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硬壳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参照图8和图9,通常首先将顶盖片P与电芯C电连接,之后将顶盖片P与电芯C经由壳体S的开口O装入壳体S,随后采用人工用铝棒敲砸安装在壳体S的开口O上的顶盖片P,以使顶盖片压入开口O并使P的上表面P1与壳体S的开口O处的上表面S1齐平,从而完成压装整形。完成压装整形之后,进行顶盖片P的周缘缘与壳体S的开口的内周缘之间的缝焊。采用人工压装整形就有以下不足:1.无法保证效率与整形合格率。2.由于铝棒变形可能导致砸坏产品。3.人工在敲砸过程中,可能因用力不均匀可能导致拐角处焊缝变形,致使焊接进程中出现焊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能保证压装整形的效率与合格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包括施压组件。施压组件包括:压头,具有本体部,用于与顶盖片的上表面面接触;夹紧定位机构,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夹持并定位安装有顶盖片的壳体;以及驱动机构,连接于压头并带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组件(1),包括:压头(11),具有:本体部(111),用于与顶盖片(P)的上表面(P1)面接触;夹紧定位机构(12),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夹持并定位安装有顶盖片(P)的壳体(S);以及驱动机构(13),连接于压头(11)并带动压头(11)运动,以使压头(11)面向安装在壳体(S)的开口(O)上的顶盖片(P)运动并施压并使顶盖片(P)的上表面(P1)与壳体(S)的开口(O)处的上表面(S1)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组件(1),包括:压头(11),具有:本体部(111),用于与顶盖片(P)的上表面(P1)面接触;夹紧定位机构(12),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夹持并定位安装有顶盖片(P)的壳体(S);以及驱动机构(13),连接于压头(11)并带动压头(11)运动,以使压头(11)面向安装在壳体(S)的开口(O)上的顶盖片(P)运动并施压并使顶盖片(P)的上表面(P1)与壳体(S)的开口(O)处的上表面(S1)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3)包括:安装板(131),固定不动,设有出入口(1311);安装座(132),围绕安装板(131)的出入口(1311)并安装在安装板(131)上;以及施压气缸(133),安装在安装座(132)上;其中,压头(11)安装在施压气缸(133)的下侧,以在施压气缸(133)的带动下上下运动而出入于安装板(131)的出入口(1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定位机构(12)包括:基准座(121),安装于安装板(131)的下方且位于安装板(131)的出入口(1311)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具有上下贯通的且向内侧敞开的基准槽(1211);定位气缸(122),安装于安装板(131)的下方并与基准座(121)相对;以及定位块(123),安装在定位气缸(122)的内侧并与基准座(121)相对,具有上下贯通的且向内侧敞开的定位槽(1231);其中,定位气缸(122)能够带动定位块(123)面向或背离基准座(121)运动,以使定位块(123)的定位槽(1231)和基准座(121)的基准槽(1211)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夹持并定位安装有顶盖片(P)的壳体(S)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3)还包括:固定件(134),从下方安装于施压气缸(133),压头(11)从下方固定于固定件(134);以及驱动机构用缓冲器(135),安装在固定件(134)上并向下突出,与安装板(131)的出入口(1311)周围的表面相对,用于直接接触安装板(131)的出入口(1311)周围的表面以对施压气缸(133)所施加的压力进行缓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头(11)为两个并间隔布置,各压头(11)对顶盖片(P)的左右方向的一个短边和前后方向的两个长边的一部分进行施压,各压头(11)设有避让孔(113),以收容顶盖片(P)上的极柱(T),从而避免压坏极柱(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片壳体压装整形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毅军,杨庆斌,林细福,时成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