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4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包括框架、电机、竖直布置的推杆、挤压缸体组件和挤压缸盖,电机安装在框架的底部,挤压缸盖水平布置且其上侧面与框架顶部内侧面相连接;推杆的下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推杆的上端与挤压缸体组件底部相连接,挤压缸体组件内形成有一上端敞口的挤压腔,挤压缸盖与挤压腔的敞口端上下相对布置;挤压缸体组件和/或挤压缸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挤压腔连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推杆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挤压缸体组件向上移动,使挤压缸盖伸入到挤压腔内以对挤压腔内的胶原溶液进行挤压,省去了人力手动操作,产出率高;通过设置排水孔,方便挤压胶原溶液产生的水排出。

A device for extruding colla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原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产品需要一种具有一定厚度的榨干水分的胶原薄片,以用于制作硬脑膜。市场上没有现成的可以应用制作这种胶原薄片的设备,虽然可以手工压制,但是手工压制的方法既费人力,厚度也不完全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包括框架、电机、竖直布置的推杆、挤压缸体组件和挤压缸盖,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挤压缸盖水平布置且其上侧面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底部相连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内形成有一上端敞口的挤压腔,所述挤压缸盖与所述挤压腔的敞口端上下相对布置;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和/或所述挤压缸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挤压腔连通的排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推杆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挤压缸体组件向上移动,使挤压缸盖伸入到挤压腔内以对挤压腔内的胶原溶液进行挤压,省去了人力手动操作,产出率高;通过设置排水孔,方便挤压胶原溶液产生的水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包括挤压缸和托盘,所述挤压缸上端和托盘上端均敞口设置,所述托盘水平布置且垂直固定在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挤压缸安装在所述托盘底壁内侧面上且水平设置,所述挤压缸和/或所述挤压缸盖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挤压腔形成于所述挤压缸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挤压缸和托盘,使挤压腔内胶原溶液挤压产生的水排放到托盘内,有利于收集。进一步,所述挤压缸包括缸本体和外围,所述缸本体安装在所述托盘底壁内侧面上且水平设置,所述外围呈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且与所述缸本体的上表面相适配,所述外围放置在所述缸本体上时与所述缸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挤压腔;所述外围和/或所述缸本体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缸本体和外围,当挤压完成后,可将外围取出,使胶原溶液被挤压形成的模具形成在缸本体上,方便模具的取出。进一步,所述缸本体通过多个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托盘底壁的内侧面上,所述缸本体与所述托盘底壁之间预留出一间隙。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缸本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托盘底壁上,可将胶原溶液挤压产生的水通过缸本体排放到间隙内,挤压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缸本体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一环形台阶,所述外围与所述环形台阶相适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环形台阶,外围放置在缸本体上时,可放置外围晃动。进一步,所述外围的周侧外壁通过若干挂钩挂接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挤压缸向上推动所述外围移动时,若干所述挂钩从所述框架内侧壁上脱离,所述外围下端压接在所述缸本体上表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外围通过若干挂钩挂接在框架的内侧壁上,当外围被缸本体顶起时落入到环形台阶上,被缸本体释放后挂接在框架上,方便胶原溶液挤压形成的模具的取拿。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卡接桩,若干所述挂钩与若干所述卡接桩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卡接桩的上侧面开设有一卡接槽;所述挂钩一端与所述外围的周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另一端钩挂在所述卡接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卡接桩和卡接槽,使得挂钩的挂接更加稳定。进一步,还包括钢网固定板,所述钢网固定板的周向外缘与所述挤压腔的周侧壁相适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钢网固定板,使得挤压成型的胶原模具纹理美观和脱模方便。进一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的周向外缘上安装有若干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内穿设有竖直布置的导向光轴,所述导向光轴的上下两端均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直线轴承和导向光轴,防止电机推杆的上下移动发生偏移。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端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之间并用于检测所述推杆和所述挤压缸体组件之间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电子头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运动轴竖直布置且其端部固定在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底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控制装置、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对推杆和挤压缸体组件之间的压力以及挤压缸体组件的移动距离进行监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未安装挤压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推杆和托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框架;200、电机;201、推杆;300、挤压缸体组件;301、托盘;302、缸本体;303、外围;304、固定板;305、卡接桩;306、挂钩;307、直线轴承;308、导向光轴;309、挤压缸盖;310、钢网固定板;311、支撑柱;312、环形台阶;313、托盘支架;314、连接块;315、卡接块;400、壳体;500、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包括框架100、电机200、竖直布置的推杆201、挤压缸体组件300和挤压缸盖309,所述电机200安装在所述框架100的底部,所述挤压缸盖309水平布置且其上侧面与所述框架100顶部内侧面相连接;所述推杆201的下端与所述电机200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推杆201的上端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300底部相连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300内形成有一上端敞口的挤压腔,所述挤压缸盖309与所述挤压腔的敞口端上下相对布置;所述挤压缸体组件300和/或所述挤压缸盖309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挤压腔连通的排水孔。其中,挤压缸盖309与挤压腔相适配,挤压缸盖309通过若干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框架100顶部内侧面上,当推杆201推动挤压缸体组件300向上运行时,挤压缸盖309伸入到挤压腔内并对挤压腔内的胶原溶液进行挤压。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推杆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挤压缸体组件向上移动,使挤压缸盖伸入到挤压腔内以对挤压腔内的胶原溶液进行挤压,省去了人力手动操作,产出率高;通过设置排水孔,方便挤压胶原溶液产生的水排出。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挤压缸体组件300包括挤压缸和托盘301,所述挤压缸上端和托盘301上端均敞口设置,所述托盘301水平布置且垂直固定在所述推杆201的上端,所述挤压缸安装在所述托盘301底壁内侧面上且水平设置,所述挤压腔形成于所述挤压缸内。所述挤压缸和/或所述挤压缸盖309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因排水孔密度较大,图上未全部画出)。通过设置挤压缸和托盘,使挤压腔内胶原溶液挤压产生的水排放到托盘内,有利于收集。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托盘301呈立方体结构且上端敞口,托盘301底部设置有一托盘支架313,也就是说,托盘301通过底部的托盘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电机、竖直布置的推杆、挤压缸体组件和挤压缸盖,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挤压缸盖水平布置且其上侧面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底部相连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内形成有一上端敞口的挤压腔,所述挤压缸盖与所述挤压腔的敞口端上下相对布置;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和/或所述挤压缸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挤压腔连通的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电机、竖直布置的推杆、挤压缸体组件和挤压缸盖,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挤压缸盖水平布置且其上侧面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底部相连接,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内形成有一上端敞口的挤压腔,所述挤压缸盖与所述挤压腔的敞口端上下相对布置;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和/或所述挤压缸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挤压腔连通的排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缸体组件包括挤压缸和托盘,所述挤压缸上端和托盘上端均敞口设置,所述托盘水平布置且垂直固定在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挤压缸安装在所述托盘底壁内侧面上且水平设置,所述挤压缸和/或所述挤压缸盖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挤压腔形成于所述挤压缸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缸包括缸本体和外围,所述缸本体安装在所述托盘底壁内侧面上且水平设置,所述外围呈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且与所述缸本体的上表面相适配,所述外围放置在所述缸本体上时与所述缸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挤压腔;所述外围和/或所述缸本体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本体通过多个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托盘底壁的内侧面上,所述缸本体与所述托盘底壁之间预留出一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将胶原挤压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坤王淑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信佳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