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9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夹具,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腔室,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第一活塞件顶部设有滑座,滑座上斜插有多个斜拉杆,腔室上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内径由上至下渐扩,斜拉杆的一侧面和开口的内壁接触配合,斜拉杆的顶端从开口延伸出腔室,斜拉杆的顶端设有压紧块,斜拉杆的顶部水平插装有销钉,第二活塞件包括和销钉的一端均分别接触配合的楔形顶,楔形顶的外径由上至下渐扩。通过控制第一活塞件下落的同时控制第二活塞件上升,使得斜拉杆下压并外张,则加工件被压紧,同时楔形顶推出销钉抵紧加工件的内壁,进一步膨胀支撑加工件,因此可实现全自动运作,省力省时且加工精度高。

An automatic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夹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夹具。
技术介绍
壳状零部件的加工需要用到特定的加工方法,部分加工方法还需要使用特殊的夹具。现有的加工壳状零部件的方法包括通过外形预留装夹位置分段加工,或者用产品内腔定位并压紧的方式加工。外形预留装夹位置的方式效率低,并存在曲面接不顺等情况,使得加工费时费力且良品率不高;而用产品内腔定位并压紧的方式加工,因为产品内腔本身就存在公差范围,则加工时极难到达高精度自动定心,重复定位时精度就更低了。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壳状零部件加工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夹具,该自动夹具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壳状零部件加工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夹具,包括:用于放置加工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所述第一活塞件顶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上斜插有多个斜拉杆,所述腔室上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由上至下渐扩,所述斜拉杆的一侧面和所述开口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斜拉杆的顶端从所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加工件(1)的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件(3)和第二活塞件(4),所述第一活塞件(3)顶部设有滑座(5),所述滑座(5)上斜插有多个斜拉杆(6),所述腔室上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由上至下渐扩,所述斜拉杆(6)的一侧面和所述开口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斜拉杆(6)的顶端从所述开口延伸出所述腔室,所述斜拉杆(6)的顶端设有用于压紧所述加工件(1)内圈的压紧块(61),所述斜拉杆(6)的顶部水平插装有销钉(7),所述第二活塞件(4)包括和所述销钉(7)的一端均分别接触配合的楔形顶(41),所述楔形顶(41)的外径由上至下渐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加工件(1)的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件(3)和第二活塞件(4),所述第一活塞件(3)顶部设有滑座(5),所述滑座(5)上斜插有多个斜拉杆(6),所述腔室上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由上至下渐扩,所述斜拉杆(6)的一侧面和所述开口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斜拉杆(6)的顶端从所述开口延伸出所述腔室,所述斜拉杆(6)的顶端设有用于压紧所述加工件(1)内圈的压紧块(61),所述斜拉杆(6)的顶部水平插装有销钉(7),所述第二活塞件(4)包括和所述销钉(7)的一端均分别接触配合的楔形顶(41),所述楔形顶(41)的外径由上至下渐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22),所述腔室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底座(21)内的第一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二底座(22)内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活塞件(3)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活塞件(3)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腔室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滑座(5)和所述第二活塞件(3)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两个第一通孔(2121),通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121)的进放气来控制所述第一活塞件(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两个第二通孔(221),通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21)的进放气来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彭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