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琪专利>正文

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8324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钢板、防水卷材和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内腔等距埋置有结构筋,混凝土基层内腔的中部从上至下分别埋置有基板、橡胶止水带、两块聚苯泡沫板、嵌缝和外贴式止水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该止水构造的结构稳定、稳固性以及整体的密封效果,能够简化该止水构造做法步骤,提高该止水构造施工的效率,能够将水分大量的阻隔在外,极大地降低了该止水构造的渗漏率,提高了该止水构造的防水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当中,特别是在建筑地室等地下工程中,常常需要设置后浇带,随着现如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不断出现不同种类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的做法。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的做法步骤繁琐,施工难度高,施工效率低,结构整体稳定性与稳固性差,且整体的渗漏率高,大大缩减了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整体的使用寿命短,从而影响了整体建筑物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具备结构稳定、稳固性以及整体的密封效果好,施工效率高,渗漏率低的优点,解决了市面上的止水构造做法步骤繁琐,施工难度高,施工效率低,结构整体稳定性与稳固性差,且整体的渗漏率高,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整体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钢板、防水卷材和保护层,所述钢板的底部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底部设有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内腔等距埋置有结构筋,混凝土基层内腔的中部从上至下分别埋置有基板、橡胶止水带、两块聚苯泡沫板、嵌缝和外贴式止水带,所述基板的顶部安设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斜面上均设有收网口,所述嵌缝位于两块聚苯泡沫板之间,所述外贴式止水带位于嵌缝处并且与钢板的顶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结构筋包括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且横向钢筋的一端靠近聚苯泡沫板的位置为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橡胶止水带顶部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且橡胶止水带与基板的安设位置相平齐。优选的,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为V形结构,且后浇带两侧的V形斜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优选的,所述基板底部的表面为锯齿形结构,且基板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结构筋与基板的配合,能够提高该止水构造的结构稳定、稳固性以及整体的密封效果,利用聚苯泡沫板能够对该止水构造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避免由于温度变化、空气侵蚀和紫外线照射对该止水构造整体结构产生危害,从而延长该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且在橡胶止水带、嵌缝、外贴式止水带、钢板、防水卷材、保护层和基板相互配合下,能够简化该止水构造做法步骤,降低该止水构造施工的难度以及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该止水构造施工的效率,能够将水分大量的阻隔在外,极大地降低了该止水构造的渗漏率,提高了该止水构造的防水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2、本技术通过素混凝土垫层与混凝土基层的配合,能够大幅度提高该止水构造整体的牢固性,从而延长了该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螺栓的运用,能够将该止水构造固定在墙体,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固定于该止水构造上,从而提高该止水构造整体的牢固性以及密封效果,有利于该止水构造长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基层、2结构筋、3基板、4后浇带、5收网口、6聚苯泡沫板、7橡胶止水带、8嵌缝、9外贴式止水带、10钢板、11防水卷材、12保护层、13素混凝土垫层、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基层1,混凝土基层1的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13,通过素混凝土垫层13与混凝土基层1的配合,能够大幅度提高该止水构造整体的牢固性,从而延长了该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素混凝土垫层13与混凝土基层1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钢板10、防水卷材11和保护层12,钢板10的底部设有防水卷材11,防水卷材11的底部设有保护层12。混凝土基层1的内腔等距埋置有结构筋2,结构筋2包括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且横向钢筋的一端靠近聚苯泡沫板6的位置为钩形结构,利用聚苯泡沫板6能够对该止水构造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避免由于温度变化、空气侵蚀和紫外线照射对该止水构造整体结构产生危害,从而延长该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混凝土基层1内腔的中部从上至下分别埋置有基板3、橡胶止水带7、两块聚苯泡沫板6、嵌缝8和外贴式止水带9,橡胶止水带7顶部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该波浪形结构提高橡胶止水带7整体处于混凝土基层1中的稳定性,且橡胶止水带7与基板3的安设位置相平齐,基板3的顶部安设后浇带4。基板3底部的表面为锯齿形结构,该锯齿形结构能够提高基板3整体稳固性,且基板3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螺栓14,通过螺栓14的运用,能够将该止水构造固定在墙体,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固定于该止水构造上,从而提高该止水构造整体的牢固性以及密封效果,有利于该止水构造长期使用,后浇带4的两侧斜面上均设有收网口5,后浇带4的两侧均为V形结构,且后浇带4两侧的V形斜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该V形斜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能够提高该止水构造整体的防水效果,嵌缝8位于两块聚苯泡沫板6之间,外贴式止水带9位于嵌缝8处并且与钢板10的顶部相连接。使用时,首先将结构筋2、基板3、螺栓14、两块聚苯泡沫板6、橡胶止水带7、外贴式止水带9、钢板10和防水卷材11分别埋置于素混凝土垫层13当中,使得两块聚苯泡沫板6之间形成嵌缝8,基板3顶部安设后浇带4,而后注入混凝土,使得形成混凝土基层1即可完成该止水构造的制造。综上所述:该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通过结构筋2与基板3的配合,能够提高该止水构造的结构稳定、稳固性以及整体的密封效果,利用聚苯泡沫板6能够对该止水构造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避免由于温度变化、空气侵蚀和紫外线照射对该止水构造整体结构产生危害,从而延长该止水构造的使用寿命,且在橡胶止水带7、嵌缝8、外贴式止水带9、钢板10、防水卷材11、保护层12和基板3相互配合下,能够简化该止水构造做法步骤,降低该止水构造施工的难度以及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该止水构造施工的效率,能够将水分大量的阻隔在外,极大地降低了该止水构造的渗漏率,提高了该止水构造的防水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解决了市面上的止水构造做法步骤繁琐,施工难度高,施工效率低,结构整体稳定性与稳固性差,且整体的渗漏率高,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整体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13),所述素混凝土垫层(13)与混凝土基层(1)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钢板(10)、防水卷材(11)和保护层(12),所述钢板(10)的底部设有防水卷材(11),所述防水卷材(11)的底部设有保护层(12),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内腔等距埋置有结构筋(2),混凝土基层(1)内腔的中部从上至下分别埋置有基板(3)、橡胶止水带(7)、两块聚苯泡沫板(6)、嵌缝(8)和外贴式止水带(9),所述基板(3)的顶部安设后浇带(4),所述后浇带(4)的两侧斜面上均设有收网口(5),所述嵌缝(8)位于两块聚苯泡沫板(6)之间,所述外贴式止水带(9)位于嵌缝(8)处并且与钢板(10)的顶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13),所述素混凝土垫层(13)与混凝土基层(1)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钢板(10)、防水卷材(11)和保护层(12),所述钢板(10)的底部设有防水卷材(11),所述防水卷材(11)的底部设有保护层(12),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内腔等距埋置有结构筋(2),混凝土基层(1)内腔的中部从上至下分别埋置有基板(3)、橡胶止水带(7)、两块聚苯泡沫板(6)、嵌缝(8)和外贴式止水带(9),所述基板(3)的顶部安设后浇带(4),所述后浇带(4)的两侧斜面上均设有收网口(5),所述嵌缝(8)位于两块聚苯泡沫板(6)之间,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琪
申请(专利权)人:黄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