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434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全自动压端子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后部为放线机构,机架上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端子上料机构,端子上料机构一侧为端子转送机构,端子转送机构一侧为压着机构,压着机构一侧为送线机构,端子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直线滑轨,上料直线滑轨上设有第一上料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机构、端子转送机构、压着机构、送线机构以及放线机构,实现了自动化压端子过程,并通过对工位布局进行更改,增加线缆送线机构,同时使用6个工位,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产品合格率相应提高,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A method of pressing terminal based on fully automatic terminal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utomatic pressure pressure terminal terminal equipment based on automatic pressure terminal equipment comprises a machine frame, the rear part of the frame for the release mechanism,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table, the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terminal, terminal feeding mechanism side terminal transfer mechanism, terminal transfer mechanism for side pressure a mechanism, pressing mechanism on the side of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eeding terminal on the linear slide, feeding a linear sl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eeding slide through the feeding mechanism, terminal transfer mechanism, pressing mechanism, a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release mechanism,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erminal pressure process. And by making changes to the layout, increase the cabl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6 stations, can greatl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make the rate of qualified products increased, more applicable Add w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
技术介绍
端子是电气元件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在工程中,它是站前工程为站后工程预留的接口,是站后接口工程的预埋设施,全自动压端子设备原先设备放线及送线结构采用的是线缆在槽口中走线,将机构工位进行调整,目前接线端子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传递电信号和导电方面起到了连接作用,端子在生产时,大多需要经过压端子工作,现有技术中,压端子的设备中往往采用压着机构一侧设置为端子上料机构,压着机构正前方布置送线机构的布局,操作工位较少,操作不便,生产效率较低,并且端子压后合格率较低,造成较大的成本损失,针对上述问题,特设计本专利技术加以解决。专利技术新型内容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压端子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压端子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后部为放线机构,机架上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端子上料机构,端子上料机构一侧为端子转送机构,端子转送机构一侧为压着机构,压着机构一侧为送线机构,端子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直线滑轨,上料直线滑轨上设有第一上料滑块、第二上料滑块和第三上料滑块,第一上料滑块、第二上料滑块和第三上料滑块中部设有圆形连接孔,圆形连接孔内穿设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前部设有上料前轴承座,滚珠丝杆端部通过上料联轴器连接上料伺服电机,第一上料滑块和第三上料滑块一侧为上料槽型光电开关,第一上料滑块、第二上料滑块和第三上料滑块顶部均设有上料工件座,上料工件座上部设有两个上料挡块,上料挡块一侧为上料移动块,上料移动块设有若干个,上料移动块一侧为上料接近开关,上料移动块设于上料支座上,上料移动块底部连接上料浮动接头,上料浮动接头连接上料气缸,上料移动块一侧为上料输送板,上料输送板上设有上料光纤开关,上料输送板上滑动连接上料固定板,上料固定板上设有上料薄型气缸,上料薄型气缸通过伸缩杆和螺栓连接上料连接板,上料连接板连接上料推板,端子转送机构包括转送底板、转送伺服电机、转送联轴器、转送滚珠丝杆、转送滑块、转送连接板、转送端板、转送移动横板、转送插片、转送前板、转送后板、转送固定块、转送推板、转送T型浮动接头、转送气缸、转送Y向滑块、转送电机安装板以及第一转送输送板,转送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转送侧板和第二转送侧板,转送底板一侧为转送端板,转送端板一侧为转送电机安装板,转送端板上设有转送滚珠丝杆,转送滚珠丝杆端部通过转送联轴器连接转送伺服电机,转送伺服电机固定于转送电机安装板上,转送滚珠丝杆上设有转送滑块,转送滑块连接转送连接板,转送连接板顶部连接转送移动横板,第一转送侧板一侧为第一转送输送板,第二转送侧板一侧为第二转送输送板,转送移动横板上设有转送气缸,转送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转送T型浮动接头,转送T型浮动接头通过T形槽口固定于转送推板中,转送推板底部连接转送Y向滑块,转送推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送固定块,转送固定块前部通过螺栓固定转送前板,转送固定块后部通过螺栓固定转送后板,转送前板和转送后板上分别等距离安装有六个转送插片,转送插片插入在端子的槽口下部,放线机构包括放线机架、放线工字轮、放线导轮、放线电线、放线上导轮以及放线下导轮,放线机架两侧分别设有放线工字轮,放线工字轮由下至上共设置6个,放线工字轮通过放线电线连接放线导轮,放线导轮通过放线电线连接放线上导轮,放线上导轮通过放线电线连接放线下导轮,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送线锁紧螺母、送线支座、送线转轴、第一送线传动轮、送线支撑板、送线滑块、送线滑轨、第二送线锁紧螺母、送线从动轴、送线从动齿轮、送线中转齿轮、送线主动齿轮、第一送线联轴器、送线电机座、第一送线伺服电机、送线横板、送线固定块、第一送线气缸、送线连杆、第二送线传动轮、送线下板、送线上板、第二送线气缸、第一送线压块、送线气动手指、送线夹具、第三送线气缸、第二送线压块、送线槽口、送线Y向滑块、送线前轴承座、送线螺母块、送线滚珠丝杆、送线后轴承座、第二送线联轴器以及第二送线伺服电机,送线支座设有2个,送线支座分别固定于机架的工作台两侧,工作台两侧分别设有送线支撑板,工作台下部设有送线滑块,送线滑块滑动连接送线滑轨,送线滑轨设有2个,送线支座上设有第一送线锁紧螺母和第二送线锁紧螺母,送线支座之间设有送线转轴,送线转轴上等距设有6个第一送线传动轮,送线转轴一端连接第一送线锁紧螺母,送线转轴另一端连接送线主动齿轮,送线主动齿轮通过第一送线联轴器连接第一送线伺服电机,第一送线伺服电机固定于送线电机座,送线转轴上部为送线从动轴,送线从动轴上等距设有6个第二送线传动轮,送线从动轴一端连接第二送线锁紧螺母,送线从动轴另一端连接送线从动齿轮,送线从动齿轮与送线中转齿轮相啮合,送线中转齿轮与送线主动齿轮相啮合,送线连接板底部设有送线螺母块,送线螺母块连接送线滚珠丝杆,送线滚珠丝杆一端连接送线前轴承座,送线滚珠丝杆另一端连接送线后轴承座,送线滚珠丝杆端部通过第二送线联轴器连接第二送线伺服电机,送线支座上部固定有送线横板,送线横板上等距设有6个送线固定块,送线固定块上设有第一送线气缸,第一送线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送线连杆,送线连杆连接第二送线传动轮,送线滑轨上设有送线Y向滑块,第一送线传动轮上部为送线下板,送线下板上部连接送线上板,送线上板上设有第二送线气缸,第二送线气缸连接第一送线压块,送线上板一侧通过送线夹具连接送线气动手指,送线下板下部通过第二送线压块连接第三送线气缸,压着机构包括压着支座、Z向滑块、第一压着纵板、压着立板、第一压着伺服电机、第一压着联轴器、第一压着轴承座、第二压着纵板、压着推片、压着端板、旋转摆动气爪、压着夹具、第二压着伺服电机、第二压着联轴器、第二压着轴承座、压着横板、压着螺母滑块、第一压着滚珠丝杆、压着推块、压着固定块、压着压片、第二压着滚珠丝杆以及第三压着滚珠丝杆,压着支座上部设有压着立板,压着支座前侧等距设有6个切片,压着支座后侧等距设有6个切片,压着支座后侧的切片一侧为压着压片,压着压片连接压着固定块,压着固定块连接压着推块,压着推块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压着滚珠丝杆,第一压着滚珠丝杆上设有压着螺母滑块,压着螺母滑块上设有压着横板,第一压着滚珠丝杆前部连接第二压着轴承座,第一压着滚珠丝杆端部通过第二压着联轴器连接第二压着伺服电机,压着支座前侧顶部设有第一压着伺服电机,第一压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压着联轴器连接第二压着滚珠丝杆,第二压着滚珠丝杆前部设于第一压着轴承座上,第二压着滚珠丝杆的螺母块上设有第二压着纵板,第二压着纵板上等距设有6个压着推片,压着支座设有压着电机,压着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压着滚珠丝杆,第三压着滚珠丝杆的螺母块上设有第一压着纵板,第一压着纵板两端分别固定在Z向滑块上,第一压着纵板底部设有6个压着端板,压着端板上固定有旋转摆动气缸,旋转摆动气缸连接压着夹具。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搭建,机架内设有电气柜,机架上部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设有控制面板。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该设备采用PLC控制,人工操作控制面板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人工检查设备无隐患,端子26在输送板19上输送,到达指定位置,接近开关21感应到物料,反馈信号给气缸23,气缸23活塞杆向上运动,推动移动块25向上,推送到高度与输送板19等高距离,薄型气缸29轴端安装的推板27将端子26推送到工件座16上,此处布置的接近开关感应到物料,反馈信号给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通过驱动滚珠丝杆114,滚珠丝杆114的螺母块沿着直线滑轨滑块18移动,即工件座16及端子26随之移动到指定行程位置。第二步,当伺服电机10通过驱动滚珠丝杆114,安装在滚珠丝杆114上的滑块15移动固定行程到达指定位置,工件座16与输送板115入口接触,通过输送板115的输送采用电机驱动平皮带传输,气缸45向前推动,推板43向前推送,推板43两端左右安装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前后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前板39和后板40,前板39和后板40上分别等距安装六个插片38,通过六个等距安装的插片38插入到端子26的槽口下,气缸45退回,伺服电机31启动,连接在伺服电机31驱动滚珠丝杆33,安装在滚珠丝杆33上的滑块34向前移动,固定在滑块34上的连接板35安装在移动横板37的侧面,移动横板37移动到指定距离,气缸45向前推动,推动到指定位置,气缸45再向后退回,六个等距安装的插片38从端子26的槽口中抽出,将两排端子26转移到另一半的输送板上,使得端子26进行转移到指定位置。第三步,机架48左右两边对称布置3个工字轮49,共设置6个,工字轮49上卷绕好线缆51,线缆51通过导轮50再通过上导轮52和下导轮53,输入至线槽口82,气缸71通过推动连杆72,连杆72上安装传动轮73,当线缆51经过线槽口82穿过,气缸71向下推动,通过固定在连杆72上的传动轮73随之下降到指定行程位置,同时前后压片110对线缆51进行压紧及切片116对线缆51切断,保证线缆51输出至压着机构是定长,伺服电机68启动,主动齿轮65转动,转轴56旋转,固定在转轴56上的6个传动轮57随之转动,通过中转齿轮64的啮合,从动齿轮63啮合传动,从动轴62转动。传动轮57及传动轮73同向旋转接触线缆51,使得在线槽口82中的线缆51达到输送的状态。第四步,前后分别布置的6个压片110对线缆51进行压紧,并通过切片116对线缆51进行剪裁,伺服电机94驱动滚珠丝杆113,滚珠丝杆113的螺母块上固定的纵板92,纵板92两端固定在Z向滑轨滑块91上,纵板92的底部安装6个端板99,在端板上固定旋转摆动气缸100,轴端的夹具101对端子26及输送来的线缆51进行压着,扣压成成品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方法,该设备采用PLC控制,人工操作控制面板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人工检查设备无隐患,端子26在输送板19上输送,到达指定位置,接近开关21感应到物料,反馈信号给气缸23,气缸23活塞杆向上运动,推动移动块25向上,推送到高度与输送板19等高距离,薄型气缸29轴端安装的推板27将端子26推送到工件座16上,此处布置的接近开关感应到物料,反馈信号给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通过驱动滚珠丝杆114,滚珠丝杆114的螺母块沿着直线滑轨滑块18移动,即工件座16及端子26随之移动到指定行程位置。第二步,当伺服电机10通过驱动滚珠丝杆114,安装在滚珠丝杆114上的滑块15移动固定行程到达指定位置,工件座16与输送板115入口接触,通过输送板115的输送采用电机驱动平皮带传输,气缸45向前推动,推板43向前推送,推板43两端左右安装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前后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前板39和后板40,前板39和后板40上分别等距安装六个插片38,通过六个等距安装的插片38插入到端子26的槽口下,气缸45退回,伺服电机31启动,连接在伺服电机31驱动滚珠丝杆33,安装在滚珠丝杆33上的滑块34向前移动,固定在滑块34上的连接板35安装在移动横板37的侧面,移动横板37移动到指定距离,气缸45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