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45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切设备,包括上模、下模、控制系统,所述上模包括顶板、下压板、伺服电机、丝杆、连接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丝杆的丝杆螺母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下压板固定;所述连接座上靠近丝杆的位置设置有精密光电传感器,所述丝杆上固定设置有与精密光电传感器配合的金属片,所述下压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左切刀和右切刀,所述左切刀和所述右切刀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下模包括裁切座以及固定在裁切座下方的底座,所述裁切座与所述让位空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内设置有刀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高精度的分段式下压,确保裁切的质量。

A punching and cut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切设备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冲切设备。
技术介绍
在二极管加工环节中,二极管完成前期组装工序后,需要对其较长的引脚进行冲切,以符合所需的引脚长度。现有技术中,对于型号为SOT363以及型号为523的二极管引脚的冲切,主要通过冲切设备进行冲切,其主要存在的缺陷是:上述两型号的二极管封装的伸出引脚段的水平距离需要不超过0.5mm,为了提升裁切的效率,切刀的下降速度与裁切速度相同,常常因为冲切力量过大,导致将引脚拉断,使产品直接报废,大大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切设备,实现高精度的分段式下压,确保裁切的质量。通过对冲切设备设定好不同的行程距离和速度,从而避免由于冲切力量过大,导致将引脚拉断的情况,确保裁切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产品报废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切设备,包括上模、下模、控制系统,所述上模包括顶板、下压板、伺服电机、丝杆、连接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丝杆的丝杆螺母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下压板固定,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顶板固定;所述连接座上靠近丝杆的位置设置有精密光电传感器,所述丝杆上固定设置有与精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冲切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切设备,包括上模、下模(18)、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顶板(27)、下压板(12)、伺服电机(10)、丝杆(28)、连接座(11),所述伺服电机(10)固定在连接座(11)上,所述丝杆(28)的丝杆螺母与连接座(1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8)的一端与下压板(12)固定,所述丝杆(28)的另一端与顶板(27)固定;所述连接座(11)上靠近丝杆(28)的位置设置有精密光电传感器(17),所述丝杆(28)上固定设置有与精密光电传感器(17)配合的金属片(20),所述下压板(12)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左切刀(14)和右切刀(13),所述左切刀(14)和所述右切刀(13)之间形成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切设备,包括上模、下模(18)、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顶板(27)、下压板(12)、伺服电机(10)、丝杆(28)、连接座(11),所述伺服电机(10)固定在连接座(11)上,所述丝杆(28)的丝杆螺母与连接座(1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8)的一端与下压板(12)固定,所述丝杆(28)的另一端与顶板(27)固定;所述连接座(11)上靠近丝杆(28)的位置设置有精密光电传感器(17),所述丝杆(28)上固定设置有与精密光电传感器(17)配合的金属片(20),所述下压板(12)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左切刀(14)和右切刀(13),所述左切刀(14)和所述右切刀(13)之间形成让位空间(22);所述下模(18)包括裁切座(15)以及固定在裁切座(15)下方的底座(16),所述裁切座(15)与所述让位空间(2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刀槽(23),所述刀槽(23)内设置有刀座(21),所述刀座(21)的底部与底座(16)固定;所述刀座(21)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裁切座(15)的上表面;所述刀槽(23)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所述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宗友詹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