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文成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19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匹配具有极柱的电池块使用,其包括中空的桩体,桩体的下部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入口和出口,桩体内具有充电区、分类区和至少两电池块放置区,每一电池块放置区用于放置同一满额电压值的电池块;充电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转动驱动件和充电装置;分类区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件;桩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均与控制器连接的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充电装置充满电后电池块的满额电压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可更好电池块的移动设备进行电池更换,还能够对更换下来的电池块充电及分类处理。

A charging pile with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ing pile with a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matching with the battery block using the pole, which comprises hollow pile,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its internal connectivity, pile body with charging area, classification area and at least two battery block placing area of each cell block place the area for battery placed the same full voltage value; the charging zon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livery device, the first rotation drive and charging device; the classification area is arranged with a delivery device second and second rotation drive; the pil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a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full voltage detection module, a first push rod the second component, the push rod assembly, full voltage detection module for full voltage detected by the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with block valu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can replace the batteries for the mobile devices with better battery blocks, but also can charge and classify the replaced battery blo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或者电动车技术越来越成熟,且因其便捷性和灵活性也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但是,对于该类移动设备,由于是利用自身所携带的电池为动力源进行驱动运行的,因此,电能蓄满是其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如若在旅途过程没有相应的充电桩进行快速有效的充电,该类移动设备将不能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即会影响电动产品的续航。而我们知道,电动产品在充电时,补给的时间一般都较长,从而使得旅途时长更长,因此,现有该类移动设备不易长途使用,若需长途使用,需将电动产品上的电池采用可更换的电池块,且在旅途过程加装相应的充电桩以更换电池,而本申请拟对该类充电桩进行设计。再者,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其所匹配的电池块的电压额度不同,那么若是对每一电压额度的电池块进行充电桩的设置,那么不仅设置的成本较高,而且充电桩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该类充电桩不仅能够对可更好电池块的移动设备进行电池更换,还能够对更换下来的电池块充电及分类处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匹配具有极柱的电池块使用,其包括中空的桩体,所述桩体的下部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入口和出口,所述桩体内具有充电区、分类区和至少两电池块放置区,所述充电区与入口连通,所述充电区与分类区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分隔板上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分类区和充电区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和入口相对设置;所述分类区在与连通口所在侧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分类口,并通过所述分类口与位于其一侧的电池块放置区连通,所述分类口开设的数量等于电池块放置区的设置数量;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位于桩体底部的上方,并与所述出口连通;每一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用于放置同一满额电压值的电池块;所述充电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转动驱动件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入口和连通口之间且均位于入口和连通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入口至连通口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一托块件;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连通口所在侧或者相对侧,并位于所述入口的上方;所述充电装置具有与电池块极柱连接的充电连接部,且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以提供电池块充电的电量;所述充电区内的一侧上设置有将第一托块件上的电池块推向充电装置以连接充电连接部的第一电池块推动件;所述充电装置的左右两侧至少有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池块推动件,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为伸缩件,其伸缩方向为所述电池块所在方向,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在朝电池块运行过程接触并推动电池块以使电池块脱离充电装置;所述分类区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连通口和分类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连通口至分类口的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二托块件;所述桩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均与控制器连接的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所述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充电装置充满电后电池块的满额电压值,并将生成的满额电压值信号发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设置在充电区的桩体内壁上,并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且安装高度同连通口的开设高度,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还设置在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能在所述控制器的驱动下朝着所述连通口所在方向伸缩,并在伸展过程接触并推动位于所述第一托块件上的电池块以促使电池块穿过连通口并从第一托块件移动至第二托块件上;所述第二推杆组件设置在分类区内,并位于成对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分类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根据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满额电压值信号驱动伸缩以将位于第二托块件上的电池块从分类口推落至与其满额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池块放置区内。进一步地,所述满额电压检测模块集成在充电装置上,所述充电装置连接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杆组件的设置数量等于分类口开设的数量,且一所述第二推杆组件对应一分类口。进一步地,所述分类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电池块放置区,该电池块放置区的顶部与分类区连通,底部与所述出口连通,且该电池块放置区位于第二输送装置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分类区底部设置的电池块放置区主要由放置板围成的中空结构,所述放置板位于成对的第二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底部位于该电池块放置区顶部之上或者之下,且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底部位于该电池块放置区顶部之下时,成对的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放置板外侧且第二托块件与放置板不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和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一块电池块的厚度,但不大于两块电池块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桩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推杆组件,所述第三推杆组件与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能够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伸缩并在伸展过程接触并推动电池块放置区底部与桩体底部之间的电池块以将电池块推出出口外。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位于第三推杆组件和出口之间,每一电池块放置区匹配设置一第三推杆组件,且每一第三推杆组件的安装高度不高于从桩体底部向上一块电池块厚度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桩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末端连接出口,其输送方向的初始端或者一侧设置所述电池放置区,所述电池放置区的底部位于第三输送装置输送面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还与第三推杆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推杆组件能将电池块推至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充电桩匹配具有可更换电池块的移动设备使用,其收取电池块后,不仅能够对电池块进行充电,还能够根据该电池块的满额电压值对电池块进行分类处理,且能够根据分类对电池块进行放置。其中,电池块的充电是在充电区内完成的,在该充电区内,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来运输电池块,并将电池块从入口运送至充电装置所在高度,后在电池块充满电之后将电池块运送至连通口处以在第一推杆组件的作用下穿过连通口进入到分类区中;进入分类区后的电池块由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运行到相应的分类口时,第二推杆组件将第二托块件上的电池块推送至分类口中以进行分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池块从充电区进入分类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中:桩体1、入口11、入口滚筒111、入口载物板112、入口输送组件113、出口12、分类口13、充电区14、分类区15、电池块放置区16、放置板161、分隔板2、连通口21、通口传送带组件22、第一输送装置3、第一托块件31、充电装置4、充电连接部41、第一电池块推动件5、第一推板51、第二电池块推动件6、第二推板61、第一推杆组件7、第二输送装置8、第二托块件81、第二推杆组件9、第三推杆组件10、第三输送装置20、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匹配具有极柱的电池块使用,其包括中空的桩体,所述桩体的下部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内具有充电区、分类区和至少两电池块放置区,所述充电区与入口连通,所述充电区与分类区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分隔板上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分类区和充电区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和入口相对设置;所述分类区在与连通口所在侧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分类口,并通过所述分类口与位于其一侧的电池块放置区连通,所述分类口开设的数量等于电池块放置区的设置数量;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位于桩体底部的上方,并与所述出口连通;每一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用于放置同一满额电压值的电池块;所述充电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转动驱动件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入口和连通口之间且均位于入口和连通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入口至连通口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一托块件;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连通口所在侧或者相对侧,并位于所述入口的上方;所述充电装置具有与电池块极柱连接的充电连接部,且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以提供电池块充电的电量;所述充电区内的一侧上设置有将第一托块件上的电池块推向充电装置以连接充电连接部的第一电池块推动件;所述充电装置的左右两侧至少有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池块推动件,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为伸缩件,其伸缩方向为所述电池块所在方向,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在朝电池块运行过程接触并推动电池块以使电池块脱离充电装置;所述分类区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连通口和分类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连通口至分类口的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二托块件;所述桩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均与控制器连接的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所述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充电装置充满电后电池块的满额电压值,并将生成的满额电压值信号发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设置在充电区的桩体内壁上,并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且安装高度同连通口的开设高度,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还设置在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能在所述控制器的驱动下朝着所述连通口所在方向伸缩,并在伸展过程接触并推动位于所述第一托块件上的电池块以促使电池块穿过连通口并从第一托块件移动至第二托块件上;所述第二推杆组件设置在分类区内,并位于成对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分类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根据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满额电压值信号驱动伸缩以将位于第二托块件上的电池块从分类口推落至与其满额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池块放置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充电桩,匹配具有极柱的电池块使用,其包括中空的桩体,所述桩体的下部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内具有充电区、分类区和至少两电池块放置区,所述充电区与入口连通,所述充电区与分类区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分隔板上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分类区和充电区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和入口相对设置;所述分类区在与连通口所在侧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分类口,并通过所述分类口与位于其一侧的电池块放置区连通,所述分类口开设的数量等于电池块放置区的设置数量;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的底部位于桩体底部的上方,并与所述出口连通;每一所述电池块放置区用于放置同一满额电压值的电池块;所述充电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转动驱动件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入口和连通口之间且均位于入口和连通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入口至连通口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一托块件;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连通口所在侧或者相对侧,并位于所述入口的上方;所述充电装置具有与电池块极柱连接的充电连接部,且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以提供电池块充电的电量;所述充电区内的一侧上设置有将第一托块件上的电池块推向充电装置以连接充电连接部的第一电池块推动件;所述充电装置的左右两侧至少有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池块推动件,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为伸缩件,其伸缩方向为所述电池块所在方向,所述第二电池块推动件在朝电池块运行过程接触并推动电池块以使电池块脱离充电装置;所述分类区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连通口和分类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成对设置,其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连接;成对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为连通口至分类口的方向,其输送面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托放电池块的若干对第二托块件;所述桩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均与控制器连接的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所述满额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充电装置充满电后电池块的满额电压值,并将生成的满额电压值信号发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设置在充电区的桩体内壁上,并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且安装高度同连通口的开设高度,所述第一推杆组件还设置在成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其能在所述控制器的驱动下朝着所述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方文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