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8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包括框架、螺母、拉杆、限位块、加强筋及把手搭扣;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和一个加强筋;在框架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块,在每个限位块上设置有相对的拉杆穿孔;把手搭扣与拉杆固定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拉杆穿孔后用螺母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拉杆、把手搭扣、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及加强筋结构,使得装辅具结构轻巧稳定,拆卸、更换及修方便;本技术方案的装辅具具有锁紧、松开可调节功能,是一种多功能装辅具。

An adjustable body tail do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djustable body tail do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nut, pull rod, limit block, reinforcement and handle buckle; the both ends of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fixed spacing block and a reinforcing rib;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lative limit in each block, the limit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relative rod perforation; handle fastener and fixed connection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pull ro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pull rod connected with nuts after perfora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through the draw rod and the handle mounting hole fixed hasp, a stopper and the reinforcing rib structure, making the assembly aids lightweight structure stability, disassembly, replacement and repair conveni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has installed auxiliary locking and releasing adjustable function,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装配工序辅助工具
,特别是指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
技术介绍
焊装车间MPV车型白车身尾门自装调线装配后,采用输送链流转至涂装工序,在流转过程中易造成尾门与车架尾梁的碰撞,导致尾门内板有不同程度的凹坑。在涂装车间涂胶岗位在进行尾门涂胶时,现有技术是由人工用手直接将尾门进行托举,易于将前一工序涂过的胶擦除,同时造成尾门表面有污痕,影响面漆效果。为此需要研发一种简易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用于保证尾门内外表面的外观,此辅具操作高效灵活,简单方便。如图1所示,为现简易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将两侧限位块捏紧后放入尾门锁体安装孔后松开即可实现对车身尾门的托举,此装辅具循环使用,经涂装烘箱高温及长期使用后弹性极具衰减,导致辅具无法安装限位。还有一种简易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采用螺栓装配式辅具,一个人负责举升尾门,另一个人负责螺栓装配打紧至尾门锁安装孔,采用此装辅具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成本较高,且螺栓安装及拆卸不方便,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装辅具长期使用导致衰减严重及成本高,装配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包括框架、螺母、拉杆、限位块、加强筋及把手搭扣;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和一个加强筋;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块,在每个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相对的拉杆穿孔;所述把手搭扣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拉杆穿孔后用所述螺母连接。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竖边、第二竖边及横边;所述第一竖边与所述第二竖边平行,所述横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边及所述第二竖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边同时垂直所述第一竖边及所述第二竖边。所述加强筋为台阶形,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竖直加强筋及第二横向加强筋;所述竖直加强筋同时垂直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及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平行;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竖边上。所述安装孔固定限位块为F形结构,包括固定限位块本体,在所述固定限位块本体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在所述固定限位块本体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弯折部平行;所述固定限位块本体分别同所述第一竖边、所述竖直加强筋及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为板形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竖边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竖边上;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各设置有一个拉杆穿孔。所述拉杆包括拉杆本体、第二拉杆及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垂直于所述拉杆本体及第二拉杆;所述拉杆本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拉杆的长度;在所述拉杆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把手搭扣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拉杆、把手搭扣、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及加强筋结构,使得装辅具结构轻巧稳定,拆卸、更换及修方便。本技术方案的装辅具具有锁紧、松开可调节功能,是一种多功能装辅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简易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辅具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装辅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辅具把手支架打开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安装孔固定限位块,3螺母,4拉杆,5把手搭扣,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11第一竖边,12第二竖边,13横边,21固定限位块本体,22弯折部,23支撑板,41拉杆本体,42第二拉杆,43连接杆,81第一横向加强筋,82第二横向加强筋,83竖直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框架1、螺母3、拉杆、限位块、加强筋及把手搭扣5。框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2和一个加强筋。在框架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块,在每个限位块上设置有相对的拉杆穿孔。把手搭扣与拉杆固定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拉杆穿孔后用螺母连接。框架1包括第一竖边11、第二竖边12及横边13,本申请的框架通过管形管或钢筋弯折而成;第一竖边与第二竖边平行,横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边及第二竖边的一端固定连接;横边同时垂直第一竖边及第二竖边。在本申请中,共有两个加强筋,结构相同。加强筋为台阶形,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81、竖直加强筋83及第二横向加强筋82;竖直加强筋同时垂直第一横向加强筋及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一横向加强筋与第二横向加强筋平行。第一横向加强筋固定于第一竖边上。同样,在第二竖边上也固定有一个加强筋,并且该加强筋的第一横向加强筋固定于第二竖边上。在本申请中,共包括有两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第一竖边与第二竖边上均各固定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安装孔固定限位块2为F形结构,包括固定限位块本体21,在固定限位块本体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22;在固定限位块本体上固定有支撑板23;支撑板与弯折部平行。固定限位块本体分别同第一竖边、竖直加强筋及第二横向加强筋固定连接。限位块为板形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第一限位块固定于第一竖边上,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相对设置于第二竖边上。在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上各设置有一个拉杆穿孔。拉杆4包括拉杆本体41、第二拉杆42及两个连接杆43;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垂直于拉杆本体及第二拉杆;拉杆本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拉杆的长度。在拉杆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螺母螺纹连接,连接后,拉杆能够在限位块的拉杆穿孔内转动。把手搭扣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的使用是通过把手搭扣顺着拉杆打开后,超过限位块的位置之后,在加强筋的位置将把手搭扣捏紧,使安装孔固定限位块位置的张口变小,装进尾门锁扣安装孔,放开,随后将把手搭扣顺着拉杆放下至框架底部位置。本技术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螺母、拉杆、限位块、加强筋及把手搭扣;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和一个加强筋;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块,在每个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相对的拉杆穿孔;所述把手搭扣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拉杆穿孔后用所述螺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螺母、拉杆、限位块、加强筋及把手搭扣;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固定限位块和一个加强筋;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块,在每个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相对的拉杆穿孔;所述把手搭扣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拉杆穿孔后用所述螺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竖边、第二竖边及横边;所述第一竖边与所述第二竖边平行,所述横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边及所述第二竖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边同时垂直所述第一竖边及所述第二竖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台阶形,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竖直加强筋及第二横向加强筋;所述竖直加强筋同时垂直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及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平行;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竖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车身尾门装辅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程韬卜士瑞李振东韦树鹏朱鸿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