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50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填充层、混凝土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对应的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集水槽与后浇带的衔接处设有混凝土台坎。其不会漏浆,防水性好,且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大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在混凝土基层浇注时,要预留温度伸缩缝、沉降缝等变形缝(施工中称为后浇带);在混凝土基层变形稳定后,再用混凝土封堵后浇带,使变形缝两侧与混凝土基层结构连接起来,以保证混凝土基层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随着混凝土结构工程发展,更多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后浇带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以至于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能。主体结构施工时,若不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质量,将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甚至造成结构工程质量不达标。在混凝土基层后浇带预留过程中,后浇带两侧下口往往漏浆严重,清理非常繁琐,即费时又费工,且传统后浇带的截面为四边形,在后期浇注过程中,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不能很好的契合,造成容易漏水,同时还影响整个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其不会漏浆,防水性好,且结构强度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填充层、混凝土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对应的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集水槽与后浇带的衔接处设有混凝土台坎。施工过程中,砂石填充层和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防水层的集水槽的两侧浇注混凝土台坎,待混凝土台坎干燥变形稳定后,浇注混凝土基层,浇注混凝土基层时,利用预先制备好的锯齿形混凝土挡板预留出后浇带,由于混凝土台坎的封堵作用,后浇带底部两侧不会出现漏浆现象,节约了清理时间,即节约了清理的人工成本,又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待混凝土基层干燥变形稳定后,取下锯齿形混凝土挡板,向后浇带中浇注混凝土,由于后浇带两侧为锯齿形,在压实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与后浇带的两侧可充分受力,使后浇带内的混泥土压实得更紧密,并使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契合更紧密,使整个结构强度更高,且防水性更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锯齿形结构中每个齿缝的夹角为120度-150度。齿缝太小,反而会影响后浇带内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的契合,必须保证齿缝足够大,以120度-150度为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台坎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伸缩缝,相邻两伸缩缝之间的间距为45m-55m。避免混凝土台坎过长时温度变形影响台坎质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锯齿状结构的表面黏贴有防水保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浇带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板。密封板的设置,避免杂物掉入后浇带中,并起到防水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基层以及后浇带内均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增加结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出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其不会漏浆,防水性好,且结构强度高;(2)由于混凝土台坎的封堵作用,后浇带底部两侧不会出现漏浆现象,节约了清理时间,即节约了清理的人工成本,又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3)由于后浇带两侧为锯齿形,在压实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与后浇带的两侧可充分受力,使后浇带内的混泥土压实得更紧密,并使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契合更紧密,使整个结构强度更高,且防水性更好;(4)通过合理设计后浇带两侧齿缝的大小,使后浇带内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更好的契合,增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述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混凝土台坎与混凝土防水层的俯视图;图3是混凝土基层的施工示意图;图4是后浇带的混泥土浇注施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砂石填充层,20混凝土防水层,21集水槽,30混凝土基层,31后浇带,40混凝土台坎,41伸缩缝,50锯齿形混凝土挡板,60防水保护膜,70密封板,80加强筋,90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填充层10、混凝土防水层20和混凝土基层30;所述混凝土防水层20上设有集水槽21,所述混凝土基层30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21相对应的后浇带31,所述后浇带31的两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集水槽21与后浇带31的衔接处设有混凝土台坎40。施工过程中,砂石填充层10和混凝土防水层20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防水层20的集水槽21的两侧浇注混凝土台坎40,待混凝土台坎40干燥变形稳定后,浇注混凝土基层30,浇注混凝土基层30时,利用预先制备好的锯齿形混凝土挡板50预留出后浇带,由于混凝土台坎40的封堵作用,后浇带31底部两侧不会出现漏浆现象,节约了清理时间,即节约了清理的人工成本,又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待混凝土基层30干燥变形稳定后,取下锯齿形混凝土挡板50,向后浇带31中浇注混凝土,由于后浇带31两侧为锯齿形,在压实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与后浇带31的两侧可充分受力,使后浇带31内的混泥土压实得更紧密,并使后浇带31内的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30契合更紧密,使整个结构强度更高,且防水性更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形结构中每个齿缝的夹角a为120度,也可为135度或是150度。齿缝太小,反而会影响后浇带31内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基层30的契合,必须保证齿缝足够大,以120度-150度为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台坎4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伸缩缝41,相邻两伸缩缝41之间的间距为50m,也可为45m或是55m。避免混凝土台坎40过长时温度变形影响台坎质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状结构的表面黏贴有防水保护膜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浇带31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板70。密封板70的设置,避免杂物掉入后浇带中,并起到防水作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基层30以及后浇带31内均设有加强筋80。加强筋80的设置增加结构强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填充层、混凝土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对应的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集水槽与后浇带的衔接处设有混凝土台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填充层、混凝土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对应的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集水槽与后浇带的衔接处设有混凝土台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基层防漏浆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结构中每个齿缝的夹角为120度-15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基层防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诗敏黄文平周红梅谢箭霄郑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