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自行车及其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
技术介绍
通常自行车载人主要是通过使乘坐者坐于自行车后架上。然而,山地车的自行车后架为设计乘坐者的乘坐位置,这使得采用山地车载人存在诸多不便。为了提高自行车载人的便利性,所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自行车后踏板,即安装在自行车后架上的脚踏板。这些脚踏板为乘坐人员提供了脚部支撑位置。如此,即使山地车也可以让乘客双脚分别踏在左右两个自行车后踏板上,以站立姿势乘坐自行车前行。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后踏板由于自身结构过于简单,不存在增强效果,所以支撑强度较弱。这样在行车途中极易发生因自行车后踏板支撑强度不足而断裂的情况。这样因乘坐者身体失衡而增加了乘坐者的摔伤风险。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能够使自行车后踏板具有足够高的支撑能力,从而提高自行车后踏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包括主支撑体,所述主支撑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包括主支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扩大支撑面积的辅助支撑体(3),所述主支撑体(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主支撑体(2)固定在自行车后架上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5),所述主支撑体(2)的侧面和所述辅助支撑体(3)的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加所述辅助支撑体(3)支撑强度的增强体(6),所述下安装板(5)的侧面与所述主支撑体(2)的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增强肋(4);所述增强体(6)为直角三棱柱钢管,多个所述增强肋(4)通过两两相交的方式构成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包括主支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扩大支撑面积的辅助支撑体(3),所述主支撑体(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主支撑体(2)固定在自行车后架上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5),所述主支撑体(2)的侧面和所述辅助支撑体(3)的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加所述辅助支撑体(3)支撑强度的增强体(6),所述下安装板(5)的侧面与所述主支撑体(2)的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增强肋(4);所述增强体(6)为直角三棱柱钢管,多个所述增强肋(4)通过两两相交的方式构成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效果明显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昌琴瑶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