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板和防雷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防雷板和防雷车。
技术介绍
在防雷车的车体结构中,V形车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装有V形车体的防雷车在销售市场上异常火爆。V形车体的成功之处在于,这是一种简单的结构,只要将钢板做一次性折叠或者进行适当地焊接,并将其高度确定好,就可以为车辆提供较好的防雷能力。试验表明,V形角度数值接近于90度时,可以明显地发生爆炸冲击波偏转。不过,当车辆的距地高度太大时,其可操纵性就会变差,这是所有防地雷反伏击车的一大弱点。但当V形角度数值较大的扁平V形车体由于爆炸冲击波不能足够多地偏转出去,其防雷效果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理想。在考虑大角度V形结构时,车辆距地高度增加,操纵稳定性变差;考虑非V形结构时,防雷效果差,地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无法得到偏转,冲击车身防雷板,防雷板就需要做的又厚又重,使整车超重,机动性差,油耗高。如果使用单一类型的防雷板结构,会造成吸能效果差,车身受到冲击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雷板和防雷车,解决现有V型防雷板结构技术中防雷车存在操作稳定性差、非V型防雷板结构技术中存在防雷效果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侧板(200),且所述底板(100)和所述侧板(200)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底板(100)和所述侧板(200)分别包括:上层防雷板(8)和下层防雷板(11),所述上层防雷板(8)和所述下层防雷板(11)之间设置有蜂窝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侧板(200),且所述底板(100)和所述侧板(200)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底板(100)和所述侧板(200)分别包括:上层防雷板(8)和下层防雷板(11),所述上层防雷板(8)和所述下层防雷板(11)之间设置有蜂窝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车架连接支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0)的上边缘(4)为所述上层防雷板(8)和所述下层防雷板(11)贴合弯折而成,所述上边缘(4)上设置有多个侧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邴建,于海波,周思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