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70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车架,插秧车架顶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驾驶操作部和驾驶座,底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行驶清路装置、前轮、后轮、泥土刮耙装置和平地装置,尾端连接有插秧部;行驶清路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气缸、第一支架和第一转棍,泥土刮耙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和第一横板,平地装置包括第三升降气缸、第二支架和第二转棍。优点是:使得整体土壤深浅一致,土质松软均匀,不仅增加了插秧机的行驶平稳性,降低了抛锚倾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保证了后续的插秧质量;可有效过滤土壤中的大颗粒沙石,并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可有效平复插秧机车轮的行走轨迹,保证土壤的深浅以及土质的松软均匀。

A kind of multiplicative rice trans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水稻移栽作业是影响整个生育期产量的重要环节,移栽技术指标概括为:适期移栽、适龄壮秧、插前三带、沉淀良好、适宜水深、最佳插深、合理密植、按序插秧、插满插严、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插秧机替代了人工移栽,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近似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目前,现有的插秧机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是:1、由于稻田中泥土的深浅以及硬度不一,一方面,会影响插秧机行驶的平稳性,容易发生车轮打滑陷入泥潭的现象,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插秧质量,造成伤苗、漂苗、缺苗等现象;2、稻田中会有部分大颗粒的沙石,会影响插秧的质量,容易伤苗;3、插秧机车轮的行走轨迹会造成土壤的不平整,影响后续插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秧车架,所述插秧车架顶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驾驶操作部和驾驶座,底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行驶清路装置、前轮、后轮、泥土刮耙装置和平地装置,尾端连接有插秧部;所述行驶清路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气缸、第一支架和第一转棍,所述第一转棍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一支架底部,且第一转棍上均布有凸起,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与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泥土刮耙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中部顶端与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横板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插秧车架的车头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底部均布有竖直设置的耙齿;所述平地装置包括第三升降气缸、第二支架和第二转棍,所述第二转棍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二支架底部,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与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棍和第二转棍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呈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插秧车架的底部还设有竖直设置的保险板,所述保险板置于行驶清路装置的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行驶清路装置,通过第一转棍上的凸起可有效破碎较硬的土壤颗粒,并通过转棍的碾压,使得整体土壤深浅一致,土质松软均匀,不仅增加了插秧机的行驶平稳性,降低了抛锚倾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保证了后续的插秧质量;采用了泥土刮耙装置,一方面,通过耙齿可有效过滤土壤中的大颗粒沙石,并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提高了后续插秧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两第二横板的外端向车头方向倾斜,使得过滤的大颗粒沙石可汇集在第一横板下方的耙齿前,方便收集清理;采用了平地装置,可有效平复插秧机车轮的行走轨迹,保证土壤的深浅以及土质的松软均匀,提高后续的插秧质量,有效预防伤苗、漂苗、缺苗等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行驶清路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泥土刮耙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平地装置的左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插秧车架,2-驾驶操作部,3-驾驶座,4-行驶清路装置,41-第一升降气缸,42-第一支架,43-第一转棍,44-凸起,5-前轮,6-后轮,7-泥土刮耙装置,71-第二升降气缸,72-第一横板,73-第二横板,74-耙齿,8-平地装置,81-第三升降气缸,82-第二支架,83-第二转棍,9-插秧部,10-保险板,11-土壤,12-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所示,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车架1,插秧车架1顶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驾驶操作部2和驾驶座3,底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行驶清路装置4、前轮5、后轮6、泥土刮耙装置7和平地装置8,尾端连接有插秧部9;行驶清路装置4包括第一升降气缸41、第一支架42和第一转棍43,第一转棍43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一支架42底部,且第一转棍43上均布有凸起44,第一支架2的顶部与第一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泥土刮耙装置7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1和第一横板72,第一横板72中部顶端与第二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横板72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横板73,第二横板73的一端与第一横板7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插秧车架1的车头方向倾斜,第一横板72和第二横板73的底部均布有竖直设置的耙齿74;平地装置8包括第三升降气缸81、第二支架82和第二转棍83,第二转棍83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二支架82底部,第二支架82的顶部与第三升降气缸81的活塞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棍43、第一横板72和第二转棍83均与前轮5以及后轮6的车轴相互平行,此外,第一转棍43和第二转棍83分别由第一电机(未画出)和第二电机(未画出)驱动。工作时,行驶清路装置4的第一转棍43首先在第一升降气缸41的带动下,降至其表面下边缘与土壤11表面接触,随后第一转棍43由第一电机(未画出)驱动转动,其转动方向与前轮5以及后轮6的转动方向相同,且第一转棍43表面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与前轮5或后轮6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相同,从而使得第一转棍43上的凸起44可有效破碎较硬的土壤11颗粒,并通过第一转棍43的碾压,使得整体土壤11深潜一致,土质松软均匀,不仅增加了插秧机的行驶平稳性,降低了抛锚倾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保证了后续的插秧质量。泥土刮耙装置7的第二升降气缸72带动第一横板72向下运动,并使得耙齿74插入到土壤11中,如此,一方面,通过耙齿74可有效过滤土壤11中的大颗粒沙石,并能起到疏松土壤11的作用,提高了后续插秧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两第二横板73的外端向车头方向倾斜,使得过滤的大颗粒沙石可汇集在第一横板72下方的耙齿74前,方便收集清理.平地装置8的第二转棍83首先在第三升降气缸81的带动下,降至其表面下边缘与土壤11表面接触,随后第二转棍83由第二电机(未画出)驱动转动,其转动方向与前轮5以及后轮6的转动方向相同,且第二转棍83表面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与前轮5或后轮6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相同,从而可有效平复插秧机车轮的行走轨迹,保证土壤11的深潜以及土质的松软均匀,提高后续的差也能够质量,有效预防伤苗、漂苗、缺苗等现象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凸起44呈圆锥状。在本实施例中,插秧车架1的底部还设有竖直设置的保险板10,保险板10置于行驶清路装置4的前方,可起到防止人员被卷入到行驶清路装置4的第一转棍43中,增加插秧机的整体安全性能。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秧车架(1),所述插秧车架(1)顶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驾驶操作部(2)和驾驶座(3),底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行驶清路装置(4)、前轮(5)、后轮(6)、泥土刮耙装置(7)和平地装置(8),尾端连接有插秧部(9);所述行驶清路装置(4)包括第一升降气缸(41)、第一支架(42)和第一转棍(43),所述第一转棍(43)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一支架(42)底部,且第一转棍(43)上均布有凸起(44),所述第一支架(42)的顶部与第一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泥土刮耙装置(7)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1)和第一横板(72),所述第一横板(72)中部顶端与第二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横板(72)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横板(73),所述第二横板(73)的一端与第一横板(7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插秧车架(1)的车头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横板(72)和第二横板(73)的底部均布有竖直设置的耙齿(74);所述平地装置(8)包括第三升降气缸(81)、第二支架(82)和第二转棍(83),所述第二转棍(83)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二支架(82)底部,所述第二支架(82)的顶部与第三升降气缸(81)的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座式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秧车架(1),所述插秧车架(1)顶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驾驶操作部(2)和驾驶座(3),底部自车头至车尾依次设有行驶清路装置(4)、前轮(5)、后轮(6)、泥土刮耙装置(7)和平地装置(8),尾端连接有插秧部(9);所述行驶清路装置(4)包括第一升降气缸(41)、第一支架(42)和第一转棍(43),所述第一转棍(43)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一支架(42)底部,且第一转棍(43)上均布有凸起(44),所述第一支架(42)的顶部与第一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泥土刮耙装置(7)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1)和第一横板(72),所述第一横板(72)中部顶端与第二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横板(72)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横板(73),所述第二横板(73)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作龙周志成吴庭玉姜玉鑫戴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万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