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7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所述前围板的中下边沿中部设置有一个“n”字形的缺口,且该缺口上设置有前围加强板下板,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分别通过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对应焊接在所述缺口的边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均形成斜坡面,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与顶板连接形成为一体,该顶板上设置有多个漏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制造,通过前围加强板下板与前围板焊接为一体的形式形成整体,结构牢固,在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的同时,生产起来也更加简单、便于控制生产质量。

A front plate structure of a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cow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front panel, the lower edge of the central fron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n\ shape of the notch, and the notch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plate lower plate, the front plate wall reinforc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welded on the edge of the gap the left side plate, right side plate and a back side corresponding to the left side plate, right side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are formed and the slope surface, the left side plate, right side plate and a rear side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roof is connected to form a whole, th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quid leakage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reasonable design, easy manufacture, through front and front panel strengthening plate plate to form a whole, as one form of welding firm structure, to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more simple and easy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围板是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也作为底盘排气、传动、电器线束等零部件通过安装的重要位置,需前围板中间部位设计较高隆起特征避让,同时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抵用来抗碰撞事故中发动机舱物件向车厢后移。现有前围板在中通道部位设计一体式隆起结构,模具拉延深度较大,型面不宜设计复杂特征,零件质量控制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所述前围板的中下边沿中部设置有一个“n”字形的缺口,且该缺口上设置有前围加强板下板,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分别通过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对应焊接在所述缺口的边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均形成斜坡面,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与顶板连接形成为一体,该顶板上设置有多个漏液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缺口的作用在于从结构上形成一个空间,用来设置前围加强板下板,前围加强板的作用是通过与前围板连接,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满足相应功能的需要。前围加强板具体通过三面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来焊接在缺口边沿,且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自身形成斜坡面,来共同支撑顶板,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顶板上的漏液孔作用一方面在于在具体使用时帮助漏出积液,同时也具有减重的功能。进一步,为了在前围板的中部穿过转向,并设有对该转向产生支撑,所述前围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转向座,该转向座端部设置有一个转向座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制造,通过前围加强板下板与前围板焊接为一体的形式形成整体,结构牢固,在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的同时,生产起来也更加简单、便于控制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等轴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具有前围板1,所述前围板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转向座3,该转向座3端部设置有一个转向座孔3a。所述前围板1的中下边沿中部设置有一个“n”字形的缺口1a,且该缺口1a上设置有前围加强板下板2。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2分别通过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对应焊接在所述缺口1a的边沿,所述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均形成斜坡面,且所述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的上端与顶板2d连接形成为一体,该顶板2d上设置有多个漏液孔2e。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前围板1作为主体,在生产时单独通过模具来制成,由于前围板1整体上是一个平板状,因此采用模具制成比较简单,生效率高,也容易在上面制成其他的结构特征,便于控制质量。缺口1a的作用在于从结构上形成一个空间,用来设置前围加强板下板2,前围加强板下板2的作用是通过与前围板1连接,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满足相应功能的需要。同样,前围加强板下板2的生产也直接通过模具单独形成,生产起来更加简单、快捷。前围加强板下板2由左侧板2a、右侧板2b、后侧板2c和顶板2d一体形成一个整体。前围加强板下板2具体通过三面的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来焊接在缺口1a边沿,且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自身形成斜坡面,来共同支撑顶板2d,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顶板2d上的漏液孔2e作用一方面在于在具体使用时帮助漏出积液,同时也具有减重的功能。前围板1上的转向座3端部设置有一个转向座孔3a,用来安装和支撑转向。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的中下边沿中部设置有一个“n”字形的缺口(1a),且该缺口(1a)上设置有前围加强板下板(2),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2)分别通过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对应焊接在所述缺口(1a)的边沿,所述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均形成斜坡面,且所述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的上端与顶板(2d)连接形成为一体,该顶板(2d)上设置有多个漏液孔(2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的中下边沿中部设置有一个“n”字形的缺口(1a),且该缺口(1a)上设置有前围加强板下板(2),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2)分别通过左侧板(2a)、右侧板(2b)和后侧板(2c)对应焊接在所述缺口(1a)的边沿,所述左侧板(2a)、右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益波朱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