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34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对接连接器插接,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内壳;一绝缘本体,其设于金属内壳中,绝缘本体与金属内壳之间形成一插接槽,绝缘本体设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二本体,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舌板,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二舌板,一防呆部设于第一舌板与第二舌板之间;多个端子,分别设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一中间屏蔽片,其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屏蔽片、一加强片及一第二屏蔽片,第一屏蔽片设于第一本体,第二屏蔽片设于第二本体,加强片设于防呆部,加强片具有至少一弹性臂延伸出防呆部,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插接槽时,屏蔽壳进入插接槽,弹性臂抵接屏蔽壳。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a docking connector and docking connector comprises a shielding shell,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metal shell; an insulation body arranged on the metal inner shell, an inserting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sulation body and a metal shell, the insulating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a second body, the firs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ongue plate, the secon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ngue plate second, a proof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ongue plate and the second tongue plate;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body; a shielding plat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hielding plate, side by side set a reinforced piece and a second shield piece, the first shield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shielding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body, strengthen the proof sheet is arranged, strengthening plate with at least one elastic arm extending out When the butt connec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socket, the shielded shell is entered into the socket slot, and the elastic arm is connected to the shield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屏蔽效果良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组合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绝缘本体、一防呆部和一第二绝缘本体,一中间屏蔽片具有一第一屏蔽片和一第二屏蔽片以及一加强片,所述第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二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以及所述加强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内,一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并形成两个插接槽。当对接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电连接器的两个所述插接槽匹配时,通常由所述对接连接器的一屏蔽壳与所述金属内壳接触来减小静电和电磁波。然而,当所述端子的间隔距离越小或所述端子数量越多,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所产生的电磁波和静电也随之增多,仅靠所述屏蔽壳难以达到对静电和电磁波的良好屏蔽效果,静电放电和电磁波干扰依然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和信号的传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加强片的弹性臂抵接对接连接器的屏蔽壳以实现接地,达到屏蔽效果好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对接连接器插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内壳;一绝缘本体,其设于所述金属内壳中,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内壳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舌板,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二舌板,一防呆部设于所述第一舌板与所述第二舌板之间;多个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舌板和所述第二舌板;一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屏蔽片、一加强片及一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加强片设于所述防呆部,所述加强片具有至少一弹性臂延伸出所述防呆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槽时,所述屏蔽壳进入所述插接槽,所述弹性臂抵接所述屏蔽壳。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加强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防呆部的侧边设有至少一凹槽,对应地,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凹槽,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一凸包,所述凸包突出于所述凹槽且接触所述屏蔽壳。进一步,所述加强片具有一基部,及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弹性臂至少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进一步,一延伸部自所述加强片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且设于所述防呆部内。进一步,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弹性臂。进一步,一抵接部自所述延伸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抵接部显露于所述防呆部且抵接所述金属内壳。进一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金属内壳以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进一步,所述防呆部具有一表面,所述抵接部显露于所述表面且与所述表面相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弹性臂抵接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述屏蔽壳,增强接地,改善所述插接槽内部的电磁干扰,且减小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之间静电的积累和释放,从而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和信号的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局部组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连接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前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中间屏蔽片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前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金属内壳1绝缘本体2插接槽21第一本体22第一舌板221第一插接槽222第二本体23第二舌板231第二插接槽232防呆部24凹槽241表面242前基体25上基体26上夹持部261通孔262下基体27下夹持部271凸柱272密封胶3外壳4接地部41端子5上排端子51下排端子52接触部53焊接部54中间屏蔽片6第一屏蔽片61第二屏蔽片62接地脚63加强片64基部641连接部642弹性臂643凸包644延伸部645抵接部646第一弹性臂647第二弹性臂648对接连接器7第一对接连接器71第二对接连接器72屏蔽壳73第一屏蔽壳731第二屏蔽壳732电路板8【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以供一对接连接器7插接,包括一金属内壳1,一绝缘本体2,多个端子5和一中间屏蔽片6。参见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2设于所述金属内壳1中且与所述金属内壳1之间形成一插接槽21。所述绝缘本体2设有一第一本体22和一第二本体23,所述第一本体22和所述第二本体23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本体22的前端设有一第一舌板221,所述第二本体23的前端设有一第二舌板231。一防呆部24设于所述第一舌板221和所述第二舌板231之间,且所述防呆部24和所述第一舌板221之间、所述防呆部24与所述第二舌板231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本体22、所述金属内壳1和所述防呆部24的一侧形成一第一插接槽222,对应地,所述第二本体23、所述金属内壳1和所述防呆部24的另一侧形成一第二插接槽232,所述第一插接槽222和所述第二插接槽232组成所述插接槽21。所述电连接器100为组合式连接器,将两个所述电连接器100整合为一体,两个所述电连接器100可以为相同规格,也可以为不同规格,故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满足市场需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由一前基体25、一上基体26和一下基体27共同组成。所述上基体26位于所述下基体27的上方,所述上基体26和所述下基体27部分位于所述前基体25内以组成所述第一舌板221和所述第二舌板231,所述防呆部24设于所述前基体25。所述上基体26向后延伸出一上夹持部261,所述上夹持部261内设有一通孔262,对应地,所述下基体27向后延伸出一下夹持部271,所述下夹持部271向上延伸一凸柱272用以插入所述通孔262,使得所述上基体26和所述下基体27固定在一起。相比一体式的所述绝缘本体2,由所述前基体25、所述上基体26和所述下基体27共同组成的所述绝缘本体2生产简单,维修方便,且降低维修成本。所述金属内壳1的后端设有一密封胶3,所述密封胶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方并紧贴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端面以密封所述金属内壳1的后端,起到防水作用。一外壳4设于所述金属内壳1外,所述外壳4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接地部41,所述接地部41与一电路板8电性连接以实现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端子5分为多个上排端子51和多个下排端子52,所述上排端子51固设于所述上基体26,所述下排端子52固设于所述下基体27,使得多个所述端子5固设于所述第一本体22和所述第二本体23。所述端子5包括一接触部53和一焊接部54,所述接触部53显露于所述第一舌板221和所述第二舌板231,所述焊接部54穿过所述密封胶3并延伸出所述金属内壳1,用以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对接连接器插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内壳;一绝缘本体,其设于所述金属内壳中,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内壳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舌板,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二舌板,一防呆部设于所述第一舌板与所述第二舌板之间;多个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舌板和所述第二舌板;一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屏蔽片、一加强片及一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加强片设于所述防呆部,所述加强片具有至少一弹性臂延伸出所述防呆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槽时,所述屏蔽壳进入所述插接槽,所述弹性臂抵接所述屏蔽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对接连接器插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内壳;一绝缘本体,其设于所述金属内壳中,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内壳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舌板,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二舌板,一防呆部设于所述第一舌板与所述第二舌板之间;多个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舌板和所述第二舌板;一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屏蔽片、一加强片及一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加强片设于所述防呆部,所述加强片具有至少一弹性臂延伸出所述防呆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槽时,所述屏蔽壳进入所述插接槽,所述弹性臂抵接所述屏蔽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加强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