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所述管板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所述管板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穿设在毛细吸液芯内,所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均热板,制备的均热板能够有效解决均热板的中间支撑问题,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效果,均热板上任一亮点之间的温度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
Ultra-thin heat shar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均热板
本技术属于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
技术介绍
目前服务器、显示适配器等易累积或产生高热量的电子设备,其传统热管理中多以风扇或散热模块来实现,散热模块由实心压铸件、热导管、热交换鳍片、风扇组成,多根热管与压铸件组合相较于单一压铸件的散热效果要好,然而,散热底座上近热源点与远热源点的温差仍可达10℃以上,散热效果仍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业界通过不断研发产出均热板,均热板的面积大,可以直接接触产生热量的电子元件,让热量呈平面辐射状的方式散热,相较于热管式散热方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但是,由于均热板长度和宽度方向的跨度大,使得均热板的整体支撑存在缺陷,在超薄均热板中体现最为明显,最终影响导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均热板,能够有效解决均热板的中间支撑问题,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效果,均热板上任一亮点之间的温度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均热板,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所述管板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所述管板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穿设在毛细吸液芯内,所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毛细吸液芯与管板内的毛细吸液芯均互相连通。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结构为编织类支撑结构。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结构为带有凸起的板状。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起为呈圆弧形波浪状分布。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凸起为呈圆弧形波峰波谷交替分布。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管板的厚度小于等于3mm。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以上制备方法制备的超薄均热板,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所述管板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所述管板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穿设在毛细吸液芯内,所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毛细吸液芯与管板内的毛细吸液芯均互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的超薄均热板,能够有效解决均热板的中间支撑问题,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效果,均热板上任一亮点之间的温度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其二、支撑结构内部设有与管板内部毛细吸液芯连通的毛细吸液芯,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介质的回流速度,进一步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管板,4-毛细吸液芯,6-支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薄均热板,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2,上述管板2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4,上述管板2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6,上述支撑结构6穿设在毛细吸液芯2内,上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管板2内的工作介质在低真空度的环境中受热后开始产生冷却液的气化现象,此时吸收热能并且体积迅速膨胀,气相的冷却介质迅速充满整个腔体,当气相工质接触到一个比较冷的区域时便会产生凝结现象,藉由凝结的现象释放出在蒸发时累积的热量,凝结后的冷却液再藉由毛细吸液芯的毛细管道再回到蒸发热源处,以此工作介质在管板2内循环进行相变,将热源处的热量传导出去。设计的支撑结构能够解决均热板的中间支撑问题,尤其是厚度在3mm以内的均热板,能够极大的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性能,均热板上任一亮点之间的温度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结构6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优选为编织类毛细吸液芯结构,上述支撑结构6内部的毛细吸液芯与管板2内的毛细吸液芯均互相连通。能够大大提高管板2内工作介质的回流速度,进一步提高均热板的导热性能。进一步的,上述支撑结构6为带有凸起的板状;其中,凸起是在编织产生支撑结构时一体成型,可以保证支撑结构的强度和支撑能力。上述凸起为呈圆弧形波浪状分布;或者上述凸起为呈圆弧形波峰波谷交替分布。凸起能够均衡支撑结构各个部位的支撑力,使得形成管板2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受力基本相同,避免均热板坍塌或变形,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以上结构的超薄均热板,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取平板状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烧结毛细吸液芯;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下正对设置,且两者的毛细吸液芯均设置在各自壳体的内侧;(2)取支撑结构居中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且支撑结构穿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毛细吸液芯之间;(3)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焊接成内部带有容腔的管板结构,在管板的侧边预留封口;上述支撑结构被居中包覆在管板的容腔内;(4)从封口处将管板内部抽真空;(5)从封口处向管板内注入工作介质;(6)热封上述封口,上述封口热合后管板内部形成封闭容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所述管板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所述管板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穿设在毛细吸液芯内,所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带有真空容腔的管板,所述管板的内部烧结有毛细吸液芯,所述管板的中心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穿设在毛细吸液芯内,所述真空容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毛细吸液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毛细吸液芯与管板内的毛细吸液芯均互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均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幸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