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8516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先路面取芯,明确路面结构组合和各层级配类型,采集各层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处理后转化成CAD图像格式;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各结构层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根据就地热再生加热方式和温度场分布特点,设置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和层间接触参数,建立路面结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表面施加一定温度恒定热流,记录路面结构各层在不同时刻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路面结构温度场,评价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尤其是一种解决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加热效果评价不准确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热再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底,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已达11.2万公里,到“一二五”末,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完成。但是,与此同时交通量也在不断增长,给沥青路面带来了车辙、裂缝、松散等早期损坏,这些损坏路面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将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随着沥青路面的大规模建成,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己由建设为主,转为建设、养护并重,公路的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沥青路面热再生是将需要翻修或废弃的沥青路面,通过铣刨、回收、粉碎、筛分、并添加适当新集料、新沥青,重新拌和,制备满足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技术,它基本适用于各种沥青路面维修、养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无论从再生利用方式、还是实用技术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沥青路面热再生主要包括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其中沥青路面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离散元理论且充分考虑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细观结构的非连续性,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结合实体工程在沥青路面全厚度范围内钻取芯样,明确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和各层级配类型,分别获取路面结构各层内不规则集料的数码图像,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转化成二维CAD图像格式的路面结构数字试件;(2)将CAD图像经转换格式后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路面各结构层集料块体的位置,将集料块体范围内圆形单元整合在一起生成独立的块状单元模拟不规则集料;将其余圆形单元按粘弹性接触模型连接在一起模拟沥青砂浆部分,构建二维沥青路面结构初始模型,如图1;(3)根据就地热再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散元理论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结合实体工程在沥青路面全厚度范围内钻取芯样,明确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和各层级配类型,分别获取路面结构各层内不规则集料的数码图像,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转化成二维CAD图像格式的路面结构数字试件;(2)将CAD图像经转换格式后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路面各结构层集料块体的位置,将集料块体范围内圆形单元整合在一起生成独立的块状单元模拟不规则集料;将其余圆形单元按粘弹性接触模型连接在一起模拟沥青砂浆部分,构建二维沥青路面结构初始模型;(3)根据就地热再生过程沥青路面加热方式和温度场分布特点,将试件上表面设置为热传导的边界热源,假设热量仅在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黄凯马翔袁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