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0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包括主机和辅机,所述主机包括第一车体支架,在第一车体支架上配置有发动机和液压驱动装置,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轮胎,在第一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所述辅机包括第二车体支架,第一车体支架的尾部通过铰接机构与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尾部设置有万向轮,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器采用主机和辅机铰接而成,相互之间可拆卸,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比较大的弯道施工,而且设备转运时一般板车就可以无需专用加长板车,不超重,简单方便。

Asphalt pavement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路面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采用专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耙松,就地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再生的技术。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中,首先需要采用加热器对原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软化。现有加热器设计的体积过大,不利于弯道施工,而且设备转运时需要采用加长板车,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包括主机和辅机,所述主机包括第一车体支架,在第一车体支架上配置有发动机和液压驱动装置,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轮胎,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热风加热机,在第一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热风加热机通过第一热风管道与第一加热板连接;所述辅机包括第二车体支架,第一车体支架的尾部通过铰接机构与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尾部设置有万向轮,在第二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热风加热机,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第二热风加热机通过第二热风管道与第二加热板连接。优选的,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尾部还设置有翻松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均能沿第一车体支架或第二车体支架的宽度方向左右伸缩。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长度均为5米,宽度均在2.5米至4.5米之间伸缩。优选的,所述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底端设置有支脚。优选的,所述发动机安装在第一车体支架的头部上方,所述第一车体支架的尾部上方设置有操作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加热器采用主机和辅机铰接而成,相互之间可拆卸,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比较大的弯道施工,而且设备转运时一般板车就可以无需专用加长板车,不超重,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包括主机1和辅机2,主机1位于辅机2的前方,主机1和辅机2之间可拆卸铰接。所述主机1包括第一车体支架101,在第一车体支架101上配置有发动机102和液压驱动装置103,在第一车体支架101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轮胎104。在第一车体支架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热风加热机105,在第一车体支架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板106,第一热风加热机105通过第一热风管道与第一加热板106连接。所述辅机2包括第二车体支架201,第一车体支架101的尾部通过铰接机构3与第二车体支架201的头部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201的尾部设置有万向轮202,在第二车体支架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热风加热机203,在第二车体支架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204,第二热风加热机203通过第二热风管道与第二加热板204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201的尾部还设置有翻松器205。上述第一加热板106和第二加热板204均能沿第一车体支架或第二车体支架的宽度方向左右伸缩。第一加热板106和第二加热板204的长度均为5米,宽度均在2.5米至4.5米之间自由伸缩。上述第二车体支架201的头部底端设置有支脚206。上述发动机102安装在第一车体支架101的头部上方,所述第一车体支架101的尾部上方设置有操作台10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大致如下:上述加热器布置在机组的头部。加热器按4米/分钟的速度在行走,就是整个机组都是按照标准的4米/分钟的速度行走,环境温度按10℃,热再生允许的最低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地表温度10℃。加热器整体的加热过去以后,即以4米/分钟速度行走过去以后,地表温度要由环境温度最低10℃升至140℃,也就是加热以后地表的温升要达到130℃。加热器由主机1和辅机2组成,前面的主机1也就是带发动机带驱动的这部分,四轮转向四轮驱动,拖着后面的辅机2,辅机2是可以快速卸下来的,主要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急弯道就可以转动辅机进行弯道或高速公路匝道的施工。再有就是设备转运,由于可以分开,一般板车都可以运输,不存在超载超限的问题。辅机2上面没有动力系统,由主机1拖着辅机2行走。辅机2后面由整体的一个导向轮,后部一个万向轮,中间部分是一个铰接机构3。铰接机构3可选择卡车上用的那种马鞍的形状铰接的盘,可以左右转向上下摆动。辅机2和主机1两轮轴距两轮之间都设有一个5米的加热板,5米的加热板可以左右伸缩,从2.5米伸缩到4.5米,实现最窄2.5米对地加热,最宽4.5米对地加热。加热机辅机的加热板的后部还设置一个翻松器205,在两块加热板经过以后要把这个表层已经被加热开始软化的表面,把它翻松起来。注意:不是耙松而是翻松起来,翻松起来的主要目的是为第二台加热耙松器的热风更好的向下面的传导热量,为热量的传导,提供准备条件。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以上仅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沥青路面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辅机,主机位于辅机的前方,所述主机包括第一车体支架,在第一车体支架上配置有发动机和液压驱动装置,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轮胎,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热风加热机,在第一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热风加热机通过第一热风管道与第一加热板连接;所述辅机包括第二车体支架,第一车体支架的尾部通过铰接机构与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尾部设置有万向轮,在第二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热风加热机,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第二热风加热机通过第二热风管道与第二加热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均能沿第一车体支架或第二车体支架的宽度方向左右伸缩;所述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底端设置有支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辅机,主机位于辅机的前方,所述主机包括第一车体支架,在第一车体支架上配置有发动机和液压驱动装置,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轮胎,在第一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热风加热机,在第一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热风加热机通过第一热风管道与第一加热板连接;所述辅机包括第二车体支架,第一车体支架的尾部通过铰接机构与第二车体支架的头部连接,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尾部设置有万向轮,在第二车体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热风加热机,在第二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第二热风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山姜军刘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嘉鹏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