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起忠专利>正文

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67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所述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过渡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油路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一活塞杆形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形成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通过所述油腔内压力油的变化推动所述活塞杆的移动,实现了所述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的三工位,满足了去刺工艺要求,降低了废环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圆环链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圆环链在焊接过程中,圆环链上的焊接位置处会存在焊后毛刺,这些焊后毛刺需要去除。现在,常采用冷去刺工艺的去刺装置,这种去刺装置主要动力源来自去刺油缸,现有去刺装置上采用的去刺油缸是常规油缸,其活塞杆伸出时只有一个固定的行程,且至存在两种固定工位,通过行程开关来控制实现去刺要求的三工位,工作中常会发生行程开关失效,而导致产生废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旨在解决现有去刺油缸只有两个行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本体、第一缸套及第二缸套,所述第一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和所述第二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油路口,所述第二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缸套外侧面间隔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所述第一缸套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孔;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本体、第三缸套及第四缸套,所述第二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和所述第四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第四油路口,所述第四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密封腔,所述第四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接所述密封腔的第五油路口;过渡缸体,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端面,另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外端面,所述过渡缸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密封隔油环;第一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第一端及突出所述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端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密封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腔密闭形成第一油腔,且第一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一油腔;第二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第三端及突出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成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四端的外侧面和所述密封隔油环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腔密闭形成第二油腔,且所述第二油路口和所述第三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三腔密闭形成第三油腔,所述第四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腔,所述第四腔和所述密封腔密闭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五油路口连通所述第四油腔;以及,油路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油路口和所述第四油路口。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外侧面上的第一挡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挡块上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腔内表面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端外侧面上的第二挡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挡块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腔内表面密封接触。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圆环链去刺机,包括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所述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本体、第一缸套及第二缸套,所述第一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和所述第二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油路口,所述第二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缸套外侧面间隔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所述第一缸套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孔;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本体、第三缸套及第四缸套,所述第二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和所述第四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第四油路口,所述第四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密封腔,所述第四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接所述密封腔的第五油路口;过渡缸体,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端面,另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外端面,所述过渡缸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密封隔油环;第一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第一端及突出所述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端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密封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腔密闭形成第一油腔,且第一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一油腔;第二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第三端及突出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成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四端的外侧面和所述密封隔油环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腔密闭形成第二油腔,且所述第二油路口和所述第三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三腔密闭形成第三油腔,所述第四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腔,所述第四腔和所述密封腔密闭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五油路口连通所述第四油腔;以及,油路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油路口和所述第四油路口。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五油路口中进油,第二油路口中回油,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同时向中间相向运行,直至第三密封组件的端面和所述第三缸套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第一端抵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四端,所述去刺油缸处于中位;第二油路口中进油,所述第二油腔和所述第三油腔中存在压力油,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相背离运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缸套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端面和所述第四缸套的端面抵接,所述去刺油缸处于左位;第五油路口中回油,第一油路口中进油,所述第二活塞杆不移动,所述第一活塞杆向右移动直至抵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四端,所述去刺油缸处于右位;通过所述油路口中液压油的进出,实现了所述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的三工位,满足了去刺工艺要求,降低了废环率,具有良好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及圆环链去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本体、第一缸套及第二缸套,所述第一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和所述第二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油路口,所述第二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缸套外侧面间隔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所述第一缸套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孔;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本体、第三缸套及第四缸套,所述第二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和所述第四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第四油路口,所述第四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密封腔,所述第四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接所述密封腔的第五油路口;过渡缸体,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端面,另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外端面,所述过渡缸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密封隔油环;第一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第一端及突出所述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端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密封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腔密闭形成第一油腔,且第一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一油腔;第二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第三端及突出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成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四端的外侧面和所述密封隔油环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腔密闭形成第二油腔,且所述第二油路口和所述第三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三腔密闭形成第三油腔,所述第四油路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腔,所述第四腔和所述密封腔密闭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五油路口连通所述第四油腔;以及,油路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油路口和所述第四油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环链三位去刺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本体、第一缸套及第二缸套,所述第一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和所述第二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油路口,所述第二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缸套外侧面间隔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油路口和第三油路口,所述第一缸套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孔;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本体、第三缸套及第四缸套,所述第二缸本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和所述第四缸套安装于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两开口端,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缸套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第四油路口,所述第四缸套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密封腔,所述第四缸套的外侧面设有连接所述密封腔的第五油路口;过渡缸体,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端面,另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外端面,所述过渡缸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密封隔油环;第一活塞杆,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第一端及突出所述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东孙树彬冯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起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