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186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3:03
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包括机台(110),所述机台(110)上设有转料仓(120)、定位件(30)、夹持件(160)、凹模(140)和凸模(150);该成型装置能够实现自动送料,能够在成型之前先将晶体管(10)引脚(102)的根部夹固,在凸模(150)冲压引脚(102)的头部时,不会拉扯引脚(102)的根部,从而防止与所述根部相连的本体(101)受拉而损坏;并且,由于该成型装置采用机械方式送料和加工成型,因而成型效率高;依靠凸模(150)施加冲压力,因而冲压力十分稳定且灵活可调;因此,该成型装置的成型精度高、成型精度一致性良好,不会产生压制变形的异常。

A molding device for a transistor

A molding device of the transistor, which comprises a table (110), the machine (110)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hopper (120), location (30) and a holder (160) and die (140) and (150); the punch forming device can realize automatic feeding, capable of forming before the first transistor (10) pin (102) in the root of clamping, punch (150) punching pin (102) of the head, will not pull the pin (102) of the root, thus preventing the connected with the root of the body (101) tension and damage; and, because of th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mechanical mode of feeding and processing, thus forming high efficiency; on the punch (150) applied pressure, so the pressure is stable and adjustable; therefore, the molding precision molding device, high molding precision and good consistency, resulting in abnormal deformation will not sup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晶体管的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晶体管在安装使用之前需要对其引脚成型。通常是采用手工折弯方式:将晶体管置于工作台的成型位置,使晶体管的引脚悬空,然后手工冲压晶体管的引脚,使引脚折弯成型。在上述成型过程中,由于晶体管的引脚整体受力,在折弯过程中引脚会拉扯晶体管的本体,导致引脚从本体中脱开或者本体内的芯片受损。另外,手工折弯的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施加的冲压力不够稳定,容易导致压制变形,批量成型的精度也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能够避免成型过程中晶体管受损,并且成型高效、成型精度一致性好。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所述晶体管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引脚,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转料仓、定位件、夹持件、凹模和凸模;所述转料仓用于容纳所述本体,所述转料仓底部设有仅能使所述引脚伸出的缝隙,所述转料仓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分布在所述缝隙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转料仓在所述机台上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转料仓中的所述晶体管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入料口传送到所述出料口;所述定位件可移动至贴合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以将所述出料口堵塞,以对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晶体管进行限位;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凹模均设于所述出料口处,且分布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凹模位于所述定位件下方,所述凹模包括夹持座和位于所述夹持座下方的凹模座,所述夹持座与凹模座之间具有模腔;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夹持件可相向移动,以对称夹持在所述引脚的根部两侧;所述凸模设于与所述夹持件同侧的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夹持件下方且对应所述模腔设置,所述凸模可向所述模腔移动以将所述引脚的头部朝所述模腔内折弯。其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转料仓可拆卸地平行对接的物料盒,所述物料盒与所述入料口连通。其中,所述转料仓内设有对所述晶体管进行滑行导向的导轨。其中,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凹模座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凹模座相互独立且活动连接。其中,用于成型所述引脚的折弯内角的所述夹持座的一边具有第一圆角。其中,用于成型所述引脚的折弯外角的所述凸模的一边具有第二圆角。其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台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定位件、所述夹持件、所述凹模及所述凸模的运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通过设置倾斜布置的转料仓,使得晶体管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传送至出料口,实现了自动送料;通过设置定位件,能够对待成型的晶体管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可对称夹持在引脚的根部的夹持件与夹持座,能够在成型之前先将引脚的根部夹固,使得凸模冲压引脚的头部时,不会拉扯引脚的根部,从而防止与所述根部相连的本体受拉而损坏。并且,由于本定位装置采用机械方式送料和加工成型,因而成型效率高;依靠凸模施加冲压力,因而冲压力十分稳定且灵活可调。因此本定位装置的成型精度高、成型精度一致性良好,不会产生压制变形的异常。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装置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装置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成型装置的定位件限位晶体管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成型装置的夹持件与夹持座夹持晶体管引脚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位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成型装置的凸模冲压晶体管引脚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装置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用于对晶体管的引脚进行折弯成型。如图1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晶体管10包括本体101和引脚102,本体101与引脚102相连。所述成型装置可以批量进行晶体管10的成型。但是应理解,本成型装置不仅限于成型晶体管10,实际上本成型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带引脚器件的成型。如图2和图3所示,本第一实施例的成型装置11包括机台110。机台110上设有转料仓120、定位件130、夹持件160、凹模140和凸模150。机台110作为成型装置11的承载机构和动力控制中枢,能够对成型装置11的其他部件进行运动控制。如图2所示,转料仓120倾斜设置在机台110上,其与机台110的台面呈一夹角θ。转料仓120用于装载晶体管10。具体的,转料仓120内容纳有晶体管10的本体101,而晶体管10的引脚102伸出在转料仓120外。转料仓120底部设有缝隙(图未示),所述缝隙的尺寸能使装入的引脚102伸出,但将本体101卡设在转料仓120内。使引脚102伸出到转料仓120外,是为了便于后续对引脚102进行折弯成型。转料仓120具有入料口121和出料口122,晶体管10从入料口121装入,在出料口122处进行成型并脱离。设置所述夹角θ,能够使得转料仓120中的晶体管10在重力作用下,从入料口121自动传送到出料口1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夹角θ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夹角θ的具体数值。本实施例中,转料仓120内设有导轨(图未示),所述导轨用于在晶体管10滑行时起导向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所述导轨,晶体管10直接在转料仓120内滑动,类似订书针在订书机的针匣内平移的结构。转料仓120可以是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盒而成,此种结构便于制造;转料仓120也可以直接一体成型。如图3和4所示,定位件130可移动地设在机台110上。定位件130可以移动到正对出料口122的位置,且定位件130的一个表面贴合在出料口122上,将出料口122堵塞,使得出料口122处的晶体管10无法继续移动。定位件130贴合在出料口122上时,其表面会接触本体102以将本体101“挡住”,而引脚102则悬空。从而,定位件130起到限位作用,以便于后续对引脚102进行成型。在完成一批次的成型之后,定位件130又能够回退到初始位置而不再堵塞出料口122,使已经成型的晶体管10从出料口122脱落。下一批次待成型的晶体管10会前移至出料口122处等待成型,而定位件130又将重复下一个成型周期内的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30开始就与出料口122在水平方向对应,定位件130水平平移即可将出料口122堵塞。此种设计中,定位件130的移动路径短、机构设计比较简洁。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130只需要能移动到堵塞出料口122的位置即可,而无需限制定位件130的初始位置。例如,定位件130开始就与出料口122在垂直方向上对应,定位件130竖直平移以将出料口122堵塞。如图3-图5所示,夹持件160和凹模140均设在出料口122处,且分布在出料口122两侧。其中,凹模140位于定位件130下方,即凹模140对应引脚102,便于对引脚102进行成型。凹模140包括夹持座143和位于夹持座143下方的凹模座141。夹持座14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晶体管的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所述晶体管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转料仓、定位件、夹持件、凹模和凸模;所述转料仓用于容纳所述本体,所述转料仓底部设有仅能使所述引脚伸出的缝隙,所述转料仓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分布在所述缝隙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转料仓在所述机台上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转料仓中的所述晶体管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入料口传送到所述出料口;所述定位件可移动至贴合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以将所述出料口堵塞,以对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晶体管进行限位;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凹模均设于所述出料口处,且分布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凹模位于所述定位件下方,所述凹模包括夹持座和位于所述夹持座下方的凹模座,所述夹持座与凹模座之间具有模腔;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夹持件可相向移动,以对称夹持在所述引脚的根部两侧;所述凸模设于与所述夹持件同侧的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夹持件下方且对应所述模腔设置,所述凸模可向所述模腔移动以将所述引脚的头部朝所述模腔内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晶体管的成型装置,所述晶体管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转料仓、定位件、夹持件、凹模和凸模;所述转料仓用于容纳所述本体,所述转料仓底部设有仅能使所述引脚伸出的缝隙,所述转料仓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分布在所述缝隙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转料仓在所述机台上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转料仓中的所述晶体管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入料口传送到所述出料口;所述定位件可移动至贴合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以将所述出料口堵塞,以对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晶体管进行限位;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凹模均设于所述出料口处,且分布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凹模位于所述定位件下方,所述凹模包括夹持座和位于所述夹持座下方的凹模座,所述夹持座与凹模座之间具有模腔;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夹持件可相向移动,以对称夹持在所述引脚的根部两侧;所述凸模设于与所述夹持件同侧的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夹持件下方且对应所述模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佳华李言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