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5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开设在箱体两侧的开口,箱体的底部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把手本体,把手本体的顶部和箱体的外壁之间均匀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底部延伸至箱体下方,箱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箱体,将箱体固定在车头处,打开顶盖,使用螺栓将把手本体和箱体固定在车头上,将顶盖复位,弹簧一推动可动块移动,使得可动块抵靠在把手本体的顶部,弹簧二推动移动块移动,使得移动块抵靠在把手本体的两面,移动块带动收纳槽移动,使得收纳槽将可动块收纳进其中,有利于装置将把手本体、车头和螺栓的连接位置包裹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方向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摩托车安装时需要将车把通过螺栓等固定在车头上,如申请号为202121682116.x的技术专利,名称为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及摩托车,该专利装置通过车架传递给上联板及减震筒,再通过上联板与减震筒传给方向把座,导致安装于方向把座上的方向把产生剧烈震动,从而增强驾乘者手部的不适感;本申请设置第一隔振件能够有效减弱从减震筒传递至方向把座的震动,设置第二隔振件能够有效减弱从上联板传递至方向把座的震动,从而减弱方向把的震动,提高驾乘者手部的舒适性;但是该专利装置无法对把手和螺栓进行保护,最终会使得螺栓受到风化、雨水腐蚀等情况的影响,导致螺栓卡死,影响把手的拆卸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开设在箱体两侧的开口,箱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开设在箱体两侧的开口(3),箱体(1)的底部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把手本体(9),把手本体(9)的顶部和箱体(1)的外壁之间均匀螺纹连接有螺栓(8),螺栓(8)的底部延伸至箱体(1)下方,箱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6),顶盖(6)的底部开设有与开口(3)对齐的可动槽(5),可动槽(5)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可动块(7),可动块(7)的底部抵靠在把手本体(9)的顶部,可动块(7)的顶部和可动槽(5)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开设在箱体两侧的开口(3),箱体(1)的底部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把手本体(9),把手本体(9)的顶部和箱体(1)的外壁之间均匀螺纹连接有螺栓(8),螺栓(8)的底部延伸至箱体(1)下方,箱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6),顶盖(6)的底部开设有与开口(3)对齐的可动槽(5),可动槽(5)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可动块(7),可动块(7)的底部抵靠在把手本体(9)的顶部,可动块(7)的顶部和可动槽(5)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两面均开设有与可动块(7)对齐的移动槽(10),移动槽(10)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可动块(7)对齐的移动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方向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0)的一面内壁和移动块(2)的一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1),移动块(2)的另一面抵靠在把手本体(9)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庭玉殷华会周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万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