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3D打印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β-磷酸三钙与煅自然铜复合物的3D打印支架及其在骨修复医疗零件中的作用,属于中药新
技术介绍
骨缺损由于损伤、肿瘤、感染以及切除手术等疾病导致骨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人体骨骼具有重建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但对于较大骨缺损时,很难自行愈合,这时就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如骨移植、骨搬运技术、人工骨、组织工程学骨等。其中组织工程学骨,其核心三要素是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细胞生物调节因子,此方法疗效甚佳,但具有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β-TCP的3D打印支架属于人工骨范畴,β-TCP主要成分为由钙、磷,它的成分与骨中无机成分相似,能够很好与骨结合,植入体内后无不良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β-TCP支架具有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增大了表面积,利于细胞长入及其增殖分化,其修复主要体现在骨传导方面;β-TCP支架的一定的力学强度,植入后可以填充缺损部位,防止组织坍塌,保持骨的完整性,为新生骨细胞及骨组织提供可依附的位置。并且β-TCP在体液中能够发生降解,植入人体的β-磷酸三钙随时间逐渐溶解消失,其中的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3D打印支架,其特征在于,3D打印支架各粉料质量百分比为:β‑磷酸三钙55%‑80%,煅自然铜10%‑30%,聚丙烯酸钠2%‑10%、羟甲基丙基纤维素2%‑10%;以上4种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3D打印支架,其特征在于,3D打印支架各粉料质量百分比为:β-磷酸三钙55%-80%,煅自然铜10%-30%,聚丙烯酸钠2%-10%、羟甲基丙基纤维素2%-10%;以上4种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3D打印支架,其特征在于,煅自然铜的制备方法为:取生品自然铜,粒度9-10mm,铺垫厚度3cm于坩埚中,于马弗炉中煅烧,煅制温度600℃,时间2h,将煅烧完成的自然铜取出立即倒入米醋中,生品自然铜与醋的重量比为10:3,醋淬1次,醋淬5min后取出,晾干,粉碎过100目筛,得煅自然铜。3.如权利要求1所述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3D打印支架,其特征在于,3D打印支架各粉料的配制方法为:按比例取一定量煅自然铜,加8倍量水,煎煮1h,煎煮2次,滤过,滤液浓缩至10g/mL,与另外3种原料混合,加入超纯水,调整比例按原料与水1:0.5的体积比例混合,放入高速球磨机研磨6-12h,再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在37℃下搅拌混匀20-30min,搅拌时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东,陆金兰,陈志鹏,吴丽,刘玲,朱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