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21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所述装置包括:储热单元,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散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上,并与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送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内,将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散热单元内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发热装置不能全部利用的热量集中收集在一起,通过送热单元,将收集到的热量再释放到需要加热的地方,使装置释放的能量的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Heat recirculation device and hot melt sprea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nergy recycling device and hot melt pav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a heat storage unit, heat storage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collecting mouth, collect heat; the heat dissipation unit, cool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storage uni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storage unit is communicated with heat transfer unit set; in the heat storage unit in the heat transfer unit, heat storage unit will send the heat from the cool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full use of the heating device can heat collected together, through a heat unit, will collect the heat released into the heating device, the energy released by the higher utilization rate, save energy and reduc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
本技术涉及循环加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能源的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越来越重视,如果能源不能够循环使用,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还会对现有的一些资源造成浪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热能循环的装置。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其能够通过收集其他发热装置散出的热量,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包括: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上,并与所述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所述送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内,将所述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单元内送出。优选地,所述储热单元包括与所述集热口相对的后壁、集热口上壁、集热口下壁及位于所述集热口两侧的一对侧壁,所述集热口上壁设有上出风口,所述集热口下壁设有下出风口。优选地,所述一对侧壁长于所述集热口,长于所述集热口的所述一对侧壁上设有一圈内卡条。优选地,所述集热口上壁设有下卡条,所述集热口下壁设有上卡条。优选地,所述储热单元外套于燃烧器,避开所述燃烧器的喷火嘴,通过所述内卡条、所述下卡条和所述上卡条卡接在燃烧器上。优选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上方散热单元和下方散热单元,所述上方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上出风口处,所述下方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出风口处,所述散热单元是万向管。优选地,所述上方散热单元与所述上出风口的连接夹角是30-150°,所述下方散热单元与所述下出风口连接夹角是30-150°。优选地,所述送热单元包括一对风机,所述一对风机的风机座固定在所述后壁上,所述一对风机的吹风口分别对准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优选地,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腰型,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上方散热单元和所述下方散热单元的形状相匹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热熔摊铺车,包括:所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其优点在于:将发热装置不能全部利用的热量集中收集在一起,通过送热单元,将收集到的热量再释放到需要加热的地方,使装置释放的能量的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本技术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集热口;2、后壁;3、集热口上壁;4、集热口下壁;5、侧壁;6、上出风口;7、下出风口;8、内卡条;9、下卡条;10、上卡条;11、上方散热单元;12下方散热单元;13、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包括:储热单元,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散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上,并与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送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内,将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散热单元内送出。将发热装置不能全部利用的热量集中收集在一起,通过送热单元,将收集到的热量再释放到需要加热的地方,使装置释放的能量的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其中,储热单元包括与集热口相对的后壁、集热口上壁、集热口下壁及位于集热口两侧的一对侧壁,集热口上壁设有上出风口,集热口下壁设有下出风口。在一个示例中,储热单元是空心长方体,其中一面打开作为集热口,储热单元的形状不局限于空心长方体,可以是实现本技术目的任意空心形状。作为优选方案,一对侧壁长于集热口,长于集热口的一对侧壁上设有一圈内卡条。作为优选方案,集热口上壁设有下卡条,集热口下壁设有上卡条。作为优选方案,储热单元外套于燃烧器,避开燃烧器的喷火嘴,通过内卡条、下卡条和上卡条卡接在燃烧器上。一对侧壁伸出,能够将燃烧器的散热部分全部包裹,实现热量的全面收集,使热能的利用率更高,提高燃烧器内燃气的利用率。其中,散热单元包括上方散热单元和下方散热单元,上方散热单元设置于上出风口处,下方散热单元设置于下出风口处。双向的散热单元能够使收集的热量输送至多处需要的地方,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在一个示例中,散热单元是万向管。万向管可以根据需要,将万向管弯折至任意方向,使热量输送至任何需要的地方。作为优选方案,上方散热单元与上出风口的连接夹角是30-150°,下方散热单元与下出风口连接夹角是30-150°。散热单元与储热单元的连接具有一定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散热单元按照一定角度连接在储热单元上,使热量输送至任何需要的地方。作为优选方案,送热单元包括一对风机,一对风机的风机座固定在后壁上,一对风机的吹风口分别对准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风机作为辅助工具,加速储热单元内热量的集中快速输送,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其中,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腰型,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形状分别与上方散热单元和下方散热单元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熔摊铺车,包括上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使用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的热熔摊铺车能够将燃烧器周围的热量收集起来,在通过散热单元将热量输送至地面和卷材上,实现对地面和卷材的预热,使防水卷材的摊铺效果更好。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包括:储热单元,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1,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散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上,并与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送热单元设置于储热单元内,将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散热单元内送出。其中,储热单元包括与集热口1相对的后壁2、集热口上壁3、集热口下壁4及位于集热口1两侧的一对侧壁5,集热口上壁3设有上出风口6,集热口下壁4设有下出风口7。本实施例中,储热单元是空心长方体,其中一面打开作为集热口1。本实施例中,一对侧壁5长于集热口1,长于集热口1的一对侧壁5上设有一圈内卡条8,集热口上壁3设有下卡条9,集热口下壁4设有上卡条10,储热单元外套于燃烧器,避开燃烧器的喷火嘴,通过内卡条8、下卡条9和上卡条10卡接在燃烧器上。其中,散热单元包括上方散热单元11和下方散热单元12,上方散热单元11设置于上出风口6处,下方散热单元12设置于下出风口7处。本实施例中,散热单元可以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及热熔摊铺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上,并与所述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所述送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内,将所述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单元内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上设有集热口,收集热量;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上,并与所述储热单元连通连接;送热单元,所述送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储热单元内,将所述储热单元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单元内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包括与所述集热口相对的后壁、集热口上壁、集热口下壁及位于所述集热口两侧的一对侧壁,所述集热口上壁设有上出风口,所述集热口下壁设有下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壁长于所述集热口,长于所述集热口的所述一对侧壁上设有一圈内卡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口上壁设有下卡条,所述集热口下壁设有上卡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外套于燃烧器,避开所述燃烧器的喷火嘴,通过所述内卡条、所述下卡条和所述上卡条卡接在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林海侠王新刘宝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