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
[0001]本申请涉及坡屋面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坡屋面试验中,为了对不同坡度的屋面进行试验,常需要根据试验要求制作多个不同坡度的坡屋面,然后工作人员在不同坡度的坡屋面上分别进行试验,然后得出不同坡度的坡屋面的试验数据。但是,随着试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坡屋面细分角度额要求也随之提高,若继续制作多个不同角度的坡屋面,工程量不仅较大,而且试验时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降低坡屋面试验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坡屋面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来调节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角度,从而使两个坡屋面之间形成不同的角度,然后工作人员在两个坡屋面上进行试验,在对不同角度的坡屋面进行试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试验过程中使用同一坡屋面,提高了坡屋面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坡屋面,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端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支撑架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固定于一支撑架的侧端,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一轴承座;螺纹杆,固定安装于轴承座上,螺纹杆一端设有旋转把手,另一端为螺纹;螺纹管,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另一支撑架的侧端转动连接,螺纹管的另一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以及锁紧组件,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把手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侧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面模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至少两个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坡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高博洋,于海超,牛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