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56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支撑板设置为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而成的双层板体结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夹设碗状吸盘,碗状吸盘和外侧板之间夹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四周之间设置有海绵条,底座沿着外侧板的底部边缘设置为由水平横板和竖直板连接而成的截面呈“L”形的支撑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设置为表面向上凸起的拱桥弧形角铁,弧形角铁的表面排布设置有橡胶充气囊,橡胶充气囊设置为与弧形角铁曲率一致的反向弧形结构。支撑板和底座的协同作用,使拼缝更加严密,能稳定承受结构施工期间钢筋、模板、以及浇筑产生的压力,能有效保证浇筑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尺寸,并有效防止胀模、跑浆现象,施工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支撑设备
,具体涉及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用的顶板支撑结构,用于房屋的顶板支撑,但是,目前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顶板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双层钢丝网片加钢筋支撑对钢模板两侧进行支撑。由于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柱角容易出现跑浆,导致截面尺寸发生变化,无法使用定型的钢柱箍和传统的支撑架体;同时,由于顶板支撑常常较高,支撑架体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尤其是倾斜方向一侧,容易出现一面支撑一直落到地面、另一面不断挑架子的情况,层与层之间的支撑则会逐层出现错位,而且斜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柱角容易跑浆,截面尺寸易发生变化。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跑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而成的双层板体结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夹设碗状吸盘,碗状吸盘和外侧板之间夹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四周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海绵条沿纵向等间距呈“U”形循环排布设置,底座沿着外侧板的底部边缘设置为由水平横板和竖直板连接而成的截面呈“L”形的支撑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设置为表面向上凸起的拱桥弧形角铁,弧形角铁的表面排布设置有橡胶充气囊,橡胶充气囊设置为与弧形角铁曲率一致的反向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充气囊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橡胶充气囊与弧形角铁呈反向弧形相切排布设置。橡胶充气囊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及恢复性能,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底座的水平横板起到支撑作用,其上层的橡胶充气囊则对加固完成后的现场进行清理,保证了浇筑现场的卫生洁净度。进一步的,底座的竖直板内嵌设有耐磨块。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块设置为沿着水平等间距排布的“工”字形结构,“工”字形的竖直连接部填充有钢筋。耐磨块起到了支撑和耐磨的双重效果,由于其竖直方向上的钢筋,节约材料的同时,避免发生形变,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水平横板的宽度大于竖直板的高度。保证了水平的支撑力,同时有利于垃圾等快速收集。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水平横板上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架等间距设在底座上,起到支撑稳定性的作用,加强了底座的支持性能。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板设置为与水平横板上表面相切的截面呈“V”字形的结构。支撑钢板的特殊结构提高了使用效率,避免了脱落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底座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支撑板的支撑作用稳定性强,支撑板和底座的协同作用,使拼缝更加严密,能稳定承受结构施工期间钢筋、模板、以及浇筑产生的压力,能有效保证浇筑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尺寸,并有效防止胀模、跑浆现象,施工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浪费,提高施工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内耐磨块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内侧板;2、外侧板;3、竖直板;4、橡胶充气囊;5、水平横板;6、海绵条;7、吸盘;8、加强筋;9、耐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内侧板1和外侧板2连接而成的双层板体结构,内侧板1和外侧板2之间夹设碗状吸盘7,碗状吸盘7和外侧板2之间夹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8,外侧板2和内侧板1的四周之间设置有海绵条6,海绵条6沿纵向等间距呈“U”形循环排布设置,底座沿着外侧板2的底部边缘设置为由水平横板5和竖直板3连接而成的截面呈“L”形的支撑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5设置为表面向上凸起的拱桥弧形角铁,弧形角铁的表面排布设置有橡胶充气囊4,橡胶充气囊4设置为与弧形角铁曲率一致的反向弧形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5的宽度大于竖直板3的高度。保证了水平的支撑力,同时有利于垃圾等快速收集。支撑板的特殊结构,具有支撑稳定性和抗压力,中部的碗状吸盘7有利于降低支撑板内部的填充密度,同时碗状吸盘7与内侧板1、外侧板2的卡合稳定性强,内部的加强筋8有利于提高抗冲击力;吸盘7四周的海绵条6起到密封作用,同时防止内侧板1、外侧板2之间的开裂现象,间接延长使用寿命。具体使用时,将支撑板放置在待堵的罐浆位置,支撑板的底部采用底座固定支撑,当固定好支撑板的位置后,对准浇筑孔进行浇筑,支撑板和底座的协同作用,使拼缝更加严密,能稳定承受结构施工期间钢筋、模板、以及浇筑产生的压力,能有效保证浇筑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尺寸,并有效防止胀模、跑浆现象,施工方便,省时省力。可避免因跑浆现象的发生所造成的后浇带污染以及后期处理的人工浪费,方便之后的后混凝土浇筑,从而大大的提高施工效果。可以重复利用,且能方便的控制后浇带尺寸并防止侧面露浆,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节省人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意义。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橡胶充气囊4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橡胶充气囊4与弧形角铁呈反向弧形相切排布设置。橡胶充气囊4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及恢复性能,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底座的水平横板5起到支撑作用,其上层的橡胶充气囊4则对加固完成后的现场进行清理,保证了浇筑现场的卫生洁净度。如图3所示,竖直板3内嵌设有耐磨块9,耐磨块9设置为沿着水平等间距排布的“工”字形结构,“工”字形的竖直连接部填充有钢筋。耐磨块9起到了支撑和耐磨的双重效果,由于其竖直方向上的钢筋,节约材料的同时,避免发生形变,延长使用寿命。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底座的水平横板5上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架等间距设在底座上,起到支撑稳定性的作用,加强了底座的支持性能。支撑钢板设置为与水平横板5上表面相切的截面呈“V”字形的结构。支撑钢板的特殊结构提高了使用效率,避免了脱落现象。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而成的双层板体结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夹设碗状吸盘,碗状吸盘和外侧板之间夹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四周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海绵条沿纵向等间距呈“U”形循环排布设置,底座沿着外侧板的底部边缘设置为由水平横板和竖直板连接而成的截面呈“L”形的支撑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设置为表面向上凸起的拱桥弧形角铁,弧形角铁的表面排布设置有橡胶充气囊,橡胶充气囊设置为与弧形角铁曲率一致的反向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而成的双层板体结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夹设碗状吸盘,碗状吸盘和外侧板之间夹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四周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海绵条沿纵向等间距呈“U”形循环排布设置,底座沿着外侧板的底部边缘设置为由水平横板和竖直板连接而成的截面呈“L”形的支撑结构,底座的水平横板设置为表面向上凸起的拱桥弧形角铁,弧形角铁的表面排布设置有橡胶充气囊,橡胶充气囊设置为与弧形角铁曲率一致的反向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板底部刚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充气囊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橡胶充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武郭召辉林伟娅郭海波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