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91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滑轨、滑槽总成、回转支承、翻转架、外套筒、内套筒、升降油缸和微波加热墙。该微波加热装置放置在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尾部,实现沥青路面的就地加热软化,加热过程沥青无老化、焦化现象,高效、节能、环保;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加热深度适中、层间温度梯度小、加热均匀等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引入了独特的回转支承翻转和滑移结构,位置多样,解决了沥青路面坡道施工难题,是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波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属于道路养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是一种适用于基层承载良好,面层出现疲劳裂纹、麻面、脱皮、松散等诸多病害,对破损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然后掺入一定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等,经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路面再生的综合型养护设备。沥青路面就地加热技术是就地热再生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外厂家多采用燃油/气红外线加热或燃油/气热风循环加热技术,易造成沥青路面1mm~5mm表层沥青的老化和焦化,沥青粘结强度下降,再生后的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下降,易受水浸再破坏,且施工过程多伴有大量的毒烟气,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采用2.45GHz频率微波加热沥青路面技术,其加热深度可达150mm,而实际就地热再生深度均小于80mm,故80mm~150mm沥青层的加热能量全部浪费,能源利用率偏低,且车辆驶过后易造成深层沥青材料的推挤,使原路面级配发生改变,影响再生后的路面质量;此外,市场上加热墙翻转机构多采用液压油缸完成,翻转角度≤90°,存在坡道无法施工难题,工况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该微波加热装置放置在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尾部,实现沥青路面的就地加热软化;采用5.8GHz频率微波加热技术,沥青路面有效加热深度≤80mm,加热过程沥青无老化、焦化现象,加热过程无烟无焰,高效、节能、环保,解决了传统红外和热风加热方式易烤焦沥青路面导致路用性能下降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难题,同时克服了现有采用2.45GHz频率微波加热沥青路面过深、深层路面材料易碾压推挤、能源利用率低、层间温度梯度大的缺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加热深度适中、层间温度梯度小、加热均匀等优点;采用独特的串联水冷散热技术,散热均匀不存在死角,可有效控制水温,改善磁控管等关键元器件工作稳定性;采用扼流槽弹片+柔性屏蔽链网多层屏蔽组合,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采用液压油缸和多道滑轨、滑槽结构实现装置的左右滑移,借助回转支承实现微波加热墙的超90°角翻转,位置多样,具有良好工况的适应性,解决了沥青路面坡道施工难题,是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滑轨(1)、由滑移油缸(3)驱动沿固定滑轨(1)水平运动的滑槽总成(2)、回转支承(4)、翻转架(5)、外套筒(6)、内套筒(7)、升降油缸(8)和微波加热墙(9);翻转架(5)的一端经回转支承(4)与滑槽总成(2)连接,并由回转支承(4)的转动绕滑槽总成(2)转动;翻转架(5)的另一端连接外套筒(6)的一端;内套筒(7)一端连接微波加热墙(9);外套筒(6)的另一端与内套筒(7)的另一端相互套接,由升降油缸(8)驱动相对滑动。所述的固定滑轨(1)上设置左连接梁(1-1)和右连接梁(1-2),分别与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副车架(10)相连接。所述的回转支承(4)为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液压马达(4-1)、蜗杆(4-2)、涡轮外圈(4-3)、内圈(4-4)和基座(4-5),内圈(4-4)和基座(4-5)均与滑槽总成(2)连接,涡轮外圈(4-3)与翻转架(5)连接,液压马达(4-1)驱动蜗杆(4-2)和涡轮外圈(4-3)转动,带动翻转架(5)进行翻转运动。所述的翻转架(5)由两组弧形翻转大臂(5-1)、若干组横梁(5-2)和套筒连接板(5-3)焊接而成,两组弧形翻转大臂(5-1)均与回转支承(4)相连接。所述的微波加热墙(9)包括微波加热框架(9-1)、微波发生磁控管(9-3)、波导天线(9-5)、透波保护板(9-6)和微波屏蔽装置(9-7);所述的微波加热框架(9-1)的顶部焊接内套筒连接板(9-1-1),用于连接内套筒(7);底部焊接波导天线固定板(9-1-2),用于固定波导天线(9-5);微波发生磁控管(9-3)固定在波导天线(9-5)的顶部,用于产生5.8GHz频率的微波能;波导天线(9-5)下口处设有透波保护板(9-6);波导天线(9-5)和透波保护板(9-6)用于传输微波发生磁控管(9-3)产生的微波能;所述的微波发生磁控管(9-3)、波导天线(9-5)和透波保护板(9-6)均设有若干组,并按照阵列排布。微波加热框架(9-1)的拐角处还设置有微波加热墙限位装置(9-2),微波加热墙限位装置(9-2)包括垫块(9-2-1)、弹簧(9-2-2)、导杆(9-2-3)和限位开关(9-2-4);导杆(9-2-3)未压缩弹簧(9-2-2)时凸出于朝向下方沥青路面的垫块(9-2-1),使垫块(9-2-1)距离沥青路面的距离较大;导杆(9-2-3)压缩弹簧(9-2-2)时,向限位开关(9-2-4)靠近,并缩小与垫块(9-2-1)之间凸出的高度差;通过导杆(9-2-3)压缩弹簧(9-2-2)逼近限位开关(9-2-4)判断垫块(9-2-1)是否与沥青路面相贴合。相邻的波导天线(9-5)下口之间距离L1均为30mm~50mm,透波保护板(9-6)至沥青路面距离L2为60mm~80mm。每个微波发生磁控管(9-3)外还设置有磁控管冷却装置(9-4),所述的磁控管冷却装置(9-4)采用液体冷却介质的散热方式,包括套设在各微波发生磁控管(9-3)内置真空管外并与真空管过盈配合的散热水套(9-4-5)、与散热水套(9-4-5)连通的进水管(9-4-6)和出水管(9-4-7);每个散热水套(9-4-5)所连接的进水管(9-4-6)和出水管(9-4-7)位置错开,并且各散热水套(9-4-5)上的进水管(9-4-6)和出水管(9-4-7)依次连通形成串联通道;与出水管(9-4-7)连接处的管口液位高于与进水管(9-4-6)连接处的管口液位。微波加热墙(9)的四周还设置有微波泄漏检测装置(9-8),所述的微波屏蔽装置(9-7)包括扼流槽弹片(9-7-1)和一层或多层柔性屏蔽链网;扼流槽弹片(5-7-1)设置在透波保护板(5-6)的四周;柔性屏蔽链网依次设置在扼流槽弹片(5-7-1)的外侧。微波加热墙(9)的四周还布置有微波泄漏检测装置(9-8),所述的微波泄漏检测装置(9-8)包括信号采集天线(9-8-1)、阻抗匹配电路(9-8-2)、检波电路(9-8-3)和报警电路(9-8-5);信号采集天线(9-8-1)将泄漏出来的微波信号耦合后输入到阻抗匹配电路(9-8-2),阻抗匹配电路(9-8-2)将所接收的信号传向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将非微波设备发出的频段信号滤去后送至检波电路(9-8-3),检波电路(9-8-3)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将判定结果信号输入到报警电路(9-8-5)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放置于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尾部,实现沥青路面的就地加热软化;采用5.8GHz频率微波加热技术,沥青路面有效加热深度≤80mm,加热过程无老化、焦化现象,加热过程无烟无焰,高效、节能、环保,解决了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滑轨(1)、由滑移油缸(3)驱动沿固定滑轨(1)水平运动的滑槽总成(2)、回转支承(4)、翻转架(5)、外套筒(6)、内套筒(7)、升降油缸(8)和微波加热墙(9);翻转架(5)的一端经回转支承(4)与滑槽总成(2)连接,并由回转支承(4)的转动绕滑槽总成(2)转动;翻转架(5)的另一端连接外套筒(6)的一端;内套筒(7)一端连接微波加热墙(9);外套筒(6)的另一端与内套筒(7)的另一端相互套接,由升降油缸(8)驱动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滑轨(1)、由滑移油缸(3)驱动沿固定滑轨(1)水平运动的滑槽总成(2)、回转支承(4)、翻转架(5)、外套筒(6)、内套筒(7)、升降油缸(8)和微波加热墙(9);翻转架(5)的一端经回转支承(4)与滑槽总成(2)连接,并由回转支承(4)的转动绕滑槽总成(2)转动;翻转架(5)的另一端连接外套筒(6)的一端;内套筒(7)一端连接微波加热墙(9);外套筒(6)的另一端与内套筒(7)的另一端相互套接,由升降油缸(8)驱动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滑轨(1)上设置左连接梁(1-1)和右连接梁(1-2),分别与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副车架(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支承(4)为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液压马达(4-1)、蜗杆(4-2)、涡轮外圈(4-3)、内圈(4-4)和基座(4-5),内圈(4-4)和基座(4-5)均与滑槽总成(2)连接,涡轮外圈(4-3)与翻转架(5)连接,液压马达(4-1)驱动蜗杆(4-2)和涡轮外圈(4-3)转动,带动翻转架(5)进行翻转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架(5)由两组弧形翻转大臂(5-1)、若干组横梁(5-2)和套筒连接板(5-3)焊接而成,两组弧形翻转大臂(5-1)均与回转支承(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加热墙(9)包括微波加热框架(9-1)、微波发生磁控管(9-3)、波导天线(9-5)、透波保护板(9-6)和微波屏蔽装置(9-7);所述的微波加热框架(9-1)的顶部焊接内套筒连接板(9-1-1),用于连接内套筒(7);底部焊接波导天线固定板(9-1-2),用于固定波导天线(9-5);微波发生磁控管(9-3)固定在波导天线(9-5)的顶部,用于产生5.8GHz频率的微波能;波导天线(9-5)下口处设有透波保护板(9-6);波导天线(9-5)和透波保护板(9-6)用于传输微波发生磁控管(9-3)产生的微波能;所述的微波发生磁控管(9-3)、波导天线(9-5)和透波保护板(9-6)均设有若干组,并按照阵列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框架(9-1)的拐角处还设置有微波加热墙限位装置(9-2),微波加热墙限位装置(9-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勇郑健龙张翼飞焦生杰高子渝张陈肖翀宇顾海荣叶敏李家春解睿陆平燕铎樊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