机端盖、电机水套、支撑式液压隔板和后端壳体,所述电机端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连接,所述电机水套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中,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与所述前端壳体或者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与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所述电机水套和所述后端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和所述后端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三容纳腔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安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电机水套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安置内燃机减震装置,所述前端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水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密封通过所述水套安装孔和所述电机水套的外圈的过盈配合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端盖一体形成,所述电机水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军,王明成,毛泽贤,唐立中,梁伟朋,赵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