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8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设备;其中,该连接器包括:功放屏蔽盖板、功放印制电路板、滤波器腔体;功放屏蔽盖板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部件和信号耦合部件,信号传输部件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信号耦合部件位于滤波器腔体内,信号传输部件与信号耦合部件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虚接的问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基站通讯产品中,射频模块用于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它包括载频处理单元、功放和滤波器等模块,载频处理单元与滤波器间通过小信号射频连接器的互连,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功放与滤波器间通过大信号连接器互连,用于大功率信号的传输。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射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功放屏蔽盖板a用于屏蔽功放PCBb上的信号泄露;功率信号通过射频连接器d传递给腔体滤波器;滤波器腔体e通过导电胶圈c与功放PCBb连接防止连接器信号泄露;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射频连接器d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射频连接器d包括:功放射频连接座d1,射频连接杆d2,双工射频连接器d3,而相关技术中的上述射频模块存在如下的问题:功放与滤波器间的大信号射频连接器功率容量达不到系统设计要求,存在打火或烧毁的现象;功放与滤波器间的大信号射频连接器损耗太大且占用面积过大;功放与滤波器间的大信号射频连接器轴向和径向公差影响射频接口驻波等性能;功放与滤波器间的大信号射频连接器成本高且装配繁琐。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虚接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功放屏蔽盖板、功放印制电路板、滤波器腔体;功放屏蔽盖板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部件和信号耦合部件,信号传输部件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信号耦合部件位于滤波器腔体内,信号传输部件与信号耦合部件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可选地,信号耦合部件与信号传输部件同轴,信号耦合部件与滤波器腔体构成同轴谐振腔。可选地,还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上,用于固定信号传输部件。可选地,还包括:屏蔽盖板,屏蔽盖板位于滤波器腔体的上表面,与滤波器腔体形成密闭电磁场空间。可选地,屏蔽盖板上设置有开孔,信号传输部件穿过开孔伸入至信号耦合部件的内部。可选地,连接器的支撑部件嵌入至开孔内。可选地,还包括:导电胶圈,导电胶圈位于屏蔽盖板的上表面的开槽内,与屏蔽盖板和功放印制电路板紧密接触。可选地,信号耦合部件的底端与滤波器腔体的底部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滤波器信号线,滤波器信号线的一端固定在信号耦合部件上。可选地,信号耦合部件的底端设置成标准射频连接器的信号芯结构,标准射频连接器的外壳固定于滤波器腔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上述的连接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将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部件焊接到连接器的功放印制电路板下表面的信号传输线上;将连接器的功放屏蔽盖板固定在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上;将信号传输部件与位于连接器的滤波器腔体内的信号耦合部件进行非接触式耦合连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信号耦合部件与信号传输部件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使得信号输入能够采用耦合方式进行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虚接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射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射频连接器d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可以应用于通信中基站产品中,但并不限于此。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该连接器包括:功放屏蔽盖板101、功放印制电路板102、滤波器腔体108;功放屏蔽盖板101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102的上表面;该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部件106和信号耦合部件107,信号传输部件106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102的下表面,信号耦合部件107位于滤波器腔体108内,信号传输部件106与信号耦合部件107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信号耦合部件107与信号传输部件106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使得信号输入能够采用耦合方式进行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虚接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功放屏蔽盖板101固定在功放印制电路板102的上表面可以用于防止射频信号泄露,但并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可以是柱形的,也可以其他形状,其正视图可以是T字型,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正视图是矩形,并不限于此,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可以认为是信号内芯,与主信号传输线连接。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可以是环柱形,但并不限于此,即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和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外形和尺寸并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用于获取从功放侧吸收的信号的部件,即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可以通过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从功放侧获取信号;具体地,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与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同轴,形成同轴耦合传输方式(即非接触式耦合方式),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位于滤波器腔体108的中间位置,信号耦合部件107与滤波器腔体108同轴,信号耦合部件107与滤波器腔体108构成同轴谐振腔,即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同轴谐振方式传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还包括支撑部件105,该支撑部件105固定于功放印制电路板102的下表面上,其中,该支撑部件105用于固定信号传输部件106。需要说明的是,该支撑部件105还用于参与信号传输部件106与地之间的阻抗匹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盖板104,屏蔽盖板104位于滤波器腔体108的上表面,与滤波器腔体108形成密闭电磁场空间,该屏蔽盖板104上设置有开孔,信号传输部件106穿过开孔伸入至信号耦合部件107的内部,此时,信号传输部件106与信号耦合部件07形成了非接触式信号耦合传递,上述支撑部件105正好嵌入到上述屏蔽盖板104的开孔内。该开孔可以位于该屏蔽盖板104的中间,该开孔的形状可以与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06横截面的形状对应,比如该信号传输部件106的横切面为圆形的话,该开孔可以是圆孔,但并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导电胶圈103,导电胶圈103位于屏蔽盖板105的上表面的开槽内,与屏蔽盖板105和功放印制电路板102紧密接触,进而防止射频信号泄露。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上述信号耦合部件107的底端与滤波器腔体108的底部连接。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功放屏蔽盖板、功放印制电路板、滤波器腔体;所述功放屏蔽盖板固定于所述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部件和信号耦合部件,所述信号传输部件固定于所述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信号耦合部件位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内,所述信号传输部件与所述信号耦合部件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功放屏蔽盖板、功放印制电路板、滤波器腔体;所述功放屏蔽盖板固定于所述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信号传输部件和信号耦合部件,所述信号传输部件固定于所述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信号耦合部件位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内,所述信号传输部件与所述信号耦合部件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耦合部件与所述信号传输部件同轴,所述信号耦合部件与所述滤波器腔体构成同轴谐振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于所述功放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上,用于固定所述信号传输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盖板,所述屏蔽盖板位于所述滤波器腔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滤波器腔体形成密闭电磁场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玉龙许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