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8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5:05
本专利属于摩托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踏板和脚蹬支架,还包括固定套、固定螺栓和限位销,固定套固定在脚蹬支架上,固定套中心孔中设有内螺纹,脚踏板上设有定位孔,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孔拧紧在固定套的内螺纹中,脚踏板上加工有限位孔,限位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侧壁。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脚踏板会脱离脚蹬支架的问题,再者防止了固定螺栓松动。

Motorcycle pedal

The patent belongs to the motorcycle field,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motorcycle pedal comprises a pedal, and the pedal bracket, and also comprises a fixing sleeve and a fixing bolt and a limit pin, a fixed sleeve is fixed on the pedal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fixed sleeve, the foo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fixing bolt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hole is screwed on the inner threaded fixing sleeve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pedal limiting hole, the limit pin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locating hole, the limit pin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a fixed set of side wall. The devic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ical foot pedal will be separated from the pedal support, and also prevents the loosening of the fixed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脚蹬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领域。
技术介绍
摩托车脚蹬位于摩托车两侧,供摩托车骑乘者放置双脚之用。摩托车脚蹬为长方体形支承块,在其一端开设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用一销轴将脚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两侧的安装支架上。在脚蹬上表面设置有脚踏胶皮,脚踏胶皮通过螺栓或以其它方式安装在脚蹬上,其安装和拆卸均不方便,并且脚踏胶皮安装在脚蹬上后,使脚蹬外观显得不太美观。专利授权号为CN274975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脚蹬,主要由脚蹬支架和脚踏板组成,在脚踏板上表面设置有脚踏胶皮与脚踏板联为一体,脚蹬支架与脚踏板以燕尾滑槽式结构组合为一体,且脚蹬支架与脚踏板间隙配合,在脚蹬支架外端底面旋有防磨螺栓,且防磨螺栓端面抵触在脚踏板上。该方案解决了脚蹬安装和拆卸均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中防磨螺栓端面抵触在脚踏板上,在受力较大时或防磨螺栓松动时,脚踏板会沿燕尾槽滑动,造成脚踏板脱离脚蹬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蹬,以解决现有技术脚踏板会脱离脚蹬支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踏板和脚蹬支架,还包括固定套、固定螺栓和限位销,固定套固定在脚蹬支架上,固定套中心孔中设有内螺纹,脚踏板上设有定位孔,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孔,固定螺栓紧固在固定套上,脚踏板上加工有限位孔,限位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侧壁。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当脚踏板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时,因为限位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侧壁,限位销不会转动。在固定螺栓和限位销的两点限制作用下,防止了脚踏板转动,从而防止了脚踏板带动固定螺栓转动,进而防止了固定螺栓松动。另一方面,当固定螺栓因为振动而松动时,因为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套上,只会在固定螺栓的轴向发生较小的位移,而脚踏板沿限位销轴向也只会发生较小的位移,而不会脱出,即防止了脚踏板脱离脚蹬支架。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摩托车脚蹬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同时防止了脚踏板脱离脚蹬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脚踏板会脱离脚蹬支架的问题,再者防止了固定螺栓松动。优化方案一:所述固定套与限位销的固定面处为平面。固定面为平面,使限位销与固定套的接触面较广,利于固定。优化方案二:所述脚踏板侧面具有踏脚部,踏脚部呈板状。板状的踏脚部,支撑面广,方便踩踏。优化方案三:所述脚蹬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侧面,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套,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侧面,第二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套,第三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套侧面,第三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套侧面。第一连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支架稳定性较强。优化方案四: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杆上,加强筋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上。加强筋的设置使脚蹬支架的稳定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摩托车脚蹬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脚蹬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脚蹬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安装套4、加强筋5、第三连杆6、第二安装套7、限位销8、踏脚部9、固定螺栓10、固定套11。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摩托车脚蹬,如图1所示,包括脚踏板、脚蹬1支架、固定套11、固定螺栓10和限位销8。脚蹬1支架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杆2一端焊接在固定套11侧面,第一连杆2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安装套4侧面。第二连杆3一端焊接在固定套11侧面,第二连杆3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安装套7侧面。第三连杆6一端焊接在第一安装套4侧面,第三连杆6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安装套7侧面,第三连杆6和第二连杆3之间焊接有弧状的加强筋5。如图2所示,脚踏板侧面一体成型有踏脚部9,踏脚部9呈梯形的板状。固定套11固定在脚蹬1支架上,固定套11中心孔攻有内螺纹,脚踏板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孔,固定螺栓10穿过定位孔拧紧在固定套11的内螺纹中,进而将脚踏板固定在固定套11上。脚踏板上加工有限位孔,限位销8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11侧壁,固定套11与限位销8的焊接处为平面,焊接面为平面,方便施焊。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摩托车脚蹬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踏板和脚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固定螺栓和限位销,固定套固定在脚蹬支架上,固定套中心孔中设有内螺纹,脚踏板上设有定位孔,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孔,固定螺栓紧固在固定套上,脚踏板上加工有限位孔,限位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踏板和脚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固定螺栓和限位销,固定套固定在脚蹬支架上,固定套中心孔中设有内螺纹,脚踏板上设有定位孔,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孔,固定螺栓紧固在固定套上,脚踏板上加工有限位孔,限位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限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与限位销的固定面处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侧面具有踏脚部,踏脚部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杨钊桑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